“十四五”日子過半,我國氫能產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工信部日前召開發布會明確提出:加快推動氫能、新型儲能、環保裝備、綠色智算、智能微電網等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持續打造產業競爭新優勢。
氫能產業發展面臨新機遇和挑戰,如何在“十五五”期間進行布局?
一、“十五五”時期氫能產業將面臨的新形勢
(一)氫能碳減排作用更加突出
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承諾碳中和,并陸續發布時間表和路線圖。主要國家均將2030年作為重要時間節點,明確了階段性碳減排目標。到2030年,歐盟碳排放量應較1990年減少55%,美國較2005年減少50%~52%,日本較2013年減少46%。我國也承諾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十五五”時期是各國實現階段性碳減排目標的重要關口期,氫能作為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能源,被各國視為推動交通運輸、工業和建筑等領域實現大規模脫碳、降碳的重要抓手。歐盟率先設定氫能替代比例,到2030年工業用氫中42%應來自可再生氫及其衍生物、航空燃料中1.2%應來自綠氫合成燃料。國際海事組織規定到2030年,國際航運綠色燃料使用率應提高至5%~10%。為確保碳減排目標如期實現,各國、各行業、各領域氫能需求將加快釋放,為氫能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二)氫能作為長時儲能將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風電光伏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電網,我國可再生能源消納壓力逐步顯現。部分地區風電或光伏利用率連年低于95%,已突破消納紅線,發展長時儲能迫在眉睫。目前,甘肅、內蒙古等地新能源配儲的調峰時長已達到4個小時?!笆逦濉睍r期,預計新型儲能調峰時長將從當前的2~4小時逐步延長至6~8小時。大規模、長周期應用場景下,氫儲能優勢將逐步顯現。一方面,氫儲能容量易擴張。通過增加儲氫罐擴大儲能能力,能以較低的邊際成本提升儲能規模和周期。另一方面,氫儲能應用場景靈活多元。固態儲氫技術可用于用戶側儲能,醇氨儲氫、鹽穴儲氫等可用于電源側和電網側大規??缂竟潈δ?。隨著技術研發示范的深入推進,氫儲能有望實現產業化應用,與電能和熱能加速融合,成為可再生能源規?;咝Ю弥匾d體。
(三)氫能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氫能產業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是前沿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國家氫能戰略,紛紛搶占產業競爭的先機。近兩年,歐盟加快構建氫能監管規則,美國大量補貼本土氫能產業鏈,全球氫能產業競爭日益激烈。我國也已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了氫能產業定位、發展目標、任務路徑,頂層設計初步形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前沿新興氫能產業發展。“十五五”時期,預計各部門、各地區將加快制定氫能相關配套政策措施,規范管理、加大支持,產業發展“1+N”政策體系逐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同時,非化工園區制氫、取消氫能項目?;饭芾硪蟆⒚鞔_氫能項目審批驗收流程等經驗做法有望在更大范圍推廣,有力支撐氫能產業發展。
(四)氫能將進入提速發展新階段
我國是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國、鋼鐵和化學品生產國、汽車消費國和船東國,發展氫能產業擁有豐富綠電資源優勢和超大市場規模優勢。近年來,在“政產學研用資”多方共同努力下,氫能科技創新成效顯著,應用場景日益豐富,氫能產業鏈加快建立,氫能產業發展取得了亮眼的成績。燃料電池主要面上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冶金、合成甲醇等多領域萬噸級規?;脷漤椖繉崿F工程示范,制氫電解槽總裝機規模突破60萬千瓦、成為全球第一?!笆逦濉睍r期,隨著氫能產業基礎的不斷提升,我國氫能產業將進入提速發展階段,逐步將資源和市場“兩頭在內”的先天優勢轉化為“資源-產業-市場”良性循環的后天勝勢。
二、“十五五”時期氫能產業發展思路和目標
(一)發展思路
牢牢把握氫能作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綠色低碳轉型重要載體、前沿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的戰略定位,按照《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整體部署,結合“十五五”時期新的發展形勢,以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降碳需求為引領,分類推進氫能產業科技創新,有序開展氫能示范應用,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布局清潔低碳氫供給,著力健全氫能產業發展制度政策,推動氫能產業從有到優、氫能產業鏈從弱到強,把氫能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30年,形成相對完善的氫能產業發展制度政策環境、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低碳高效的氫能供應體系,建立較為完整的氫能產業鏈供應鏈和產業體系,產業布局合理有序,產業規模明顯提升,清潔低碳氫廣泛應用,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
三、“十五五”時期氫能產業發展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如何提高氫能技術經濟性?
氫能產業整體上處于發展初期,產業鏈各環節成本偏高。可再生能源制氫綜合成本約為化石能源制氫成本的2~4倍,加氫站建設和運營成本分別是傳統加油站的4倍、7倍,燃料電池汽車購置和使用成本分別是純電動汽車的1.5~2倍和3~4倍,綠氨成本是普通氨的2~3倍。與其他能源相比,氫能市場競爭力明顯不足。
“十五五”時期,建議從技術、模式、政策三方面發力,著力提高氫能技術經濟性。一是加快技術創新。針對短板弱項較集中領域,通過應用牽引、揭榜掛帥、賽馬爭先等新機制,組織開展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通過技術進步、國產替代降成本。二是加快模式創新。在大基地開展“風光氫儲+”一體化生產模式,在重化工產業聚集區探索“氫能物流運輸+氫基產品生產”綜合應用模式,支持加氫站采取站內制氫加氫模式,通過模式優化、效率提升降成本。三是加快政策創新。在局部地區先行先試,探索電價優惠、綠氫生產獎勵、路權激勵等支持政策,破除非化工園區制氫、氫氣?;钒踩a許可等政策性瓶頸,探索綠氫交易、氫儲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氫能碳減排市場化交易,通過制度安排降成本。
(二)如何提高氫能產業鏈完備性?
我國氫能發展起步較晚,產業鏈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碳紙、高端催化劑等部分技術難度較大的產業鏈節點國內生產企業較少,對外依存度高;氫冶金、固態儲氫等部分技術成熟度低,與產業化應用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十五五”時期,建議開展氫能產業鏈強鏈補鏈專項行動,從企業、平臺、集群等關鍵主體入手,加快補短板、鍛長板,增強發展主動權。一是推動氫能企業創新融通發展。支持龍頭企業聯合行業優勢力量組建創新聯合體,組織實施大企業“發榜”中小企業“揭榜”工作,合力攻克一批產業技術難題。培育氫能細分產業鏈“鏈主”企業,牽引“鏈屬”企業協同發展。二是建設氫能產業創新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支撐氫能關鍵技術開發、中試驗證和工程化應用,提升氫能產業檢驗檢測、信息服務、創新成果轉化等服務能力。三是培育氫能產業集群。引導各地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化氫能產業園布局,形成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徑,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強區域間產業協作、上下游配套合作,實現氫能產業鏈高效整合,形成一批高水平氫能產業集群。
(三)如何建立清潔低碳氫供應體系?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要求下,清潔低碳成為氫能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美國、日本、德國全面升級國家氫能戰略,大幅提高綠氫規模目標,到2030年綠氫產能合計高達1350萬噸。我國氫源結構偏黑,化石能源制氫約占八成,工業副產氫約占兩成,可再生能源制氫僅萬噸,占比不足千分之一,亟需加大清潔低碳氫供給規模。
“十五五”時期,建議以清潔低碳氫標準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工業副產氫提純和可再生能源制氫。一是建立清潔低碳氫標準認證體系。用好標準“指揮棒”,制定適應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清潔低碳氫(氨、醇)術語標準、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和碳足跡認證方法,引導高碳排放制氫工藝向綠色制氫工藝轉變。二是提高工業副產氫利用水平。充分發揮工業副產氫清潔低碳、成本較低、供應穩定、分布廣泛優勢,推動建設一批焦化、氯堿、丙烷脫氫等行業副產氫規?;峒兪痉俄椖?,提升高品質清潔低碳氫供給能力。三是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制氫并舉,統籌規劃、合理推進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設,加快突破氫電耦合、系統集成與集群控制等關鍵技術。在加氫站開展可再生能源現場制氫儲氫,作為穩定、經濟氫源供應的補充。布局海上風電制氫,緩解未來東南沿海地區清潔低碳氫供給壓力。
(四)如何推動氫能規?;瘧?
我國氫能示范應用以燃料電池汽車為先導,目前已獲得一定的市場化需求,銷量持續增長。然而,燃料電池汽車單車用氫量較低,預計到2030年我國車用氫能消耗量僅約30~40萬噸/年,難以推動龐大的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亟需探索氫能規模化應用新路徑。
“十五五”時期,建議以工業領域為突破口,以應用場景為牽引,以供需聯動為路徑,有序提升重點行業規?;脷淠芰?。一是拓展工業規模化用氫場景。聚焦石油煉化、合成氨、合成甲醇、航空燃料、鋼鐵等重點行業,加快技術開發,形成一批單個項目用氫量達萬噸至十數萬噸的應用場景。二是開展綜合性氫能示范應用。支持開展氫能供給、消納一體化示范應用,推進規模化用氫場景落地。探索建立區域氫能中心,促進多種制氫路徑、儲運方式、應用場景協同發展,形成成熟的氫能規?;瘧孟到y解決方案。三是有序推進行業清潔低碳氫利用。結合不同行業發展階段、碳減排需求、氫能利用技術進展,適時提出行業性的清潔低碳氫利用比例要求,成熟一個推行一個,梯次釋放行業用氫需求。
(五)如何將氫能產業培育為出口新增長點?
全球氫能產業已進入爆發前夕,預計到2030年,將催生百吉瓦級別的水電解槽市場、千萬噸級別的綠色能源市場。我國已在堿性電解槽等產品上建立顯著產能和成本優勢,具備一定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應抓住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機遇,將氫能培育成繼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外貿“新三樣”之后的出口新增長點。
“十五五”時期,建議以水電解槽、氫基綠色能源等國內基礎好、國際需求足的產品為重點,深化貿易合作、優化產能布局、參與規則制定,積極打造我國氫能產業外循環價值鏈。一是加強與中東、南美洲等優勢互補地區合作。發揮這些地區資源優勢和我國裝備制造優勢,開展制氫裝備貿易、氫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二是適時布局海外產能。引導企業在全球合理分散布局,建立多元化供應鏈體系,提前應對歐美等氫能產業鏈本土化要求。三是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引導企業調整技術發力點,開發滿足國際市場要求的氫能裝備產品。推動相關標準規則互認,參與并主導相關國際標準規則制定,積極爭取氫能產業話語權。
來源:北京聚智合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