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月初,歐盟委員會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太陽能板及其它光伏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這事發于德國總理默克爾表態“對話解決”后不久,讓人頗感意外。然而如果聯系歐洲當前經濟形勢和產業困境,又在意料之中。在這場中歐雙方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樁貿易糾紛的背后,有歐盟對華貿易長期以來既愛又恨的矛盾立場,也有困擾“中國制造”多年的關于如何突圍的反思。
“鐵娘子”無奈
解說:8月底,當默克爾結束訪華行程時表示,不希望看到中歐以對簿公堂的方式解決光伏貿易摩擦。對此,不少中國光伏企業為此松了口氣。但在9月6日,歐盟委員會即宣布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再度揮舞對華反傾銷“大棒”。
同期: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 崇泉
通過會談,應該說取得了比較積極的成果,德國政府明確表示,他們將繼續維持德國總理默克爾女士在8月30號在和我們中國政府溫總理舉行政府間磋商的時候表示的明確態度……
解說:對此,默克爾也在17日回答記者提問時重申,支持通過對話解決貿易摩擦。
同期:德國總理 默克爾
我們希望對話,而且我們也和歐盟委員會主席談過此事,這不僅是德國的愿望,也是歐盟委員會的愿望。
解說:但事實上,“鐵娘子”默克爾并沒能在歐盟立案前如愿做動歐盟的工作。德國在27個成員組成的反傾銷委員會中,并沒有“一言九鼎”。
同時,默克爾在國內也受到來自光伏產品生產商的壓力。
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后,德國決定全面放棄核電計劃,代之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戰略。德國雄心勃勃,提出2050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至80%。德國電氣工程師協會預計,光伏發電和風能發電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兩大支柱。然而近一年來,德國政府大力扶持的太陽能產業卻經歷了一場不小的動蕩。自2011年12月起,以德國混合太陽能公司、太陽能千年公司、索倫公司、Q-CELLS公司為首的行業巨頭接連申請破產保護。
歐洲人矛盾
解說:在歐洲很多研究者看來,德國光伏企業沒能控制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卻把丟掉市場歸咎于中國同行,有些說不過去。中國在電力、地皮、原材料、人工等方面都具有成本優勢,而且中國企業也開始重視研發,產品質量大幅提升。
在歐盟委員會關于采取反傾銷措施的規定中,有一條是“措施不得損害歐盟利益”。一些歐洲政治和企業界人士的糾結正在于此。打壓中國廠商,可能給本地區生產企業帶來暫時的好處;而中國市場的存在,又可讓歐洲在光伏產業中“兩頭得利”:既能出口昂貴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又能買到廉價的光伏產品。
同期: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沈丹陽
事實上中國光伏產業和很多國家的相關產業是優勢互補,密切相關的。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相關國家的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比如說,跟歐洲國家嗎,我們去年從德國進口多晶硅材料是7.64億美元,占中國進口同類產品份額的20%。中國累計從海外采購約400億元的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其中從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進口占到了45%。
解說:對此,中國政府在歐盟啟動反傾銷調查后多次表態,提醒歐盟,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不磋商而采取單方面的貿易限制措施不符合雙方的利益。
中國企業待提高
解說:從建交初期幾乎沒有貿易往來,到2011年中歐貿易額達到5672億美元。中國與歐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貿易交往局面逐漸形成。
與此同時,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也不斷出現。歐盟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13日,歐盟仍正對中國實施50項反傾銷措施和一項反補貼措施。被調查或制裁的中國產品包括鋁箔、無縫鋼管、自行車、鑄件、彩電、瓷磚等。以出口金額計,這次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可謂歐盟歷史上最大的一起。
同期:英利能源控股集團法務總監兼總裁助理 陳卓
因為中國光伏產業,一旦被歐洲立案的話,將是中國所面臨的史無前例的最大規模的這個貿易糾紛,在任何行業來講都沒有這么大規模的。那這樣的一種所帶來的影響,首先是我們中國光伏產業幾十萬的就業受到直接的威脅。那帶來的其他的影響,我相信也會波及到光伏相關的產業,甚至中歐全面的這樣一種貿易關系都會受到損害。所以這樣的一種結果肯定是沒有人是贏家,最后是一種兩敗俱傷的局面。如果中國光伏企業被歐盟征收被歐盟調查并且征收,(被征收)像美國這樣的幅度的稅的話,就不是健康發展的問題了,就是生死存亡的問題。那中國企業的話可能就沒有辦法來生存下去。
解說:很多研究者認為,歐洲光伏企業丟掉市場的原因是“他們低估了中國競爭者的發展速度”和自身戰略決策失誤。而在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多年來不斷遭受歐盟反傾銷困擾的原因正是“國際分工”中一直處于低端位置。
主持人:德國高精密機床和美國知名品牌都不容易被反傾銷,因為一來這類產品具有獨一無二的市場地位,二來技術和品牌本身賦予了產品很高的無形價值,反傾銷程序無法在此類產品身上找突破口。所以說,從長遠看,中國企業要想擺脫反傾銷的困擾,還需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品牌附加值。這樣看來,在這場中歐貿易博弈中,如果說光伏生產商應尋找自身原因,適時調整方向的話,中國企業要做的恐怕也不僅是打贏這一場眼前的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