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IPO上市融資路上只差“臨門一腳”的皇明太陽能,赫然出現在6月29日證監會“終止審查”企業名單之列,皇明上市意外擱淺立刻成為各媒體競相追逐的新聞。今年上半年,先后已有10家光伏企業IPO擱淺,人們在揣測皇明太陽能擱淺個案因由的同時,也展開了對整個太陽能行業未來的思考:太陽能行業被做爛了?光伏業正上演“集體大逃亡”、整體進入寒冬?
皇明“自揭”行業之短:太陽能行業正上演“集體大逃亡”
“現在全國有四五千家太陽能企業,產品質量不一、標準缺乏,太陽能成了熱水器的代名詞,產品單一化、低檔化。大城市的高層建筑無法使用太陽能,太陽能企業正在上演‘勝利大逃亡’。這樣的行業老大,即使當上了也是山大王!”
這次皇明在距離上市只有一步之遙的當口突然“急剎車”、擱淺在資本大門之外實屬意外。作為一直備受行業關注的領軍企業,皇明太陽能的IPO計劃醞釀已久,自2007年計劃于海外上市未能如愿、2010年擬在A股登陸折戟在“偷稅門”事件后,今年2月再度IPO已經是皇明太陽能向資本市場發起的“第三輪沖鋒”。
“多次撥打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的手機,均顯示無法接通或掛斷。”連日來,多家媒體在報道中這樣表示黃鳴本人或皇明公司人員對媒體采訪的態度,這更加劇了人們對其“剎車”原因的猜測。
但根據了解,處于輿論漩渦中的皇明太陽能在做出申請IPO終止決定之后對媒體并沒有“失聲”。相關信息顯示,皇明太陽能是于6月27日申請終止IPO審查的,6月29日晚,證監會網上皇明的IPO上會的狀態由原來的“落實反饋意見中”變更為“終止審查”。
連續10家光伏驕子折戟IPO:光伏業遭遇行業寒冬?
“目前,國內包括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領域在內的整個光伏產業鏈均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在新股發行審核這一門檻上,企業持續盈利能力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
那么,皇明太陽能在第三次上市最后時刻的急剎車,到底是皇明太陽能自身的特殊問題,還是果真如黃鳴所言“太陽能行業已經被做爛了”?抑或是,黃鳴為了掩飾皇明太陽能自身的問題,故意大放厥詞轉移公眾視線?
有知情人士指出,皇明太陽能折戟在意料之中。“皇明打著新能源旗號上市融資,但其實新能源業務贏利能力不足,反而是房地產業務成為其最大的一項投資。在房地產面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公司上市前景慘淡。”
“不能否認,黃鳴在6月29日濟南媒體見面會上表達的觀點有些偏激,多少有點給自己退出IPO找面子的意思。太陽能行業遠不至于到黃鳴所說‘爛’的地步。但是,撇開皇明個案,尤其是去年以來,整個太陽能行業確實面臨海外市場萎縮,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產能過剩、贏利下降等問題,全行業不景氣是現實。”省內一位太陽能業內人士雖然對黃鳴一貫語出狂言不太認可,仍表達了適度的理解。
注意到,在證監會披露的消息中,在6月29日同樣被證監會宣告“終止審查”的,還有始創于1990年的太陽能企業江蘇輝煌太陽能,主要生產真空管太陽能、平板太陽能、空氣能熱水器等。與皇明類似,它于6月26日主動申請終止審查。
不僅如此。相關統計表明,至6月14日,已有7家光伏企業IPO擱淺,其中無錫上機、河南思可達首發申請被否;恒基光伏電力中止審查;蘇州快可光伏電子、日地太陽能電力、山西天能科技及歐貝黎新能源科技全部申請終止審查。同時,原定于6月29日接受創業板發審委首發審核的廣州鹿山新材料也因故未能上會,加上皇明和輝煌,有意進軍國內資本市場卻被擋在門外的新能源企業累計已達10家。
而2008年之前那段日子卻令整個行業振奮。2005年底,創立于2001年的無錫尚德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募資4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生產廠。2007年6月,同樣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江西賽維再刷紀錄募資4.69億美元。也正是從2007年,皇明開始了境外上市探索,然而好夢未果。隨后,金融危機的到來改變了國內光伏行業的行進曲線。
“目前,國內包括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領域在內的整個光伏產業鏈均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在新股發行審核這一門檻上,企業持續盈利能力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一業內人士直言。
據透露,去年9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中,有6家報虧,全年累計虧損高達17.3億美元,而同期盈利的3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也大幅下降。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表示,受產能過剩、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等多重因素影響,光伏行業的寒冬持續蔓延,這也使得光伏企業IPO前景難言樂觀。
皇明“自揭”行業之短:太陽能行業正上演“集體大逃亡”
“現在全國有四五千家太陽能企業,產品質量不一、標準缺乏,太陽能成了熱水器的代名詞,產品單一化、低檔化。大城市的高層建筑無法使用太陽能,太陽能企業正在上演‘勝利大逃亡’。這樣的行業老大,即使當上了也是山大王!”
這次皇明在距離上市只有一步之遙的當口突然“急剎車”、擱淺在資本大門之外實屬意外。作為一直備受行業關注的領軍企業,皇明太陽能的IPO計劃醞釀已久,自2007年計劃于海外上市未能如愿、2010年擬在A股登陸折戟在“偷稅門”事件后,今年2月再度IPO已經是皇明太陽能向資本市場發起的“第三輪沖鋒”。
“多次撥打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的手機,均顯示無法接通或掛斷。”連日來,多家媒體在報道中這樣表示黃鳴本人或皇明公司人員對媒體采訪的態度,這更加劇了人們對其“剎車”原因的猜測。
但根據了解,處于輿論漩渦中的皇明太陽能在做出申請IPO終止決定之后對媒體并沒有“失聲”。相關信息顯示,皇明太陽能是于6月27日申請終止IPO審查的,6月29日晚,證監會網上皇明的IPO上會的狀態由原來的“落實反饋意見中”變更為“終止審查”。
連續10家光伏驕子折戟IPO:光伏業遭遇行業寒冬?
“目前,國內包括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領域在內的整個光伏產業鏈均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在新股發行審核這一門檻上,企業持續盈利能力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
那么,皇明太陽能在第三次上市最后時刻的急剎車,到底是皇明太陽能自身的特殊問題,還是果真如黃鳴所言“太陽能行業已經被做爛了”?抑或是,黃鳴為了掩飾皇明太陽能自身的問題,故意大放厥詞轉移公眾視線?
有知情人士指出,皇明太陽能折戟在意料之中。“皇明打著新能源旗號上市融資,但其實新能源業務贏利能力不足,反而是房地產業務成為其最大的一項投資。在房地產面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公司上市前景慘淡。”
“不能否認,黃鳴在6月29日濟南媒體見面會上表達的觀點有些偏激,多少有點給自己退出IPO找面子的意思。太陽能行業遠不至于到黃鳴所說‘爛’的地步。但是,撇開皇明個案,尤其是去年以來,整個太陽能行業確實面臨海外市場萎縮,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產能過剩、贏利下降等問題,全行業不景氣是現實。”省內一位太陽能業內人士雖然對黃鳴一貫語出狂言不太認可,仍表達了適度的理解。
注意到,在證監會披露的消息中,在6月29日同樣被證監會宣告“終止審查”的,還有始創于1990年的太陽能企業江蘇輝煌太陽能,主要生產真空管太陽能、平板太陽能、空氣能熱水器等。與皇明類似,它于6月26日主動申請終止審查。
不僅如此。相關統計表明,至6月14日,已有7家光伏企業IPO擱淺,其中無錫上機、河南思可達首發申請被否;恒基光伏電力中止審查;蘇州快可光伏電子、日地太陽能電力、山西天能科技及歐貝黎新能源科技全部申請終止審查。同時,原定于6月29日接受創業板發審委首發審核的廣州鹿山新材料也因故未能上會,加上皇明和輝煌,有意進軍國內資本市場卻被擋在門外的新能源企業累計已達10家。
而2008年之前那段日子卻令整個行業振奮。2005年底,創立于2001年的無錫尚德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募資4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生產廠。2007年6月,同樣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江西賽維再刷紀錄募資4.69億美元。也正是從2007年,皇明開始了境外上市探索,然而好夢未果。隨后,金融危機的到來改變了國內光伏行業的行進曲線。
“目前,國內包括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領域在內的整個光伏產業鏈均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在新股發行審核這一門檻上,企業持續盈利能力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一業內人士直言。
據透露,去年9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中,有6家報虧,全年累計虧損高達17.3億美元,而同期盈利的3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也大幅下降。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表示,受產能過剩、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等多重因素影響,光伏行業的寒冬持續蔓延,這也使得光伏企業IPO前景難言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