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傳言瑞新集團董事長徐士淮接盤信泰能源產業,奧康接手眼鏡產業
10月26日,溫州瑞新集團董事長徐士淮心肌梗塞去世,溫州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孟建新當天前往徐家慰問,及時平息了有關徐氏因高利貸自殺的傳聞。
對于死因,知情人士向記者分析,徐士淮此前投資的樓盤“壓在手上了,心理壓力巨大,因為溫州樓市降價,他的房子賣不動了”。
2010年8月,瑞新集團斥資11億元拍得一塊位于甌海區麗岙鎮的土地,開發高檔樓盤。
目前一期主體工程結頂,預售均價22000元/平方米。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徐士淮離世,使得浙江信泰集團的重組橫生變數。因徐一直在與奧康集團爭奪信泰重組的主導權。
徐士淮未了局
進行房地產開發削弱了瑞新集團實力
徐士淮生前掌控的瑞新集團注冊資金8000萬元,股權結構為:阮春道持股20.8%,徐士淮持股20.8%,周驊持有20%,葉權申持有20%,阮道光持有18.4%。阮春道、阮道光為兄弟,屬于一致行動人。
徐士淮1950年10月生于溫州甌海,曾先后擔任村集體企業廠長、村黨支部書記、鎮紀委書記、副鎮長等職務。
2001年,徐士淮與朋友合伙設立瑞新集團并任董事長兼總裁。2009年起,徐因健康問題開始淡出一線業務,由阮春道挑起重擔。
徐士淮生前與信泰集團老板胡福林是摯友。2010年6月,雙方各出資一億元設立溫州中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硅科技”),法定代表人為瑞新董事長徐士淮,規劃總投資12.5億元生產太陽能電池,預計2011年銷售收入70億元、利稅7.7億元。但受胡福林9月“跑路”風波沖擊,該計劃已無實現可能性。
知情人士向本報表示,信泰集團和瑞新集團的老廠房都在溫州甌海區的婁橋工業區,而雙方共同組建的中硅科技也設在婁橋工業區,以瑞新高檔家私項目的技改用地名義報批。
按照胡福林的最初設想,將以中硅科技為主體包裝上市。但合資雙方都因攤子鋪得太大,而導致中硅科技建設進展緩慢。9月22日,上百名供應商聚集中硅科技公司討要貨款。
9月25日,中硅科技辟謠稱,胡福林只是股東之一,該公司并非信泰集團的控股子公司。當地政府已經給了3000萬元的過橋資金,企業的經營沒有問題。
但在10月3日溫家寶總理的溫州座談會上,瑞新集團總裁阮春道反映:“我們今天碰到的困難,是為信泰集團擔保5600萬,由于信泰老總跑路,我們有5600萬貸款要還,如果互保的企業再有類似事件發生,企業是很難扛住的。”
阮春道抱怨,一些銀行答應貸給企業2000萬,但是要找一個1000萬的長期存款人,企業要付給存款人年利率一般在6%。這樣相加,企業貸款年息已經超過10%以上;還有銀行干脆在放貸前說好,貸1000萬實際給700萬,300萬直接辦存款,但放貸利息仍然按照1000萬計算。而當前一些銀行不續貸,讓實體企業壓力巨大。
而本報獨家獲得一份甌海區政府《2011年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披露,瑞新集團上半年工業產值1.04億元,同比下降45%,工業銷售收入0.99億元,同比下降25%。
至于其主要原因,“一是該集團受生產經營環境、人才及土地因素限制,發展重心外移,在海寧等地投資設立子公司;二是企業發展多元化,與信泰集團合資生產太陽能硅片,還進行房地產開發業務,削弱了集團本部經濟”。
一度角逐信泰集團重組
徐士淮聯合37家甌海民企組建的甌聯集團曾參與信泰集團重組
10月20日,信泰集團復工。該公司高調稱已獲得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浙江省分行5000萬元的新增流動性貸款,向外界傳遞出溫州版“次貸危機”趨于緩和的信息。
本報獲悉,信泰已成為各方力量角逐的新戰場。包括中銀溫州分行、奧康集團、瑞新集團及其關聯方甌聯集團等均有意入主信泰,而胡福林很可能淪為小股東。
浙江泰恒光學有限公司高層丁志祥表示,胡福林回歸后,針對信泰重組的討論提上日程,最可能的方案是債權人變成大股東,保留信泰集團原有品牌和無形資產,實行第二產業轉成第三產業,工業用地變為商業用地的方案。泰恒光學作為信泰集團的債權人或將參與重組。
記者調查發現,中國銀行溫州分行是信泰集團最大的債權人,在信泰的貸款額度有2億多元。該行有關人士稱,其貸款是有信泰廠房抵押的,在債權的處置方面處于優先位置。“信泰的太陽能資產還是很優質的,其眼鏡生產的訂單已至明年。”
“由溫州市工商聯牽頭協調重組,但還沒有具體時間表。”一位與信泰有債權關系的商業銀行人士表示,相關方面已在接觸溫州龍頭企業奧康集團和甌聯集團,它們均有可能介入信泰的重組。
新任溫州市工商聯主席、奧康集團負責人王振滔向本報透露,他將積極與溫州商會會員企業商討幫扶方案,擬成立“幫扶基金”和專門的擔保公司,以參股的方式重組信泰,“重組方案會很快出爐”。
值得關注的是,2004年6月王振滔就聯合多家永嘉籍企業家成立中瑞財團,號稱可運作資金超過100億元,涉獵地產、金融等諸多領域。今年初,中瑞還試圖染指保險牌照但遭保監會否決。
而其競爭對手徐士淮背后,則是來自溫州甌海的一幫資本大鱷。2010年6月,徐士淮聯合37家甌海民企組建大型財團——甌聯集團,注冊資金20億,同樣聲稱可撬動100億以上的資產項目。
“最近我們已經為14家股東企業發放了1.9億元幫扶資金,幫助大家解除銀行還貸周轉的困難。”甌聯集團一位高管向本報表示,因為信泰集團也是甌海企業,他在情感上更愿意由“自己人”完成重組。
而溫州市眼鏡商會會長葉子建也表示,商會內的眼鏡老板都認可胡福林的經營模式。“信泰集團在眼鏡行業內首屈一指,我愿意參股信泰集團重組。”
對信泰集團重組角逐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但如今,徐士淮的猝死,則讓信泰集團的重組,充滿懸念。
10月26日,溫州瑞新集團董事長徐士淮心肌梗塞去世,溫州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孟建新當天前往徐家慰問,及時平息了有關徐氏因高利貸自殺的傳聞。
對于死因,知情人士向記者分析,徐士淮此前投資的樓盤“壓在手上了,心理壓力巨大,因為溫州樓市降價,他的房子賣不動了”。
2010年8月,瑞新集團斥資11億元拍得一塊位于甌海區麗岙鎮的土地,開發高檔樓盤。
目前一期主體工程結頂,預售均價22000元/平方米。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徐士淮離世,使得浙江信泰集團的重組橫生變數。因徐一直在與奧康集團爭奪信泰重組的主導權。
徐士淮未了局
進行房地產開發削弱了瑞新集團實力
徐士淮生前掌控的瑞新集團注冊資金8000萬元,股權結構為:阮春道持股20.8%,徐士淮持股20.8%,周驊持有20%,葉權申持有20%,阮道光持有18.4%。阮春道、阮道光為兄弟,屬于一致行動人。
徐士淮1950年10月生于溫州甌海,曾先后擔任村集體企業廠長、村黨支部書記、鎮紀委書記、副鎮長等職務。
2001年,徐士淮與朋友合伙設立瑞新集團并任董事長兼總裁。2009年起,徐因健康問題開始淡出一線業務,由阮春道挑起重擔。
徐士淮生前與信泰集團老板胡福林是摯友。2010年6月,雙方各出資一億元設立溫州中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硅科技”),法定代表人為瑞新董事長徐士淮,規劃總投資12.5億元生產太陽能電池,預計2011年銷售收入70億元、利稅7.7億元。但受胡福林9月“跑路”風波沖擊,該計劃已無實現可能性。
知情人士向本報表示,信泰集團和瑞新集團的老廠房都在溫州甌海區的婁橋工業區,而雙方共同組建的中硅科技也設在婁橋工業區,以瑞新高檔家私項目的技改用地名義報批。
按照胡福林的最初設想,將以中硅科技為主體包裝上市。但合資雙方都因攤子鋪得太大,而導致中硅科技建設進展緩慢。9月22日,上百名供應商聚集中硅科技公司討要貨款。
9月25日,中硅科技辟謠稱,胡福林只是股東之一,該公司并非信泰集團的控股子公司。當地政府已經給了3000萬元的過橋資金,企業的經營沒有問題。
但在10月3日溫家寶總理的溫州座談會上,瑞新集團總裁阮春道反映:“我們今天碰到的困難,是為信泰集團擔保5600萬,由于信泰老總跑路,我們有5600萬貸款要還,如果互保的企業再有類似事件發生,企業是很難扛住的。”
阮春道抱怨,一些銀行答應貸給企業2000萬,但是要找一個1000萬的長期存款人,企業要付給存款人年利率一般在6%。這樣相加,企業貸款年息已經超過10%以上;還有銀行干脆在放貸前說好,貸1000萬實際給700萬,300萬直接辦存款,但放貸利息仍然按照1000萬計算。而當前一些銀行不續貸,讓實體企業壓力巨大。
而本報獨家獲得一份甌海區政府《2011年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披露,瑞新集團上半年工業產值1.04億元,同比下降45%,工業銷售收入0.99億元,同比下降25%。
至于其主要原因,“一是該集團受生產經營環境、人才及土地因素限制,發展重心外移,在海寧等地投資設立子公司;二是企業發展多元化,與信泰集團合資生產太陽能硅片,還進行房地產開發業務,削弱了集團本部經濟”。
一度角逐信泰集團重組
徐士淮聯合37家甌海民企組建的甌聯集團曾參與信泰集團重組
10月20日,信泰集團復工。該公司高調稱已獲得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浙江省分行5000萬元的新增流動性貸款,向外界傳遞出溫州版“次貸危機”趨于緩和的信息。
本報獲悉,信泰已成為各方力量角逐的新戰場。包括中銀溫州分行、奧康集團、瑞新集團及其關聯方甌聯集團等均有意入主信泰,而胡福林很可能淪為小股東。
浙江泰恒光學有限公司高層丁志祥表示,胡福林回歸后,針對信泰重組的討論提上日程,最可能的方案是債權人變成大股東,保留信泰集團原有品牌和無形資產,實行第二產業轉成第三產業,工業用地變為商業用地的方案。泰恒光學作為信泰集團的債權人或將參與重組。
記者調查發現,中國銀行溫州分行是信泰集團最大的債權人,在信泰的貸款額度有2億多元。該行有關人士稱,其貸款是有信泰廠房抵押的,在債權的處置方面處于優先位置。“信泰的太陽能資產還是很優質的,其眼鏡生產的訂單已至明年。”
“由溫州市工商聯牽頭協調重組,但還沒有具體時間表。”一位與信泰有債權關系的商業銀行人士表示,相關方面已在接觸溫州龍頭企業奧康集團和甌聯集團,它們均有可能介入信泰的重組。
新任溫州市工商聯主席、奧康集團負責人王振滔向本報透露,他將積極與溫州商會會員企業商討幫扶方案,擬成立“幫扶基金”和專門的擔保公司,以參股的方式重組信泰,“重組方案會很快出爐”。
值得關注的是,2004年6月王振滔就聯合多家永嘉籍企業家成立中瑞財團,號稱可運作資金超過100億元,涉獵地產、金融等諸多領域。今年初,中瑞還試圖染指保險牌照但遭保監會否決。
而其競爭對手徐士淮背后,則是來自溫州甌海的一幫資本大鱷。2010年6月,徐士淮聯合37家甌海民企組建大型財團——甌聯集團,注冊資金20億,同樣聲稱可撬動100億以上的資產項目。
“最近我們已經為14家股東企業發放了1.9億元幫扶資金,幫助大家解除銀行還貸周轉的困難。”甌聯集團一位高管向本報表示,因為信泰集團也是甌海企業,他在情感上更愿意由“自己人”完成重組。
而溫州市眼鏡商會會長葉子建也表示,商會內的眼鏡老板都認可胡福林的經營模式。“信泰集團在眼鏡行業內首屈一指,我愿意參股信泰集團重組。”
對信泰集團重組角逐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但如今,徐士淮的猝死,則讓信泰集團的重組,充滿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