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它吸光材料相比,量子點具有獨特的優勢:量子尺寸效應。通過改變半導體量子點的大小,就可以使太陽能電池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即小量子點吸收短波長的光,而大量子點吸收長波長的光。
近日,美國圣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一研究小組制備出世界上首例具有多種尺寸量子點的太陽能電池,在TiO2納米薄膜表面以及納米管上組裝CdSe量子點,吸收光線以后,CdSe向TiO2放射電子,再在傳導電極上收集,進而產生光電流。他們研究了2.3~3.7 nm四種不同粒徑的量子點,它們在505~580 nm波段上具有不同的吸收峰。研究人員Prashant V. Kamat介紹說,TiO2納米管上固定CdSe量子點能夠形成規整的組裝結構,不僅可以使電子有效地傳輸至電極表面,還能提高電池效率。長度為800 nm的納米管內外表面均可組裝量子點,其傳輸電子的效率較薄膜高。研究發現,小的量子點能以更快的速度將光子轉換為電子,而大的量子點則可以吸收更多的入射光子。3 nm的量子點具有最佳的折中效果,但一并改善轉換和吸收效率的工作仍在繼續。此外,研究人員還計劃下一步將這些量子點按一定的規則組裝,從而開發出“彩虹式”太陽電池:電池表面的小量子點吸收藍光,穿過表面層的紅光被內層的大量子點吸收。這有望提高電池的效率至30%以上,而傳統的硅電池僅為15~20%。相關研究工作將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ACS)上。(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美國化學會志》(JACS),doi:10.1021/ja0782706,Anusorn Kongkanand,Prashant V. Ka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