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去年此時,光伏行業還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今年卻迎來了一個寒冬。
歐債危機加劇,全球光伏市場需求迅速萎縮。光伏組件和基本原料多晶硅價格不斷跳水。在全球光伏行業居領先位置的中國光伏企業,如何應對嚴峻形勢?記者來到位于河北保定的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了解情況。
早上9點多鐘,記者來到英利的大門口,一街之隔的光伏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英利四期600兆瓦工程的建設工地已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進入三號廠區,物流調度站里,正準備裝車的張師傅是天津宏通貨運代理公司的司機,主要往天津保稅區運貨,他說近兩個月這條線每月都要跑個20來趟。生產運營部的尚紅林手上拿著發貨通知單,上面詳列著這一天的任務量是45個柜,相當于約6兆瓦的運量,既有發往國內企業的,也有發往德國、美國、希臘等市場的光伏組件。
在全行業陷入困境時,這家占據全球市場10%份額的光伏企業為何顯得如此從容不迫?
前瞻性戰略先行一步
上午10點,正趕上英利歐美分公司負責人的“碰頭會”。從美國、德國、希臘等市場一線匯聚總部的負責人們帶著市場情況、營銷問題與應對建議而來,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連生認真地聽著,時而提出看法。
兩個半小時的討論,已經把英利在國際市場應對光伏寒冬的營銷戰略大致勾勒了出來,這些戰略更多的不是如何解決現有組件銷售受阻、利潤下降的燃眉之急,而是如何尋找產業未來的利潤增長點。產品差異化、營銷差異化、輕資產擴張和提高規?;洕б?,這是英利明年要辦的四件事,是英利應對光伏寒冬的“招數”,也是新產業形勢下的利潤增長點。
在苗連生看來,具有前瞻性的戰略是企業的靈魂,身處危機之時,要為危機后的產業新機遇提前謀劃。9月29日,英利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20千瓦時磁懸浮儲能飛輪實驗樣機下線,使英利下一步的戰略目標初露端倪。這種儲能技術是新能源實現從替代能源變為主力能源的關鍵,英利要在這一領域占領先機。
兩年前類似的一幕也曾上演。2009年2月,在光伏產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進入發展低谷時,英利卻在年報中披露高純硅生產項目,英利投資的六九硅業將采用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硅烷法”生產太陽能級和電子級高純硅料,一期年產3000噸,這不但突破了多晶硅國際巨頭的封鎖,還使英利實現了從多晶硅生產、硅錠鑄造、硅片切割、光伏電池生產、光伏組件制造到應用系統的垂直一體化運營模式。
同時,英利早早開始布局國內市場。2010年,英利一舉拿下國家金太陽示范工程70%的組件供應,雖然當時少賺了9000萬美元,但讓更多的國內光伏應用潛在客戶熟知了英利品牌。
正是這樣的未雨綢繆,使英利在2010年收獲1063兆瓦的銷售量,實現銷售收入137億元,光伏組件占據全球市場10%的份額;在今年市場轉冷的第二季度,英利也拿出了凈收入6.806億美元的不錯業績;在國內,今年英利先后完成青海烏蘭和格爾木110兆瓦組件供應、錫鐵山35兆瓦組件供應等。
成本與創新雙生共贏
2007年加入英利的胡志巖11月1日剛剛收到公司技術總監的任命,一直跟隨英利“熊貓”系列項目的她,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熊貓”是英利自主研發的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的名字,第一個“熊貓”項目完成得非常迅速,從研發到投產只用了19個月的時間,這種電池最高轉換效率達到19.89%,是全球三大高效率太陽能電池之一。但是2010年7月簽署的“熊貓”的一個后續項目卻意外地放慢了腳步,這一電池項目在即將推向量產的時候,發現某一組件材料價格過高,導致電池綜合成本不劃算,項目暫緩投入量產,研發人員正在尋找不同途徑降低成本。
同樣是高效電池項目,這一快一慢之間凸顯出成本在英利的位置,胡志巖說,在英利研發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報告中,成本是重要因素。
對成本控制的重視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著英利的創新。就在不久前,英利一公司硅片車間的11臺老硅片清洗機,經歷了小改造,就有望為企業一年節約240萬元的水費。這令人驚訝的節約源于保定英利一公司技術員田歡的清洗機節水項目。“我發現硅片產量的波動對耗水量的影響很小,仔細觀察才發現,無論是不是有硅片在洗,清洗機的進水閥門都是常開的,水時常白白流失,所以只用2周時間完成軟件升級,當月就節約了1.1萬噸純水。”30歲的小伙子入職才4年,已經成功申請了3項專利。在英利,這樣的一線員工有許多,這樣的項目也有很多。
技術研發過程中牢記成本意識,降成本充分激發創新意識,在英利的采訪中,創新意識與成本意識形影不離地滲透在企業的各個層面。這讓英利不斷接近提高效率與降低成本的最佳平衡點,在利潤不斷下滑的今天,還能維持業內較高的利潤率。
面對行業危機,苗連生說,“絕對不會因降低成本而降低產品標準和質量,英利近期將開始新一輪的成本和工藝再造。”
提前布局比拼軟實力
11月1日,在英利總部三號院的會議室里,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宣講活動動員培訓會從下午5點一直開到晚上7點半。在這個人們為光伏業前景充滿憂慮的冬天,英利正在展開新一輪企業文化的宣講。
苗連生坦言凝聚人心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提高員工素質,提升企業軟實力。
“這次光伏行業遭遇寒冬,其實是正常的產業周期調整。”苗連生認為,在這一輪行業調整之后,光伏企業的競爭將是決定于規模化經濟效益、創新能力、品牌、團隊支撐力等企業軟實力的競爭。
這也就決定了包括英利在內的中國光伏龍頭企業要緊緊抓住這個“冬歇期”,完成從規模擴張到提升品牌的企業轉型。這也解答了記者的另一個疑惑。抓住市場大發展契機,通過規模和成本優勢在全球光伏產業居于領先位置的中國光伏龍頭企業,在這輪寒流中能否繼續屹立在世界之巔?苗連生的分析給出了答案,必須轉型提升。
英利提升軟實力的另一個發力點是品牌建設。自贊助南非世界杯之后,今年6月,英利成為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賽官方贊助商;9月,“生產老百姓用得起的太陽能電力”的品牌口號出現在英利的廣告中。英利的品牌建設剛剛開始,這是為了提前布局即將到來的光伏產業大眾消費時代。
11月3日早晨6點50分,苗連生準時來到英利三期廠門口迎接員工上班,一如他這25年來每個早上在做的。不只是他,還有管理層的其他負責人也是一如往常地早早列好隊,每名員工刷卡后,雙方都會互致“早上好”。這一聲聲洪亮的“早上好”,讓人倍感振奮,更看到了光伏企業應對危機的希望。
蹲點感言:一流企業的成色
只有經歷跌宕起伏的競爭考驗,才能淬煉出企業的優質成色。
在英利的蹲點采訪雖然只有短短的3天,但是記者仍然深刻地感受到,面對危機英利的反應是迅速的。通過針對性營銷穩固歐美主要市場,發力國內和新興市場;將產品質保由5年提升至10年,提升產品競爭優勢;對外公開表態不裁員、不減薪,凝聚人心。面對危機英利是從容的,一切工作有條不紊。研發項目按計劃穩步進行,國內市場示范項目繼續推進。面對危機英利是開放的,苗連生邀請記者旁聽全球分公司的高層營銷策略會,公司的最新戰略和應對國際市場危機的決策,完全敞開在記者面前。對于競爭,他們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