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初,中國迎來了龍年春節后首位訪華的外國政要—德國總理默克爾。與默克爾尋求中國對歐洲施以援手恰恰相反,中國的光伏大佬們卻要看德國的臉色。他們借機全程陪同德國總理訪華進行“高層公關”,這也成全了他們一次“非正式”探討行業出路的聚會。期間也爆出這樣一則故事:尚德董事長施正榮私下問英利董事長苗連生,為何整個光伏行業不景氣、產品價格這么低的情況下,英利還能有那么高的毛利率而且還在擴張增產?苗連生則笑而不答。光伏行業正處在最微妙的時期,一場行業的洗牌正在醞釀。
囚徒困境
在地方政府“催肥”和海外市場刺激下,整個光伏行業陷入“囚徒困境”,在市場處于階段性過剩的背景下,失去理性的判斷,義無反顧地繼續擴張的步伐。
地方政府是此次危機的“罪魁禍首”為了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搶項目搶投資,對新光伏項目從土地、資金、政策都大力支持。一些企業也借機圈地,把光伏當成像房地產和煤礦一樣可以掙快錢的行業,光伏企業可謂遍地開花。
近些年,光伏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也刺激整個市場發酵。2008年、2009年、2010年光伏產業的市場需求同比分別超過20%、70%、110%,正因為良好的光伏需求增長形勢,使得投資商錯誤地估計了市場規模,各路資本潮水般涌入。
據測算,2011年和2012年的年度總產能將分別達到51GW和66GW,而到2020年的預期需求也僅為50GW。這也預示著一場行業調整的危機必然到來。
跌入“冰谷”
2011年,由于產能階段性過剩,加上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等因素,國內光伏企業海外訂單劇減,光伏電池每瓦出廠均價下跌40%左右,較2008年則下跌了近70%。大多數光伏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光伏企業被迫集體“入冬”。
光伏行業現在到底有多冷?前三季度,國內四大光伏巨頭英利、尚德、天合、賽維四家公司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并且4家公司總共虧損了2.9億美元。在光伏巨頭紛紛出現虧損的同時,國內的中小企業則紛紛倒閉。
業內關于尚德和賽維LDK即將破產的傳言一時間甚囂塵上,尚德施正榮一再出來辟謠,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整個光伏行業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去年中期財報顯示,賽維LDK和尚德的短期債務分別高達22.14億美元和16.69億美元。在2007年的鼎盛時期,賽維LDK和尚德,市值均高達百億美元,如今市值只剩下約三四億美元。
分化洗牌
光伏行業洗牌意味著資源和市場的再分配,只有技術高、效率高、成本低的企業才有生存空間,而大多數小企業往往成本高、技術水平低、效率低下。
業內人士判斷,光伏行業將在2012年加快整合。不過,這種整合會以中小企業倒閉和主動退出為主,不會出現大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只有等到行業成熟到一定程度了,才會出現大企業之間、跨區域、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甚至有可能出現全新的整合模式。
中國的光伏制造企業由最初的幾十家迅速攀升至幾百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寒流”使這一數字一度減至50家左右。但隨著市場回暖,中國光伏企業的數量再次劇增至四五百家。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馬學祿認為,光伏行業暴利時代已成歷史,行業的寒冬并非壞事,可以實現優勝劣汰,將那些想撈一把就走的企業淘汰出局,也讓真正在這個行業有競爭力的企業成為“國家隊”。
光伏產業是政策市,由于高成本的先天缺陷,若沒有政策扶持就無法與常規能源行業進行競爭。“危”中藏“機”
光伏行業遭遇的“寒冬”卻沒能阻止資本進入的熱情。對于那些曾經錯失進入光伏產業良機的大型企業來講,行業低谷給了它們新的機會,因為此時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都是最低的,競爭也沒有那么慘烈。最讓業界震動的是代工大王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宣布攜手保利協鑫投資1000億元進軍光伏產業。光伏市場已進入價格競爭和低毛利時代,成本控制能力正是鴻海所擅長的。
高補貼時代的結束,產能過剩的現實,都促使全新的平價競爭時代逐漸走來,也意味著大規模普及的拐點。
業內人士普遍承認,光伏產業是一個“政策市”,由于“高成本”的先天缺陷,使其若沒有政府鼓勵和補貼政策扶持,就無法與常規能源行業進行競爭。
自我救贖
從井噴式增長一下跌入低谷,光伏產業的出路在哪里?
對太陽能行業的投資思路應該跳出眼前的盈利困境,更多地從全球能源變革和整個中國能源背景去考慮光伏產業發展,布局到清潔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路線圖中。
過度依賴出口是國內光伏產業的瓶頸和軟肋,核心技術的缺失則是這個行業致命死穴,光伏行業危機背后還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兩頭在外”的產銷模式是國內光伏行業長久以來的痼疾,原材料從國外進口,最終產品出口,這一發展模式備受詬病。生產出的光伏產品出口到了國外,而嚴重的碳污染則留在了國內,中國光伏企業由此被人稱為世界新能源發展的試驗田。這種模式已經發展到盡頭了,中國光伏企業需要進行反思,把握機會調整產業結構,掌握核心技術,否則可能迎來比這次危機更危險的整個行業的生存危機。
光伏產業將是大企業廝殺的戰場,誰能在產品質量、品牌營銷和成本管理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才能取得最后的“入場券”。
囚徒困境
在地方政府“催肥”和海外市場刺激下,整個光伏行業陷入“囚徒困境”,在市場處于階段性過剩的背景下,失去理性的判斷,義無反顧地繼續擴張的步伐。
地方政府是此次危機的“罪魁禍首”為了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搶項目搶投資,對新光伏項目從土地、資金、政策都大力支持。一些企業也借機圈地,把光伏當成像房地產和煤礦一樣可以掙快錢的行業,光伏企業可謂遍地開花。
近些年,光伏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也刺激整個市場發酵。2008年、2009年、2010年光伏產業的市場需求同比分別超過20%、70%、110%,正因為良好的光伏需求增長形勢,使得投資商錯誤地估計了市場規模,各路資本潮水般涌入。
據測算,2011年和2012年的年度總產能將分別達到51GW和66GW,而到2020年的預期需求也僅為50GW。這也預示著一場行業調整的危機必然到來。
跌入“冰谷”
2011年,由于產能階段性過剩,加上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等因素,國內光伏企業海外訂單劇減,光伏電池每瓦出廠均價下跌40%左右,較2008年則下跌了近70%。大多數光伏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光伏企業被迫集體“入冬”。
光伏行業現在到底有多冷?前三季度,國內四大光伏巨頭英利、尚德、天合、賽維四家公司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并且4家公司總共虧損了2.9億美元。在光伏巨頭紛紛出現虧損的同時,國內的中小企業則紛紛倒閉。
業內關于尚德和賽維LDK即將破產的傳言一時間甚囂塵上,尚德施正榮一再出來辟謠,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整個光伏行業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去年中期財報顯示,賽維LDK和尚德的短期債務分別高達22.14億美元和16.69億美元。在2007年的鼎盛時期,賽維LDK和尚德,市值均高達百億美元,如今市值只剩下約三四億美元。
分化洗牌
光伏行業洗牌意味著資源和市場的再分配,只有技術高、效率高、成本低的企業才有生存空間,而大多數小企業往往成本高、技術水平低、效率低下。
業內人士判斷,光伏行業將在2012年加快整合。不過,這種整合會以中小企業倒閉和主動退出為主,不會出現大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只有等到行業成熟到一定程度了,才會出現大企業之間、跨區域、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甚至有可能出現全新的整合模式。
中國的光伏制造企業由最初的幾十家迅速攀升至幾百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寒流”使這一數字一度減至50家左右。但隨著市場回暖,中國光伏企業的數量再次劇增至四五百家。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馬學祿認為,光伏行業暴利時代已成歷史,行業的寒冬并非壞事,可以實現優勝劣汰,將那些想撈一把就走的企業淘汰出局,也讓真正在這個行業有競爭力的企業成為“國家隊”。
光伏產業是政策市,由于高成本的先天缺陷,若沒有政策扶持就無法與常規能源行業進行競爭。“危”中藏“機”
光伏行業遭遇的“寒冬”卻沒能阻止資本進入的熱情。對于那些曾經錯失進入光伏產業良機的大型企業來講,行業低谷給了它們新的機會,因為此時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都是最低的,競爭也沒有那么慘烈。最讓業界震動的是代工大王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宣布攜手保利協鑫投資1000億元進軍光伏產業。光伏市場已進入價格競爭和低毛利時代,成本控制能力正是鴻海所擅長的。
高補貼時代的結束,產能過剩的現實,都促使全新的平價競爭時代逐漸走來,也意味著大規模普及的拐點。
業內人士普遍承認,光伏產業是一個“政策市”,由于“高成本”的先天缺陷,使其若沒有政府鼓勵和補貼政策扶持,就無法與常規能源行業進行競爭。
自我救贖
從井噴式增長一下跌入低谷,光伏產業的出路在哪里?
對太陽能行業的投資思路應該跳出眼前的盈利困境,更多地從全球能源變革和整個中國能源背景去考慮光伏產業發展,布局到清潔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路線圖中。
過度依賴出口是國內光伏產業的瓶頸和軟肋,核心技術的缺失則是這個行業致命死穴,光伏行業危機背后還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兩頭在外”的產銷模式是國內光伏行業長久以來的痼疾,原材料從國外進口,最終產品出口,這一發展模式備受詬病。生產出的光伏產品出口到了國外,而嚴重的碳污染則留在了國內,中國光伏企業由此被人稱為世界新能源發展的試驗田。這種模式已經發展到盡頭了,中國光伏企業需要進行反思,把握機會調整產業結構,掌握核心技術,否則可能迎來比這次危機更危險的整個行業的生存危機。
光伏產業將是大企業廝殺的戰場,誰能在產品質量、品牌營銷和成本管理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才能取得最后的“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