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薄膜型太陽能技術漸漸受到重視,目前太陽能產業前景不明,但還是有廠商看好未來商機,EnergyTrend訪問了旭能光電(Sunner Solar)副董事長歐政豪博士,請他分享產業經驗及未來薄膜市場發展的看法。
旭能光電成立于2007年6月,針對利用玻璃基材硅薄膜的鍍膜技術來生產及銷售薄膜太陽能電池及模組。并與日本伊藤忠商社合作,共同創造在薄膜太陽能產業的成功合作模式。目前旭能光電年產能為25MW,并可望在5年內擴大至200MW。旭能的產品依據IEC, UL及TUV等國際標準規范生產,主要產品為薄膜型太陽電池模組,為全球太陽能發電系統商,提供建筑物屋頂、帷幕及太陽能發電廠之發電方面使用,同時并提供大型電廠設計規劃、獨立系統及BIPV應用等相關服務。
旭能光電(Sunnersolar)副董事長歐政豪博士
薄膜型太陽能技術有許多傳統硅基太陽能所沒有的優勢,尤其是其弱光發電及溫度係數低的特性,有利于應用在高溫或陽光不足的地區。弱光發電能有效的延長系統發電工作時間,而薄膜的溫度係數只有一般單多晶產品的一半,溫度係數低可避免高溫工作環境下所折損的轉換效率。這二項獨特的性能使薄膜產品得以在相同環境條件下,比單多晶模組的年發電量高出33%,而每度發電成本也就較低。
旭能光電(Sunnersolar)18%透光率太陽能電池模組
歐博士指出,該公司的太陽能電池模組表現穩定的轉換效率,而為迎合市場需求,其標準規格1.1m X 1.4m大面積設計除了有利于安裝、降低人力成本的優點外,客戶還可選擇特殊封邊設計及5%、18%、20% 透光率的產品。由于旭能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不受硅原料價格波動影響,制造成本相對較硅基太陽能產品更具競爭力。
目前來看,薄膜太陽能約佔整體太陽能市場的15%,雖然受到硅基太陽能產能過度擴充影響,整體太陽能市場來說是供過于求,但歐博士認為薄膜市場在未來5年內可望持續成長達25%市佔率,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產業大環境不景氣,但有些太陽能公司仍能維持成長動能: 其實供過于求的現象大部分存在于硅基太陽能產業,但薄膜型太陽能的產能現階段還未達到市場需求量,經過近五年來薄膜的商業化,市場上已認同薄膜的好處,薄膜的市場需求一直在增加,但在市場需求增加的狀況下生產并未跟上需求增加的速度。
歐副董事長近一步指出,旭能預計最快2012年Q3上柜或上市,募得的資金將使用在擴充生產線,發展新一代堆疊型薄膜產品。另一方面,太陽能發展如果要跟傳統發電競爭除了成本、還需要充足的陽光,亞洲有許多國家有充足的太陽光,將來太陽能市場將漸漸移至亞洲,取代歐洲成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市場。該公司看好亞洲的未來,已開始著手在亞洲布局,目前產品主要市場亞洲即佔了90%,遍及中國、臺灣、日本及印度等國。
現階段市場上普遍認為太陽能產業將面臨淘汰賽,歐博士認為此一說法只適用在單多晶產業,因為薄膜需求夠大,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市場,所以薄膜公司還不需要互相競爭,且以技術來區隔市場,所以薄膜廠商所作競爭的對象是單多晶業者。但未來是否會有更多人投入薄膜市場還需要密切觀察未來幾年的產業趨勢發展。然而,就整體產業發產來看,從上游原物料、設備至下游系統、案子開發,甚至是購電合約制訂,如果產業鏈能更進一步做垂直整合,將能促進整個供應鏈更健全、更有效率。
相較于其他廠商紛紛開出25年以上的產品保固承諾之際,旭能認為附和市場不現實的條件有違其誠信及穩健的經營理念,該公司的產品講究品質,不在價格上做競爭,而是以產品的附加價值滿足客戶需求,所以面對市場上的低價競爭仍能保持產品優勢。
旭能光電將在2011臺灣國際太陽光電論展覽會(10/5-7, 2011)于攤位1341展出最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