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就《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修訂公開征求意見。其中,鋰電正極、提鋰技術的限制在列。
根據相關文件,本次征求意見稿主要限制的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包括300MPa下粉體壓實密度≥2.58g/cc,0.1C可逆容量≥160mAh/g,首次庫倫效率≥97%的正極材料。
磷酸錳鐵鋰方面限制出口的技術包括在300MPa下粉體壓實密度≥2.38g/cc,0.1C首次庫倫效率≥90%,0.1C可逆容量≥155mAh/g,0.1C平均電壓≥3.85V,1C 放電容量保持率≥97%,2C放電容量保持率≥95%。
提鋰技術則包括了基于含鋰凈化液制備碳酸鋰技術、碳化熱解提純技術、母液循環使用技術、氫氧化鋰碳化技術,等等。
近年來,隨著全球鋰電產業競爭加劇,國內已陸續出臺了鋰電相關技術的出口限制,除了本次對于鋰電正極和提鋰相關技術的限制,此前也對負極材料出口做出限制。
2023年10月,國內就對高純度、高強度、高密度相關人造石墨產品出口進行管制。彼時,限制的產品包括高純度(純度>99.9%)、高強度(抗折強度>30Mpa)、高密度(密度>1.73克/立方厘米)的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品。
據高工鋰電了解,并結合業內企業的反饋情況,當前鋰電技術限制出口的主要特點及行業影響主要體現在:
1、此次《目錄》修訂,并非限制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的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而是著眼的是下一代最前沿的技術。
從兩次鋰電相關技術出口來看,主要針對的均是高強度、高壓實類鋰電產品和技術。
一般情況下,行業300MPa下粉體壓實密度多在2.2-2.4g/cc左右,0.1C 可逆容量一般是150-155 mAh/g。而本次限制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粉體壓實密度≥2.58g/cc,0.1C可逆容量≥160mAh/g。
磷酸錳鐵鋰方面,相比磷酸鐵鋰制備技術,磷酸錳鐵鋰制備技術多了個“2C放電容量”,據高工鋰電了解,磷酸錳鐵鋰的快充性能是重要技術瓶頸,也決定了磷酸錳鐵鋰的應用進程。
可以說,不論是磷酸鐵鋰還是磷酸錳鐵鋰,本次限制的技術參數標準已經達到了高端正極材料水平。
2、目前相關技術的出口限制對磷酸鐵鋰材料相關企業影響較小。
業內人士對高工鋰電表示,目前相關技術的出口限制對磷酸鐵鋰材料企業影響較小。一方面,海外對于高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需求尚未起量。
另一方面,就技術競爭的本質而言,鋰電企業之間的技術爭奪,更將體現在全球技術專利的爭奪上,技術出口限制對行業競爭格局影響較小。
3、除了防范技術泄露,限制鋰電技術出口對鋰電企業起到保護作用,能夠確保和外國同行的技術代差,在國際市場上通過技術優勢實現長久盈利,鞏固國內企業的技術護城河。
近年來,我國鋰電池“新三樣”也在加速外溢。龍蟠科技旗下常州鋰源,湖南裕能,萬潤新能等主要正極材料企業接連在海外投資建廠。在出海過程中,國內鋰電企業也開始成立合資公司、推出技術授權等多種模式。
為快速獲取鋰電技術,減少產業化成本,歐美等國家在引進鋰電企業過程中,也開始對核心的鋰電技術提出共享要求。如歐盟引入中國鋰電企業后,要求設廠企業進行技術分享。
對于高端鋰電技術的出口限制,除了防范技術泄露,對于國內企業來說也是一種保護,能夠確保和外國同行的技術代差,在國際市場上通過技術優勢實現長久盈利。
4、限制出口也并不等于禁止出口。
需要注意的是,限制出口也并不等于禁止出口,通過必要的許可手續,申請的公司在一些情況下仍可以要求豁免許可。
同時,本次限制的技術出口還涉及到“提鋰技術”這一類的源頭技術,這也意味著在技術出口限制上,從產業的中游逐漸向上游滲透。
技術出口的限制,更多反映出當前國際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影響加深,產業鏈環節的技術爭奪與博弈更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