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投格爾木200兆瓦并網光伏電站占地面積5.64平方千米,是目前世界上單體規模、總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電站。電站每年將31720萬千瓦時的綠色能源送入千家萬戶,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118558噸,減少碳排放53423噸,減少粉塵排放1540噸。站內布置有電池陣列、逆變器室、箱式變、升壓站、生產樓等,總投資32.6億元。工程項目法人為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由中國水電三局等13家施工單位和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等66家設備供應單位共同承建。工程于2011年6月開始, 9月底具備并網條件。共完成支架基礎344616個、組件支架11630噸、電池組件81.7萬塊、匯流箱3072臺,電纜2172千米,創下了世界光伏電站建設最快紀錄。
這項工程在建設之初就確立了“高標準達標投產,確保中國電力建設行業優質工程獎、爭創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的建設總目標。建立了質量、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條文,全面推行項目精細化管理,積極采用“四新”技術,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達到了優良標準。工程的3個單位工程,均為優良。其中:土建607個分部工程、金結安裝109個分部工程、機電安裝16個分部工程,全部驗收合格。
在工程建設中,建設單位大力開展設計優化、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創造了許多亮點,成功實施了5項設計優化。如:在確保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取消了原設計中交流配電柜等設備,節省了投資;針對高海拔環境特點,選用GIS封閉式組合電器設備、六氟化硫充氣柜等新型設備,確保了電站安全穩定運行及檢修、維護的便捷。
在工程建設中,建設單位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其中,組件支架基礎采用“小型混凝土摩擦型樁基礎施工技術”,相比國內常用基礎形式,不僅減少了材料用量及對地表的擾動且保護了環境;所開展的“200兆瓦等級的光伏電場戶外測試關鍵技術研究”是國家“十二五”科技項目,該技術的研究成功填補了國內對多種類型光伏系統運行性能長期實證性監測的空白。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還創建了許多創新點和工藝亮點。其中,組件支架基礎由螺栓連接改為焊接,達到了便于施工目的,同時更具穩定性、持久性;電池板連接電纜敷設于支架檁條中,達到了美觀性又節約了投資;逆變器室采用了雙層交錯可調性百葉窗,不僅散熱效果好同時起到了防沙作用,保證了設備可靠運行。
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工程中有的放矢地開展管理創新。針對設備量大及到貨時間集中,調撥領用難于管理。通過合理制定設備到場、運輸及卸貨程序進行科學管理,保證了安裝工期;針對參建單位以及人員眾多情況,采取安全維穩、勞動競賽等管理手段,實現了安全、質量等控制目標,并獲得省總工會頒發的“青海高原工人先鋒號”殊榮。
這項工程建設積極利用新工藝、新技術。其中的“新型光伏組件支架基礎”等三項科技項目、“沙地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等三項QC小組活動及“電池組件支架安裝”等兩項工法,分別獲得中國電力建設企業科技成果獎、優秀QC小組獎及建設工法獎。
工程建設始終貫徹優質、創新、節能、環保的宗旨,體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工程建設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得到了同行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推廣,成為了行業的樣板和經典工程。
5月17-19日,中電建協專家組到工程現場進行了現場實體質量復查、檔案及項目文件核查、重要過程抽查。(作者: 丁海生 薛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