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歐盟出臺初裁結果還有15個月時間,政府間的持續磋商似乎讓形勢有所緩和。眼下對于國內光伏企業來說,實實在在的壓力或許還是市場需求持續萎縮下如何消化前期過剩的產能。據測算,若以201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來衡量,僅中國的產能就超出全球全年新增市場容量。
由于國內市場需求暫時難有較大擴容,國內企業開始醞釀到海外直接投資設廠,以便盡可能規避“雙反”帶來的影響,將過剩產能轉移到海外市場來消化。而光伏設備商進軍光伏電站開發,在維持制造業產品保本微利的同時,與電站開發商爭奪利潤率相對較高的下游產業鏈。
消化過剩產能壓力激增
近日,商務部通報稱,與德、法等國就對華反傾銷的磋商已取得成效,各方均表示將繼續通過協商解決爭端。一時間,歐盟對華反傾銷的壓力似乎減輕不少,讓國內眾多光伏企業松了一口氣。
但這并不意味著國內光伏企業的日子就會因此好過些。民生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海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即使不考慮反傾銷影響,預計明年歐洲市場的需求也會下滑30%到50%,因為歐洲下調補貼已經導致光伏裝機量的下滑。外部市場萎縮,制造業產能過剩的壓力仍未有得到緩和跡象。
對于目前中國光伏制造業產能過剩的現狀,有一組數字被業界反復提及:截至2011年底,中國擁有全球六成以上制造業產能。而這一產能遠超出2011年全球新增裝機市場規模。
產能過剩在現階段的直觀反映,是壓在企業頭上的巨量庫存。據報道,目前包括無錫尚德和天合光能在內的中國光伏前三大巨頭合計持有5千兆瓦庫存,占全球年需求量的六分之一。如按第二季度每一太陽能電池板平均87美分的售價,這些庫存價值4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億元。
中報顯示,66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上半年存貨共計達450.87億元,環比增長4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已達20.32%。
“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時消化過剩產能,由此帶來的產品價格進一步下跌將長期拖累企業績。如此惡性循環,恐怕等不到歐盟對華反傾銷初裁結果,國內光伏企業就可能已全軍覆沒。”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說。
赴海外直接設廠
市場觀察人士進一步分析指出,如果反傾銷最終成行,國內光伏行業在一年內至少需關閉掉45%產能,轉移10%產能去海外,市場才能恢復平衡。
關閉產能已成為企業的無奈之選。行業老大無錫尚德近日就宣布將關閉1/4產能。此外,不愿坐以待斃的企業趨向選擇到海外直接設廠,轉移部分產能到海外。畢竟國內市場份額不到5%,80%的歐美市場份額誰都不愿意輕易放棄。
據了解,無錫尚德早在2010年就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造了工廠,目前的產能在50兆瓦左右。同為第一梯隊的阿特斯目前在北美地區的工廠產能為200兆瓦,今年底計劃將提升到400兆瓦。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包括天合光能、昱輝陽光和中電光伏等第一梯隊企業目前都在籌劃到海外設廠。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此前曾表示,目前天合光能產品出口到歐洲的份額達到70%,如果反傾銷制裁出臺,公司不得不到海外直接設廠。
英利綠色能源首席財務官李宗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英利目前盡管保持著優于同行的高出貨量,但同樣對海外市場依賴程度高,無論從規避“雙反”,還是公司國際化的現實需求,均需將部分產能轉移到國外來穩住市場份額。
李宗煒介紹說,早在美國去年醞釀對華光伏“雙反”之時,英利便開始提升海外產品代工量來應對即將到來的不利影響。至今年6月,公司海外代工量已維持在每月5到10兆瓦,全年代工量預計占出貨量的5%,到明年可能繼續增長至每月20兆瓦。
直接海外設廠的代價是生產成本增加,這也是目前產品毛利率平均僅為5%左右的光伏企業最頭疼的事。李宗煒對此表示,海外直接設廠預計將給企業帶來每瓦0.4元到0.5元人民幣的成本上升(不考慮從中節省的0.16元/瓦的運費、保險費成本)。
開發下游電站優勢凸顯
據了解,目前國內眾多光伏制造企業到海外設廠的出發點多集中于單純從事光伏電池組件的銷售,但習慣于進行差異化競爭的英利來說,其有更進一步的考量。
李宗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光伏制造業的毛利率維持在5%左右,如果未來產品價格進一步下跌,制造業將長期維持微利狀態。但制造業毛利率的壓縮帶來的是下游電站設計、建造的利潤率水平的上升。加之目前各國對于光伏發電的電價補貼維持穩定的水平,電站開發的優勢便集中凸顯出來。
對于這一點,王海生也同樣這樣認為,未來光伏電站開發將在光伏全產業鏈中一枝獨秀。李宗煒分析,未來制造業企業進軍下游的主要方式一是成為電站批發銷售商,另一種是作為EPC項目的承包方。按照目前歐洲主要國家光伏補貼水平及電池組件采購價格綜合衡量,前者毛利率可達10%,后者更可達15%以上,均比制造業利潤水平高出一截。
對于進軍下游電站,李宗偉表示,按照英利目前的戰略規劃,將逐漸改變過去單純生產并銷售光伏組件的模式,涉足光伏電站設計、開發和運營,提供系統的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和服務。“我們在西班牙建了第一個示范中心,在那里我們將各種組件、電纜、逆變器等都擺在那里,當地的居民只要來“拿”走,就能回家安裝。”他說。
李宗煒介紹道,目前英利就“一站式”服務模式形成了一整套融資系統模型、發電收益率模型。到年底前,英利將會把這種一站式模式推廣到德國、意大利、希臘。未來會推廣到新加坡,由新加坡輻射整個東南亞。“一站式”模式核心目的就在于通過電站開發,拉動自身制造業產品訂單增長,同時通過產業鏈控制促使利潤率在各環節之間合理分配。
對于外界普遍擔憂的制造業企業在資金鏈普遍緊張情況下進軍下游電站,李宗煒表示,英利的這一模式已得到國內政策性銀行的認可,畢竟有良好的收益率保證,銀行融資的風險可控。據了解,目前國開行對英利全年的信貸支持規模維持在10億元到20億元,以支持其探索新模式。
由于國內市場需求暫時難有較大擴容,國內企業開始醞釀到海外直接投資設廠,以便盡可能規避“雙反”帶來的影響,將過剩產能轉移到海外市場來消化。而光伏設備商進軍光伏電站開發,在維持制造業產品保本微利的同時,與電站開發商爭奪利潤率相對較高的下游產業鏈。
消化過剩產能壓力激增
近日,商務部通報稱,與德、法等國就對華反傾銷的磋商已取得成效,各方均表示將繼續通過協商解決爭端。一時間,歐盟對華反傾銷的壓力似乎減輕不少,讓國內眾多光伏企業松了一口氣。
但這并不意味著國內光伏企業的日子就會因此好過些。民生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海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即使不考慮反傾銷影響,預計明年歐洲市場的需求也會下滑30%到50%,因為歐洲下調補貼已經導致光伏裝機量的下滑。外部市場萎縮,制造業產能過剩的壓力仍未有得到緩和跡象。
對于目前中國光伏制造業產能過剩的現狀,有一組數字被業界反復提及:截至2011年底,中國擁有全球六成以上制造業產能。而這一產能遠超出2011年全球新增裝機市場規模。
產能過剩在現階段的直觀反映,是壓在企業頭上的巨量庫存。據報道,目前包括無錫尚德和天合光能在內的中國光伏前三大巨頭合計持有5千兆瓦庫存,占全球年需求量的六分之一。如按第二季度每一太陽能電池板平均87美分的售價,這些庫存價值4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億元。
中報顯示,66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上半年存貨共計達450.87億元,環比增長4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已達20.32%。
“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時消化過剩產能,由此帶來的產品價格進一步下跌將長期拖累企業績。如此惡性循環,恐怕等不到歐盟對華反傾銷初裁結果,國內光伏企業就可能已全軍覆沒。”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說。
赴海外直接設廠
市場觀察人士進一步分析指出,如果反傾銷最終成行,國內光伏行業在一年內至少需關閉掉45%產能,轉移10%產能去海外,市場才能恢復平衡。
關閉產能已成為企業的無奈之選。行業老大無錫尚德近日就宣布將關閉1/4產能。此外,不愿坐以待斃的企業趨向選擇到海外直接設廠,轉移部分產能到海外。畢竟國內市場份額不到5%,80%的歐美市場份額誰都不愿意輕易放棄。
據了解,無錫尚德早在2010年就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造了工廠,目前的產能在50兆瓦左右。同為第一梯隊的阿特斯目前在北美地區的工廠產能為200兆瓦,今年底計劃將提升到400兆瓦。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包括天合光能、昱輝陽光和中電光伏等第一梯隊企業目前都在籌劃到海外設廠。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此前曾表示,目前天合光能產品出口到歐洲的份額達到70%,如果反傾銷制裁出臺,公司不得不到海外直接設廠。
英利綠色能源首席財務官李宗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英利目前盡管保持著優于同行的高出貨量,但同樣對海外市場依賴程度高,無論從規避“雙反”,還是公司國際化的現實需求,均需將部分產能轉移到國外來穩住市場份額。
李宗煒介紹說,早在美國去年醞釀對華光伏“雙反”之時,英利便開始提升海外產品代工量來應對即將到來的不利影響。至今年6月,公司海外代工量已維持在每月5到10兆瓦,全年代工量預計占出貨量的5%,到明年可能繼續增長至每月20兆瓦。
直接海外設廠的代價是生產成本增加,這也是目前產品毛利率平均僅為5%左右的光伏企業最頭疼的事。李宗煒對此表示,海外直接設廠預計將給企業帶來每瓦0.4元到0.5元人民幣的成本上升(不考慮從中節省的0.16元/瓦的運費、保險費成本)。
開發下游電站優勢凸顯
據了解,目前國內眾多光伏制造企業到海外設廠的出發點多集中于單純從事光伏電池組件的銷售,但習慣于進行差異化競爭的英利來說,其有更進一步的考量。
李宗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光伏制造業的毛利率維持在5%左右,如果未來產品價格進一步下跌,制造業將長期維持微利狀態。但制造業毛利率的壓縮帶來的是下游電站設計、建造的利潤率水平的上升。加之目前各國對于光伏發電的電價補貼維持穩定的水平,電站開發的優勢便集中凸顯出來。
對于這一點,王海生也同樣這樣認為,未來光伏電站開發將在光伏全產業鏈中一枝獨秀。李宗煒分析,未來制造業企業進軍下游的主要方式一是成為電站批發銷售商,另一種是作為EPC項目的承包方。按照目前歐洲主要國家光伏補貼水平及電池組件采購價格綜合衡量,前者毛利率可達10%,后者更可達15%以上,均比制造業利潤水平高出一截。
對于進軍下游電站,李宗偉表示,按照英利目前的戰略規劃,將逐漸改變過去單純生產并銷售光伏組件的模式,涉足光伏電站設計、開發和運營,提供系統的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和服務。“我們在西班牙建了第一個示范中心,在那里我們將各種組件、電纜、逆變器等都擺在那里,當地的居民只要來“拿”走,就能回家安裝。”他說。
李宗煒介紹道,目前英利就“一站式”服務模式形成了一整套融資系統模型、發電收益率模型。到年底前,英利將會把這種一站式模式推廣到德國、意大利、希臘。未來會推廣到新加坡,由新加坡輻射整個東南亞。“一站式”模式核心目的就在于通過電站開發,拉動自身制造業產品訂單增長,同時通過產業鏈控制促使利潤率在各環節之間合理分配。
對于外界普遍擔憂的制造業企業在資金鏈普遍緊張情況下進軍下游電站,李宗煒表示,英利的這一模式已得到國內政策性銀行的認可,畢竟有良好的收益率保證,銀行融資的風險可控。據了解,目前國開行對英利全年的信貸支持規模維持在10億元到20億元,以支持其探索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