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國內光伏市場出現了新轉機。
被稱之為行業風向標的上海光伏展上,眾多企業沒有像去年一樣拋出種種擴張計劃,而紛紛亮出了最新研發的技術,多家企業號稱今后將以技術立身,將拋棄無休止的價格戰。昱輝陽光董事長李仙壽就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讓我去參加低價取勝的國內光伏招標,是一種侮辱,我們以后不會參加任何價格戰。”
“轉向是顯而易見的。”Tü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以下稱TüV)中區光伏產品部門經理許海亮對記者說,作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技術檢驗認證機構之一,該集團在去年接受了國內逾百家光伏企業的檢測申請,參加檢驗認證的國內企業增長迅速。他認為中國的光伏企業正在逐漸拋棄以規模、低價取勝的競爭策略,開始轉向技術、質量層面,一場技術戰將替代價格戰。
標準缺失
長期以來,國內的一些光伏產品與國外銷售的產品內外有別是個公開的秘密。
“出口的產品大部分比國內銷售的產品質量會好一些。”江蘇一家光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透露,銷往歐洲的光伏產品必須要經過TüV的質量認證,而銷往美國市場的產品也必須經過UL等第三方機構的認證,否則根本不可能進入這些市場。
該人士表示,與國外嚴格的認證相比,在中國這些年來始終未能建立起光伏產品的質量標準,而國內一些光伏電站建造商也在競標中選擇廉價產品,并不在意產品質量的低劣。“在2009年、2010年,國內光伏市場剛啟動的時候,在金太陽工程此類的招標項目中,因為低價者中標,導致產品質量問題嚴重,小廠為了成本賣劣質產品,大廠為了消化庫存賣次品,風氣很壞。”
“一些項目中,有少數的幾個光伏企業和電站開發商一起合伙騙國家補貼,甚至用紙板涂上顏色來冒充電池來應付檢查。”上述人士說。他表示,國家曾為此出臺過一些規定,但這些規定一直都沒有細化,無法落地,因此國內產品的質量問題一直困擾我國光伏市場。
許海亮則對記者說,相對而言,國外建設光伏電站質量要求很嚴,因此劣質產品無法進入。他表示,歐洲的小型光伏電站都是工廠自給自足的,一天24小時會對發電量進行檢測,稍有問題便會投訴;而大型光伏電站的建造商們都要靠出售發電量來賺錢,也不會購買劣質產品;而還有的建造商是要通過電站融資的,如果電站出現質量問題,相應的估值會大打折扣。
一位中盛光電內部人士認為,國內出現一些產品質量問題的原因在于,由于國家相關部門強制性認證的光伏標準始終未能出臺,只能依靠企業的自律性,但因市場嚴重過剩,競爭激烈,企業們為了生存只得降低標準銷售產品,價格戰對中國光伏市場發展的危害性逐漸增大。
“低價為王的時代過去了。”江蘇艾德太陽能技術負責人謝芳吉對記者說,該公司的單晶組件產品剛通過TüV的 PID(電位誘發衰減測試)測試。據他介紹,因它直接影響電池的功率衰減,因此成為眾多電站建造商購買產品的依據,但以前國內建造商們關心的只是價格,很少去顧及產品質量。“現在明顯的變化是,他們已開始重視電池的轉換率、衰減等問題了。”
昱輝陽光銷售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一線企業的生產成本基本上相差不大,在價格戰方面已經沒有太多牌可打,目前已處于膠著狀態,“因此在這個局面下,企業的產品若能在轉化率、衰減率等技術上有所突破,性價比自然會提高,也就能贏得更多的市場,因此大家都在尋求技術上的突破。”
而上述人士也透露,昱輝陽光、賽維LDK、保利協鑫等一線企業已與SEMI中國共同起草光伏電池組件的標準,“在8月份會完成初稿,雖然這只是一個行業協會的規定,但也為將來國家層面來制定詳細的標準提供借鑒和依據,而明年初發改委也可能出臺自己的光伏質量標準。”
路線之爭
不過,目前尚在轉型中的我國光伏行業也存在晶硅、薄膜兩種技術路線之爭。
在2009年之前,薄膜電池曾有機會與晶硅電池一爭高低,當時薄膜電池轉換率雖只有7%~8%之間,與晶硅電池的14%相去甚遠,但成本只有晶硅電池的二分之一,但自從多晶硅價格從高峰期的400美元/公斤跌至目前的25美元/公斤,薄膜低價優勢盡失。
據記者了解,目前薄膜在全球市場所占份額不足20%,剩下的皆為晶硅電池,而在我國一線光伏大企業中,包括尚德、英利、晶澳等基本都為晶硅廠商,而國際上曾經最大的薄膜電池設備制造商美國應用材料也因業務虧損,停止了該設備的銷售,而薄膜設備制造商德國歐瑞康也將生產線全部賣掉轉型。
“薄膜可以找到細分市場,但絕不是主流。”李仙壽對記者說。他認為,價格戰損人不利己,技術創新才是讓光伏走出困境的唯一路徑,自2009年至今,公司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大約在兩三億元,皆為晶硅電池領域,而今收獲頗豐。
據李介紹,昱輝最新的技術革新是,樹脂金剛石切割線和Virtus新型組件,前者大幅提高了單臺設備的產能和電池的轉換效率;而Virtus能將常規多晶硅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從16.5%左右提高至18.2%以上,而近日TüV也向Virtus組件頒發了認證證書,表明Virtus組件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認可。
他認為,此前很多光伏企業走入了一個從多晶硅到組件的全產業鏈誤區,當年這些做全產業化的公司也曾賺到錢,但如今因為利潤大幅下降,導致陷入虧損泥潭。隨著未來市場趨于成熟,專注于產業鏈某一環節的公司顯然更有競爭力。“昱輝就是堅持做專業化,今年第二季度,我們的組件銷售增長了100%,復蘇跡象明顯。”
李仙壽表示,現在我國光伏行業正處在轉型的陣痛時期,很多企業都在遭受空前的痛苦和磨難,優勝劣汰讓實力不濟的企業出局,而如昱輝一樣的大企業則紛紛開始了轉型之路,從以生產、制造為主,開始轉變為研發和市場為主。
中盛光電人士則對記者表示,實際上無論是晶硅還是薄膜技術路線,企業只要認真去研發,皆有收獲,對整個行業而言,也會帶來新風氣。不過,他也認為技術研發并非朝夕間能完成,突破性的技術變革往往需要數年,比如美國第一太陽的碲化鎘薄膜電池就研發了七八年,國內像尚德、昱輝這樣的用心投入研發的公司自然有,但難免也有些公司在渾水摸魚。
光伏設備制造商德國Manz公司同時生產晶硅和薄膜兩種生產設備,其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他們更看好薄膜電池,因為晶硅電池的成本和轉換率已經到了谷底,難以再降低,而薄膜電池技術上還能有突破,“我們研發的銅銦鎵硒薄膜電池設備,生產的薄膜電池轉換率已達14%,只是成本有些高,若成本能降到晶硅以下,相信肯定更有競爭力。”
“如果國內的一些光伏企業沉不住氣,只是以技術為噱頭,難免又會陷入一場在技術戰名義下的鬧劇。”上述人士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