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德國聯邦海事與水文局(BSH)公布了2025版海上風電場址發展規劃,這將為德國實現到2035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40GW、2045年達到70GW的目標奠定基礎。BSH表示,通過與丹麥和荷蘭的三邊協調,德國確定了北海進一步可用于風電開發的區域。根據最新規劃,從2025年開始,德國將在未來四年內啟動10個風電場址的拍賣,總裝機容量高達12GW。
2025版德國海上風電場址發展規劃,2025年1月30日發布(德語版本)
2025 年德國海上風電場址發展計劃以之前確定的場址區域以及 2023 年發布的上一份場址計劃為基礎。根據最新計劃中新定義的區域,BSH 確定在北海 N-9、N-12 和 N-13 區域增加額外的容量,預計總容量為8GW。
上述場址區域內的大部分風電場預計裝機容量為6GW,將于2034年底投入運營。加上已獲批或在建的海上風電場,以及2023年計劃中已確定的2032年投入運營的區域,預計到2034年德國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42.6GW。
最新德國海上風電場址和區域規劃表。
顏色定義:灰色,表示在之前的規劃中已定義;藍色,表示在之前的規劃中已定義但有所更改;黑色,表示新定義的區域。
德國北海區域海上風電規劃
德國波羅的海海上場址規劃,今年沒有擴展新場址區域對于波羅的海,與 2023 年版本計劃相比,今年新版本場址規劃中沒有定義額外的區域和場址。BSH 表示,在后續更新中可能會定義更多區域,以便在 2034 年及以后投入使用。
新的計劃還提出了所有區域的招標時間表。
BSH 2025 年場址發展規劃中已進行集中初步調查的區域。
顏色定義:灰色,表示在之前的規劃中已定義;藍色,表示在之前的規劃中已定義但有所更改;黑色,表示新定義的區域。
BSH 2025 年場址發展規劃中未進行集中初步調查的區域。顏色定義:灰色,表示在之前的規劃中已定義;藍色,表示在之前的規劃中已定義但有所更改;黑色,表示新定義的區域。
場址開發規劃(Site Development Plans)是一種技術規劃,其中規定了在德國北海和波羅的海專屬經濟區 (EEZ) 內建設海上風電場及其電網連接的場地邊界和路線圖,并定期更新。BSH 表示,對場址開發規劃進行更新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到 2035 年至少 40 GW、到 2045 年至少 70 GW的擴張目標。
在發布新規劃的前幾天,BSH 發布了《海上風能法實施條例》第 5 號(5th WindSeeG),標記了適合建設和運營海上風電場的N-10.1 和 N-10.2 兩個區域。確定區域的適用性是聯邦網絡管理局(BNetzA)對專屬經濟區(EEZ)內的海上能源區域進行招標的先決條件。
聯邦海事與水文局(BSH)新標記了2個適合建設和運營海上風電場的區域:N-10.1 和 N-10.2,只有確定了區域的適用性,才能進行招標。
BSH 稱,N-10.1 和 N-10.2 區域位于北海,總面積為 182 平方公里,兩個場址可安裝總容量為 2.5 GW的海上風電項目,足以為科隆幾乎所有家庭供電。其中,N-10.1 區域面積為 151 平方公里,具有可開發2GW海上風電場的潛力。該地區距離最近的德國島嶼 Juist 約 110 公里。最近的荷蘭島嶼 Rottumerplaat 距離約 115 公里。N-10.2 區域占地面積 31 平方公里,計劃裝機容量為 500 MW。該地區距離Juist島約 109 公里,距離最近的荷蘭 Rottumerplaat 島約 113 公里。根據2023 年版本的BSH 海上風電場址發展計劃,
這兩個區域將于 2025 年開始拍賣用于海上風電開發。BNetzA 招標的截止日期為 2025 年 8 月 1 日。早在2021年,Akrocean已獲得在N-10區域兩個場址進行氣象測量的招標。
2023版德國海上場址規劃此外,最近德國輸電系統運營商 TenneT 宣布,2024 年從北海向大陸輸送了約 20.8 TWh 的風能,比上一年增加了約 8%。根據TenneT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德國北海區域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7387MW,比上一年7106MW增長了281MW。
德國目前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總共擁有 9.2 GW的海上風電容量。1 月初,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BNetzA)表示,2024 年,德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長近 20GW,達到近 190GW,其中太陽能和風能占增量的大部分。2024年,德國海上風電新增投產容量約700MW,是上一年度新增容量的兩倍多。
德國已完成招標場址匯總
來源:BSH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