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宏寶(002071)和中利科技(002309)的兩則公告再度強化了光伏企業的悲觀預期。
中利科技2011年花4.82億元收購51%股權的光伏企業騰輝電力因沒能完成承諾業績,大股東無奈啟動差額補償程序。在2011年連3130萬元的業績承諾都沒能完成的情況下,其承諾的2012年、2013年經審計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6381萬元、36625萬元的倍增業績,則更像是一場“豪賭”。
江蘇宏寶的境遇同樣難堪。該公司年產300MW太陽能晶體硅片及100MW組件項目一期工程未能按照原計劃在2012年2月底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工作,鑒于光伏終端市場需求處于持續低迷狀態,公司索性決定放慢工程進度。在這之前,公司曾將該項目利潤總額由原先預計的2.91億元下調至9700萬元。記者同時注意到,公司此前在工程進度上的表述是“二期項目將視光伏市場的恢復情況隨時啟動”,現已改口為根據光伏市場的恢復情況及時完成該項目一期工程的設備安裝調試工作。
那些早已投產卻因市價與生產成本倒掛而暫停生產的多晶硅企業,則把復產時間定在了“市場恢復”這一時點上。有多晶硅企業表示,如果多晶硅料的價格回升至每公斤47美元的水平,就計劃開始恢復生產。
“如果以每公斤47美元的價格做為復產目標的話,那將很可能永遠不會復產了,因為多晶硅價格不可能恢復到這個價格。”上海一家多晶硅企業老總表示,“國內企業的生產設備在技術上已經落后了,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失去了市場競爭力。”據介紹,目前光伏產業的技術正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很多新技術已經出來并投入運用,但國內的設備技術水平低,前年甚至是去年進口的設備都與2008年進口的設備差別不大,主要原因是國內投資這個產業的多數是外行,采購時不看今后的競爭力,只看哪種設備出貨量多就買哪種。目前多晶硅的市價是每噸20萬元左右,德國Wacker的價格在每公斤22美元(約合每噸16萬元)的水平上更是保持了多年,但多數國內企業的成本在每噸40萬元左右,好一些的企業也在每噸30萬元,僅有少數企業如江蘇中能能將成本控制在每噸20萬元以下。
近期,光伏組件的價格已經跌到每瓦不到5元,再加上我國光伏發電每度1元的上網電價政策出臺后,2011年國內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2GW,占我國產量的20%。這意味著以往我國產能90%的出口量已經降至80%,國內市場有所增長。“但是,國內市場增長的背后,是國有大型電力集團的進入及眾多現有組件企業為去庫存平價甚至是虧本甩賣。”業內人士說。
數據顯示,2011年光伏總產量全球增40%,我國的產能增37%,雖然遠低于前一年逾140%的增幅,但增幅依然不低。這樣一來,隨著德國下調補貼以及歐債危機的因素,大量的增量無法消化。有一個景象可以佐證,由于已經支付15%訂金的貨主紛紛放棄收貨,切片機在瑞士的貨場上堆積成山。
業內人士稱,我國多晶硅產能有9萬多噸,但2011年只生產了2萬多噸。“產能不是問題,抓緊上技術才是我國光伏產業面臨的大問題。”在這一背景下,80%的企業面臨生死存亡。
中利科技2011年花4.82億元收購51%股權的光伏企業騰輝電力因沒能完成承諾業績,大股東無奈啟動差額補償程序。在2011年連3130萬元的業績承諾都沒能完成的情況下,其承諾的2012年、2013年經審計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6381萬元、36625萬元的倍增業績,則更像是一場“豪賭”。
江蘇宏寶的境遇同樣難堪。該公司年產300MW太陽能晶體硅片及100MW組件項目一期工程未能按照原計劃在2012年2月底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工作,鑒于光伏終端市場需求處于持續低迷狀態,公司索性決定放慢工程進度。在這之前,公司曾將該項目利潤總額由原先預計的2.91億元下調至9700萬元。記者同時注意到,公司此前在工程進度上的表述是“二期項目將視光伏市場的恢復情況隨時啟動”,現已改口為根據光伏市場的恢復情況及時完成該項目一期工程的設備安裝調試工作。
那些早已投產卻因市價與生產成本倒掛而暫停生產的多晶硅企業,則把復產時間定在了“市場恢復”這一時點上。有多晶硅企業表示,如果多晶硅料的價格回升至每公斤47美元的水平,就計劃開始恢復生產。
“如果以每公斤47美元的價格做為復產目標的話,那將很可能永遠不會復產了,因為多晶硅價格不可能恢復到這個價格。”上海一家多晶硅企業老總表示,“國內企業的生產設備在技術上已經落后了,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失去了市場競爭力。”據介紹,目前光伏產業的技術正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很多新技術已經出來并投入運用,但國內的設備技術水平低,前年甚至是去年進口的設備都與2008年進口的設備差別不大,主要原因是國內投資這個產業的多數是外行,采購時不看今后的競爭力,只看哪種設備出貨量多就買哪種。目前多晶硅的市價是每噸20萬元左右,德國Wacker的價格在每公斤22美元(約合每噸16萬元)的水平上更是保持了多年,但多數國內企業的成本在每噸40萬元左右,好一些的企業也在每噸30萬元,僅有少數企業如江蘇中能能將成本控制在每噸20萬元以下。
近期,光伏組件的價格已經跌到每瓦不到5元,再加上我國光伏發電每度1元的上網電價政策出臺后,2011年國內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2GW,占我國產量的20%。這意味著以往我國產能90%的出口量已經降至80%,國內市場有所增長。“但是,國內市場增長的背后,是國有大型電力集團的進入及眾多現有組件企業為去庫存平價甚至是虧本甩賣。”業內人士說。
數據顯示,2011年光伏總產量全球增40%,我國的產能增37%,雖然遠低于前一年逾140%的增幅,但增幅依然不低。這樣一來,隨著德國下調補貼以及歐債危機的因素,大量的增量無法消化。有一個景象可以佐證,由于已經支付15%訂金的貨主紛紛放棄收貨,切片機在瑞士的貨場上堆積成山。
業內人士稱,我國多晶硅產能有9萬多噸,但2011年只生產了2萬多噸。“產能不是問題,抓緊上技術才是我國光伏產業面臨的大問題。”在這一背景下,80%的企業面臨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