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全球范圍內產能過剩的加劇,加上國際間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光伏產業的高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
“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前,我國光伏產業步入行業整合、冷靜反思時期。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光伏產業合作推進會上透露出由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光伏行業商業模式、觀念新趨勢。
市場環境之變: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
30日的光伏產業合作推進會上,共晶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建福,談起光伏市場“寒意”,引起很多共鳴。他表示:“現在的市場環境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原來的‘賣方市場’變成了現在‘買方市場’。”
2011年以來,隨著歐債危機持續蔓延,德國等歐洲國家相繼削減了光伏補貼。據筆者資料顯示,我國太陽能電池產品90%出口國外,其中70%出口歐盟。
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傾銷稅率。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美國最終實施“雙反”,預計中國企業對美出口將增加36%左右的成本,中國太陽能電池產品將完全喪失競爭力。
光伏市場需求低迷的同時,供給也出現全球性產能過剩。據筆者數據顯示,2011年底全球光伏硅片產能增長了50%,達50GW,而安裝需求僅增長35%,為26.9GW。
近十年,中國光伏產業隨著國際市場的興盛而快速發展,并躍升為世界光伏產業大國。2011年,光伏組件產量超過21GW,約占全球總產量的60%。不容忽視的是低水平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問題依然突出。
“不完全統計,全國有20多個城市提出要建千億元的光伏產業基地或產業園區,而目前我們總共只有3000億元的市場容量。”會上,國家工信部電子司副巡視員、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指出,在全球產能供需失衡背景下,中國的光伏產業面臨整合。
商業模式之變:“穩中求進”替代“大干快上”
“我們的經驗是,從一開始便要強調穩健的投資、風險的控制,還有技術的進步。”晶科能源董事長陳康平說。近期公布的1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中,晶科能源是僅有的兩家顯示盈利的企業之一。推進會上,“穩中求進”的投資理念替代“大干快上”的規模神話被當作是一種“成功的經驗”。
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共有光伏電池企業約115家,總產能為38.5GW左右。其中產能1GW以上的企業14家,占總產能的53%;在100MW和1GW之間的企業63家,占總產能的43%;其余38家產能皆在100MW以內,僅占全國總產能的4%。
危機中光伏企業面臨重新“洗牌”,但暫時并未出現外界所預期的大規模企業兼并整合。“在一段時間內,‘洗牌’將會以‘自然淘汰’形式為主。”王勃華分析,在供應布局、設備配套、合同負責以及管理等諸多方面需對接,這增加了企業整合的“包袱”。
光伏產品價格空間的挖掘仍將趨向深入。多晶硅價格從2008年一度接近500美元/公斤,跌至目前20多美元/公斤。盡管如此,成本之戰的壓力預計還將從主產業鏈,如硅料、硅片和電池片等環節,進一步傳導至設備和輔料甚至系統集成環節。
“垂直一體化”模式面臨一定挑戰。近年來光伏企業熱衷于建立“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系統安裝”垂直鏈條模式,以降低各環節成本,獲得全面的產品線。但在整個光伏行業低迷情況下,專業化精細化運作有所抬頭,垂直一體化模式能否持續保持競爭優勢正經受考驗。
值得注意是,國內光伏企業向國外轉移的趨勢也漸明顯。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實施雙反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歐洲、印度也或有意跟進。為此,我國光伏企業一方面在產品上搶占國內市場,而在工廠布局上則積極拓展國際空間。如早在2011年,賽維LDK就開始在美國布局,以約3300萬美元收購美國太陽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70%的股份;今年初再收購德國Sunways公司股份。
未來商機不變:“能否度過明天晚上,看到后天的太陽?”
分析認為,國際市場上盡管歐洲主要國家和市場補貼在下降,但中國、日本、韓國等新興市場崛起迅速;而太陽能產品價格的急劇下降,倒逼光伏科技加速進步。目前,中國光伏產業正朝著21%的單晶電池光電轉換效率沖刺,發電成本已實現1元/度的關鍵性指標。
面對挑戰,中國的光伏企業積極尋求抱團合作。30日,在中國的重要光伏產業基地江西省,借助政府搭建的光伏產業合作推進平臺,幾十家光伏企業當天簽訂了12個項目。
“相關部門正著手加快落實去年底國家制定出臺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此外,還將通過電子發展基金等項目,進一步加大支持光伏產業關鍵技術研發的力度,鼓勵市場拓展和應用開發,只有這樣國內光伏產業的繼續發展才能成為可能。”王勃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