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低迷的光伏市場,晶龍集團力拓新局:其旗下晶澳公司日前與日本丸紅公司和高島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晶龍的太陽能電池將以日本的新建住宅光伏發電系統安裝開辟新的銷售市場。
據介紹,此次合作的達成,得力于晶龍手握的“賽秀”和“晶楓”兩張技術王牌:已經量產的“賽秀”技術使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9.2%,為世界一流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晶楓”技術,生產出接近直拉單晶硅品質的晶體硅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8.2%。使用這兩項技術制造出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比傳統組件發電能力提高了近10%,其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自不待言。
在籠罩世界的光伏產業“寒冬”中,國內光伏企業目前開工率不足30%,中小型企業基本停產,少數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大型企業也大都處于限產或半停產狀態,而晶龍在市場寒流中憑借科技創新推動產品轉型升級,維持了正常生產經營,1至10月實現銷售收入235.32億元、利稅23.81億元,全年盈利已成定局。
龍頭領先的業績源自晶龍人冷靜的市場分析:市場“寒冬”中,光伏產業進入了高質量、低成本競爭時代,而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則要靠科技創新。“困難時期,很多方面的投入都可以減少,唯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不能減少;不但不能減少,還要加大投入力度。”晶龍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靳保芳果敢決斷。
靳保芳的果敢依托的是晶龍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一個省級科技中心、三個研發機構、兩個實驗室、兩個博士后工作站,一支150余名國內外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其中投資1800萬元的晶龍光伏材料及工藝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于近日獲得國家發改委授牌。這些年晶龍累計完成科技創新項目600余項,其中授權專利66項,在美國申請專利3項。
“賽秀”、“晶楓”之外,晶龍掌握和儲備的多項光伏行業領先技術正持續不斷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和先進生產力:摻鎵硅單晶專利產品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產業化推廣,電池轉換效率實現了高效穩定無衰減;重摻IC級單晶品質和產量全國第一;率先掌握的N型高壽命單晶生產工藝,可使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2%以上,比現在通用的P型單晶高出3個百分點;高純夾層噴涂石英坩堝在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用該產品生產的單晶硅成品率可以提高10個百分點……
“根據市場形勢變化,依托技術創新,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使得晶龍能夠搶占市場先機,贏得主動。”晶龍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賈二英說,“瞄準當前和未來市場,晶龍主動放棄6.5英寸以下硅片生產,全面鋪開生產8英寸以上硅片產品,并成為市場主流;太陽能電池也已調整為以生產高效電池為主。”
硅片產品迅速轉型升級離不開晶龍旗下陽光設備公司領先市場引導市場的研發實力。“生產大直徑硅棒(片),要有大直徑的單晶爐。”集團總經理助理、陽光設備公司總經理邊志堅介紹說,隨著光伏市場的變化,我們投入少量資金對集團原來的舊單晶爐進行了升級,同時自主研制的JL-CZ150型全自動單晶爐可實現最大10英寸單晶硅棒的批量生產,投料量達到150公斤以上,遠超出此前120公斤投料量的國內最高水平,從而使拉制直徑和投料量均達到國內最大,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陽光設備公司還在國內首創硅料水爆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這兩項技術投入生產后,產品銷售十分緊俏。今年前10個月,陽光設備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實現利稅5420萬元。在“光伏寒冬”里,這樣的業績令人稱羨。
據介紹,作為省重大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項目,晶龍“準單晶鑄錠爐的研發及產業化”列入了省科技支持計劃,已投資5100萬元,正在建設。與此同時,研判市場趨勢,晶龍正在持續攻關,在超薄硅片生產和硅片切割工藝上探索新技術。
全方位的創新也使晶龍形成了“晶體生長-切方-切片-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系統安裝”的完整光伏產業鏈條每一個環節的競爭優勢,晶龍還建立了單晶爐、石墨熱系統、石英坩堝、切削液等輔助耗材生產單位,主要生產耗材基本自產自足,形成了產業集群優勢,互為依托實現了綜合生產成本行業最低。
“從長遠看,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光伏產品制造成本不斷降低,光伏發電應用成本將更接近火力發電成本,這有利于光伏發電的普及應用,光伏產業前景廣闊。”作為行業領軍人物,靳保芳看得很遠。
“寒冬”里,晶龍既定項目的建設并未止步不前:邢臺寧通公司大直徑、高少子壽命太陽能級硅單晶棒產業化項目,一期工程如期完成,正在進行試生產;石家莊晶龍半導體晶體生長設備制造產業化及年產1800萬片大直徑、低氧碳超薄硅片項目,預計明年4月投產……“寒冬”終將過去,晶龍正為下一步的發展積蓄著市場實力。
據介紹,此次合作的達成,得力于晶龍手握的“賽秀”和“晶楓”兩張技術王牌:已經量產的“賽秀”技術使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9.2%,為世界一流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晶楓”技術,生產出接近直拉單晶硅品質的晶體硅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8.2%。使用這兩項技術制造出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比傳統組件發電能力提高了近10%,其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自不待言。
在籠罩世界的光伏產業“寒冬”中,國內光伏企業目前開工率不足30%,中小型企業基本停產,少數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大型企業也大都處于限產或半停產狀態,而晶龍在市場寒流中憑借科技創新推動產品轉型升級,維持了正常生產經營,1至10月實現銷售收入235.32億元、利稅23.81億元,全年盈利已成定局。
龍頭領先的業績源自晶龍人冷靜的市場分析:市場“寒冬”中,光伏產業進入了高質量、低成本競爭時代,而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則要靠科技創新。“困難時期,很多方面的投入都可以減少,唯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不能減少;不但不能減少,還要加大投入力度。”晶龍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靳保芳果敢決斷。
靳保芳的果敢依托的是晶龍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一個省級科技中心、三個研發機構、兩個實驗室、兩個博士后工作站,一支150余名國內外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其中投資1800萬元的晶龍光伏材料及工藝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于近日獲得國家發改委授牌。這些年晶龍累計完成科技創新項目600余項,其中授權專利66項,在美國申請專利3項。
“賽秀”、“晶楓”之外,晶龍掌握和儲備的多項光伏行業領先技術正持續不斷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和先進生產力:摻鎵硅單晶專利產品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產業化推廣,電池轉換效率實現了高效穩定無衰減;重摻IC級單晶品質和產量全國第一;率先掌握的N型高壽命單晶生產工藝,可使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2%以上,比現在通用的P型單晶高出3個百分點;高純夾層噴涂石英坩堝在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用該產品生產的單晶硅成品率可以提高10個百分點……
“根據市場形勢變化,依托技術創新,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使得晶龍能夠搶占市場先機,贏得主動。”晶龍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賈二英說,“瞄準當前和未來市場,晶龍主動放棄6.5英寸以下硅片生產,全面鋪開生產8英寸以上硅片產品,并成為市場主流;太陽能電池也已調整為以生產高效電池為主。”
硅片產品迅速轉型升級離不開晶龍旗下陽光設備公司領先市場引導市場的研發實力。“生產大直徑硅棒(片),要有大直徑的單晶爐。”集團總經理助理、陽光設備公司總經理邊志堅介紹說,隨著光伏市場的變化,我們投入少量資金對集團原來的舊單晶爐進行了升級,同時自主研制的JL-CZ150型全自動單晶爐可實現最大10英寸單晶硅棒的批量生產,投料量達到150公斤以上,遠超出此前120公斤投料量的國內最高水平,從而使拉制直徑和投料量均達到國內最大,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陽光設備公司還在國內首創硅料水爆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這兩項技術投入生產后,產品銷售十分緊俏。今年前10個月,陽光設備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實現利稅5420萬元。在“光伏寒冬”里,這樣的業績令人稱羨。
據介紹,作為省重大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項目,晶龍“準單晶鑄錠爐的研發及產業化”列入了省科技支持計劃,已投資5100萬元,正在建設。與此同時,研判市場趨勢,晶龍正在持續攻關,在超薄硅片生產和硅片切割工藝上探索新技術。
全方位的創新也使晶龍形成了“晶體生長-切方-切片-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系統安裝”的完整光伏產業鏈條每一個環節的競爭優勢,晶龍還建立了單晶爐、石墨熱系統、石英坩堝、切削液等輔助耗材生產單位,主要生產耗材基本自產自足,形成了產業集群優勢,互為依托實現了綜合生產成本行業最低。
“從長遠看,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光伏產品制造成本不斷降低,光伏發電應用成本將更接近火力發電成本,這有利于光伏發電的普及應用,光伏產業前景廣闊。”作為行業領軍人物,靳保芳看得很遠。
“寒冬”里,晶龍既定項目的建設并未止步不前:邢臺寧通公司大直徑、高少子壽命太陽能級硅單晶棒產業化項目,一期工程如期完成,正在進行試生產;石家莊晶龍半導體晶體生長設備制造產業化及年產1800萬片大直徑、低氧碳超薄硅片項目,預計明年4月投產……“寒冬”終將過去,晶龍正為下一步的發展積蓄著市場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