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圓桌論壇上,多位光伏企業家、專家就當前全球光伏市場陷入低谷、甚至被視為已進入“寒冬”談了自己的看法及應對之道。
尚德董事長施正榮指出,目前國內光伏組件產能超過需求一倍以上,這也是過去2年內,大量資金投入光伏產業所導致的嚴峻后果,為解決資金壓力,許多企業低價消化庫存,這成為此輪低谷的導火索。
國電太陽能系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位高層則在論壇上表示,這次的“光伏寒冬”是一個必然結果。“所謂的"寒冬"不是針對我們中國企業,德國企業也面臨同樣狀況,甚至他們的"寒冬"在很早之前就來到了,原因主要是行業過于依賴政府補貼。”該高層表示,由于光伏依賴于各國政府的補貼,因此會受到政策的影響、全球經濟的影響。
作為光伏行業的新進入者,鳳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入行短短兩年間就經歷了行業的大起大落,公司副總裁張琢指出,鳳凰光伏在行業的“冰火兩重天”中把握了兩個方面:一是平衡戰略,即在掌握上游核心的同時也面向終端市場,在中美兩國都布局太陽能終端電站;二是加強技術創新,即通過研發把成本降低,而不是通過規模把成本降低。
“其實歐債危機是一個表象,其實早在這個危機出現之前,太陽能光伏已出現了一些問題。”張琢說。而在施正榮看來,盡管歐美市場低迷現狀短期無法恢復,但亞洲、非洲潛在需求仍然誘人,包括中國各地也正在規劃太陽能發電項目,國內企業要走出低谷需要解決創新、合作兩大難題。
廣東易事特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思模則把這次危機視為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好的機會。他透露,公司投重金進行行業整合。尚德電力副總裁劉志波認為,經過這次整合后,整個新能源產業會形成在一個新的水平上、以一個新形式發展的全新格局。
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預測,2015年,全球有潛力達到50甚至60吉瓦的情況,我們大家需要做的就是齊心協力,應對挑戰,抓住新的機遇,迎接一個更美好的光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