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產能大增而需求卻下滑的雙重沖擊,多晶硅產業的噩夢還在繼續。多晶硅價格從年初的110美元/公斤跌到40- 50美元/公斤,且很有可能跌到35美元/公斤。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多晶硅跌到35美元/公斤,高達九成的多晶硅中小企業都將關門,能有幸生存下來的供應商將只剩5- 6家。這一說法并非聳人聽聞,即使是在美國上市的尚德、晶澳、中電光伏、賽維LD K等光伏巨頭,今年二季度業務均出現虧損,三季度的情況將更為糟糕。
2012年多晶硅價格將創新低
盡管今年三季度國際市場多晶硅的合約價格還在50美元/公斤左右堅挺,但是,現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45美元/公斤的成交價。不過,即使是45美元/公斤的成交價,也可能在幾個月后失守。國慶黃金周期間,國際市場傳出消息稱,因為多條新建生產線投產,國際多晶硅大廠已開始針對新產能,推出2012年的新多晶硅合約,部分新合約價每公斤將低于40美元,不排除價格會降到35美元。這一價格水平,甚至低于2009年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多晶硅40美元/公斤的冰點價。
下游市場需求的低迷,是多晶硅價格一路走低的罪魁禍首。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5 .8G W,其中歐盟全年新增裝機達12 .3G W。而德國2010年裝機達6 .7G W,在全球市場份額中占到42 .5%。正是歐洲市場2010年的強勁需求,推動了光伏產業在2010年的復蘇,并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到多晶硅生產。然而,進入2011年以來,由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加上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紛紛削減對太陽能的補貼,使得歐洲的光伏需求大幅萎縮。
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曾預測2011年德國光伏市場的裝機量將達到7G W,但該機構目前已將德國2011年的裝機量下調至5.9G W。但即使是5.9G W的裝機量,仍然有權威分析機構稱這個數值偏高。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德國銀行的放貸越來越緊,項目開發商必須自己投所有的資金;另一方面,經過前期的安裝,現在德國適合安裝太陽能的屋頂和地面越來越難找了。另一太陽能需求大國意大利目前也因為受債務危機和經濟增長乏力(意大利政府近期將2011年經濟增長預期從1.1%下調至0.7%)的雙重影響,太陽能需求大幅放緩。盡管中國、美國的光伏市場受政策推動有一定的增長幅度,但很難填補德國、意大利需求下滑留下的空白。
在需求下降的同時,多晶硅的產能卻在不斷釋放。據悉,2010年全球前十大多晶硅廠商的產能就接近18萬噸,而2010年全球多晶硅的產量僅為16萬噸。預計2011年全球多晶硅的總產能將達32萬噸以上,而市場需求則不足20萬噸。產能大幅過剩,制約著多晶硅的價格。
幸存企業或僅余五六家
需求的下滑,使得企業庫存大幅增加。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測算,目前我國太陽能電池片庫存量將至少達10G W以上。而權威機構solarbuzz的最新統計顯示,歐洲市場今年的需求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0%。如果國內廠商均按年初指標出貨,則預計將超出終端市場需求4 .4G W。該機構預計,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產量,明年年底組件庫存有可能飆升至22G W。庫存的大幅飆升,使得很多中小企業的資金鏈處于緊繃狀態,為了緩解流動資金不足,不少企業不得不虧損出貨。
從目前多晶硅的生產成本看,國際一線企業的成本已經低于25美元/公斤,國內規模型企業的生產成本多在30-40美元/公斤之間,而中小企業的成本則高于45美元/公斤。這就意味著,即使多晶硅價格降到35美元/公斤,一線企業依然是有利可圖,而中小企業則勢必被淘汰。
多晶硅和光伏組件價格大幅下滑,已經對我國光伏產業帶來了較大沖擊。在過去幾個月里,國內已有50多家太陽能企業倒下,三分之一的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英利新能源一位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強調,很多中小規模的光伏企業目前生存狀況堪憂。“訂單價格太低不敢接,加上資金鏈十分緊張,很多企業可能熬不到年底就要關門了。”
多晶硅正醞釀著一場淘汰賽,一旦觸及35美元的關口,中小企業的淘汰率將高達9成,能有幸生存下來的供應商將只剩5-6家。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高級研究員李勝茂也表示,光伏中小企業明年被合并或者關閉的可能性大增。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多晶硅跌到35美元/公斤,高達九成的多晶硅中小企業都將關門,能有幸生存下來的供應商將只剩5- 6家。這一說法并非聳人聽聞,即使是在美國上市的尚德、晶澳、中電光伏、賽維LD K等光伏巨頭,今年二季度業務均出現虧損,三季度的情況將更為糟糕。
2012年多晶硅價格將創新低
盡管今年三季度國際市場多晶硅的合約價格還在50美元/公斤左右堅挺,但是,現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45美元/公斤的成交價。不過,即使是45美元/公斤的成交價,也可能在幾個月后失守。國慶黃金周期間,國際市場傳出消息稱,因為多條新建生產線投產,國際多晶硅大廠已開始針對新產能,推出2012年的新多晶硅合約,部分新合約價每公斤將低于40美元,不排除價格會降到35美元。這一價格水平,甚至低于2009年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多晶硅40美元/公斤的冰點價。
下游市場需求的低迷,是多晶硅價格一路走低的罪魁禍首。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5 .8G W,其中歐盟全年新增裝機達12 .3G W。而德國2010年裝機達6 .7G W,在全球市場份額中占到42 .5%。正是歐洲市場2010年的強勁需求,推動了光伏產業在2010年的復蘇,并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到多晶硅生產。然而,進入2011年以來,由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加上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紛紛削減對太陽能的補貼,使得歐洲的光伏需求大幅萎縮。
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曾預測2011年德國光伏市場的裝機量將達到7G W,但該機構目前已將德國2011年的裝機量下調至5.9G W。但即使是5.9G W的裝機量,仍然有權威分析機構稱這個數值偏高。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德國銀行的放貸越來越緊,項目開發商必須自己投所有的資金;另一方面,經過前期的安裝,現在德國適合安裝太陽能的屋頂和地面越來越難找了。另一太陽能需求大國意大利目前也因為受債務危機和經濟增長乏力(意大利政府近期將2011年經濟增長預期從1.1%下調至0.7%)的雙重影響,太陽能需求大幅放緩。盡管中國、美國的光伏市場受政策推動有一定的增長幅度,但很難填補德國、意大利需求下滑留下的空白。
在需求下降的同時,多晶硅的產能卻在不斷釋放。據悉,2010年全球前十大多晶硅廠商的產能就接近18萬噸,而2010年全球多晶硅的產量僅為16萬噸。預計2011年全球多晶硅的總產能將達32萬噸以上,而市場需求則不足20萬噸。產能大幅過剩,制約著多晶硅的價格。
幸存企業或僅余五六家
需求的下滑,使得企業庫存大幅增加。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測算,目前我國太陽能電池片庫存量將至少達10G W以上。而權威機構solarbuzz的最新統計顯示,歐洲市場今年的需求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0%。如果國內廠商均按年初指標出貨,則預計將超出終端市場需求4 .4G W。該機構預計,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產量,明年年底組件庫存有可能飆升至22G W。庫存的大幅飆升,使得很多中小企業的資金鏈處于緊繃狀態,為了緩解流動資金不足,不少企業不得不虧損出貨。
從目前多晶硅的生產成本看,國際一線企業的成本已經低于25美元/公斤,國內規模型企業的生產成本多在30-40美元/公斤之間,而中小企業的成本則高于45美元/公斤。這就意味著,即使多晶硅價格降到35美元/公斤,一線企業依然是有利可圖,而中小企業則勢必被淘汰。
多晶硅和光伏組件價格大幅下滑,已經對我國光伏產業帶來了較大沖擊。在過去幾個月里,國內已有50多家太陽能企業倒下,三分之一的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英利新能源一位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強調,很多中小規模的光伏企業目前生存狀況堪憂。“訂單價格太低不敢接,加上資金鏈十分緊張,很多企業可能熬不到年底就要關門了。”
多晶硅正醞釀著一場淘汰賽,一旦觸及35美元的關口,中小企業的淘汰率將高達9成,能有幸生存下來的供應商將只剩5-6家。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高級研究員李勝茂也表示,光伏中小企業明年被合并或者關閉的可能性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