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在積極應對“雙反”的同時,當前國內光伏企業一個比較緊迫的任務是開發國內市場。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了針對中國光伏“雙反”的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并設定了18.32%-249.96%的最終反傾銷稅率及14.78%-15.97%的最終反補貼稅率。
按照美國貿易救濟程序,除美國商務部外,這一結果還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終裁,這一裁決的時間將在11月23日左右。不過,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最終裁決不會有什么改變。
如此一來,中國光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將不復存在,況且,實際上美國市場在中國光伏出口中僅占10%左右的市場份額,中國光伏企業接下來的“雙反”主戰場將是占據70%市場份額的歐洲。今年9月6日,歐盟正式宣布對華光伏組件、關鍵零部件如硅片等發起反傾銷調查。10月中旬,反補貼調查可能將立案。
美國商務部的終裁結果可謂是意料之中,國內光伏企業也早已開始研究應對措施。
被調查的中國光伏企業之一英利集團發言人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英利應對“雙反”裁定的途徑主要有四種:海外建廠、采購第三方生產的電池板,以及通過開拓國內市場和新興市場來轉移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還有就是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升級進一步降低產品的價格,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中國企業巧規避 SolarWorld欲反制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最終裁定,如果輸美組件所使用的電池片原產地為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則將不被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這給了國內的光伏企業一線希望,幾家光伏龍頭企業紛紛把國外建廠和采購第三方電池板當作規避“雙反”的主要途徑之一。
在國內幾家光伏龍頭企業中,被征收稅率最高的無錫尚德在此之前已經開始在美國等全球三個國家設立工廠作為應對之舉。英利在此次終裁結果中的綜合稅率為30.66%,其發言人對記者表示,英利正在考慮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尋找一個太陽能補貼政策好、環境好、交通便利,同時勞動力價格也合理的國家建立工廠,并不限定在美國。
光伏產業屬于新能源產業,也是新的科技戰略產業,目前還沒有達到大規模商業化低成本生產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光伏產業的優勢恰恰在于相對低廉的價格。由于在美國建廠成本過高,幾家光伏企業把距離美國市場較近的墨西哥作為候選地之一。
在中國光伏企業想盡一切辦法規避“雙反”之時,向美國商務部提起訴訟的主要企業之一SolarWorld盡管表示對美國商務部的決定感到滿意,但卻透露其正考慮向美國商務部提交另一份申訴,要求對利用第三方產太陽能電池以及在中國組裝的太陽能組件征收關稅。
SolarWorld認為美國商務部的裁決結果存在漏洞,其近日發布聲明稱,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11月維持原判的話,那么SolarWorld將立即向商務部要求強制執行,向采購自第三國電池片并在中國裝配的組件征收關稅。
如此看來,國內光伏企業欲通過海外建廠和采購第三方電池板來規避“雙反”還將面臨重重阻力。
開拓國內市場勢在必行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市場研究部主任趙玉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國內光伏企業一個比較緊迫的任務是開發國內市場。趙玉敏說,中國的光伏產業是外向型產業,90%以上的產能都面向出口市場,這就決定了光伏產業不像其他產業,比如紡織業,即使面臨“雙反”,但國內市場還很大。而當前光伏企業的回旋余地非常小。
目前占中國光伏出口70%市場份額的歐盟對中國企業的反傾銷調查已經啟動,反補貼也在醞釀之中,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歐盟的“雙反”將是對中國光伏企業的致命打擊。雖然國內光伏企業紛紛表示不會退出歐美市場,但他們也意識到開發國內市場的迫切性。
“開發國內市場是一個重要途徑,國內光伏企業應該開始培育中國國內市場。”趙玉敏說。光伏產業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生產成本也高,在消費水平高的發達國家仍需政府補貼,而中國在這方面投入還比較少。趙玉敏認為,中國政府在這方面更應該做一些工作,為企業開發國內市場提供更便利、更優惠的支持。對于中國光伏企業即將面臨的“雙反”主戰場歐洲,在目前經濟形勢下,中國是其重要的貿易伙伴,也是解決歐洲經濟不景氣的一個積極力量,中國光伏產業受挫,也會影響到雙方經貿關系的正常發展,對雙方都不利。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了針對中國光伏“雙反”的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并設定了18.32%-249.96%的最終反傾銷稅率及14.78%-15.97%的最終反補貼稅率。
按照美國貿易救濟程序,除美國商務部外,這一結果還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終裁,這一裁決的時間將在11月23日左右。不過,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最終裁決不會有什么改變。
如此一來,中國光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將不復存在,況且,實際上美國市場在中國光伏出口中僅占10%左右的市場份額,中國光伏企業接下來的“雙反”主戰場將是占據70%市場份額的歐洲。今年9月6日,歐盟正式宣布對華光伏組件、關鍵零部件如硅片等發起反傾銷調查。10月中旬,反補貼調查可能將立案。
美國商務部的終裁結果可謂是意料之中,國內光伏企業也早已開始研究應對措施。
被調查的中國光伏企業之一英利集團發言人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英利應對“雙反”裁定的途徑主要有四種:海外建廠、采購第三方生產的電池板,以及通過開拓國內市場和新興市場來轉移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還有就是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升級進一步降低產品的價格,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中國企業巧規避 SolarWorld欲反制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最終裁定,如果輸美組件所使用的電池片原產地為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則將不被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這給了國內的光伏企業一線希望,幾家光伏龍頭企業紛紛把國外建廠和采購第三方電池板當作規避“雙反”的主要途徑之一。
在國內幾家光伏龍頭企業中,被征收稅率最高的無錫尚德在此之前已經開始在美國等全球三個國家設立工廠作為應對之舉。英利在此次終裁結果中的綜合稅率為30.66%,其發言人對記者表示,英利正在考慮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尋找一個太陽能補貼政策好、環境好、交通便利,同時勞動力價格也合理的國家建立工廠,并不限定在美國。
光伏產業屬于新能源產業,也是新的科技戰略產業,目前還沒有達到大規模商業化低成本生產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光伏產業的優勢恰恰在于相對低廉的價格。由于在美國建廠成本過高,幾家光伏企業把距離美國市場較近的墨西哥作為候選地之一。
在中國光伏企業想盡一切辦法規避“雙反”之時,向美國商務部提起訴訟的主要企業之一SolarWorld盡管表示對美國商務部的決定感到滿意,但卻透露其正考慮向美國商務部提交另一份申訴,要求對利用第三方產太陽能電池以及在中國組裝的太陽能組件征收關稅。
SolarWorld認為美國商務部的裁決結果存在漏洞,其近日發布聲明稱,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11月維持原判的話,那么SolarWorld將立即向商務部要求強制執行,向采購自第三國電池片并在中國裝配的組件征收關稅。
如此看來,國內光伏企業欲通過海外建廠和采購第三方電池板來規避“雙反”還將面臨重重阻力。
開拓國內市場勢在必行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市場研究部主任趙玉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國內光伏企業一個比較緊迫的任務是開發國內市場。趙玉敏說,中國的光伏產業是外向型產業,90%以上的產能都面向出口市場,這就決定了光伏產業不像其他產業,比如紡織業,即使面臨“雙反”,但國內市場還很大。而當前光伏企業的回旋余地非常小。
目前占中國光伏出口70%市場份額的歐盟對中國企業的反傾銷調查已經啟動,反補貼也在醞釀之中,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歐盟的“雙反”將是對中國光伏企業的致命打擊。雖然國內光伏企業紛紛表示不會退出歐美市場,但他們也意識到開發國內市場的迫切性。
“開發國內市場是一個重要途徑,國內光伏企業應該開始培育中國國內市場。”趙玉敏說。光伏產業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生產成本也高,在消費水平高的發達國家仍需政府補貼,而中國在這方面投入還比較少。趙玉敏認為,中國政府在這方面更應該做一些工作,為企業開發國內市場提供更便利、更優惠的支持。對于中國光伏企業即將面臨的“雙反”主戰場歐洲,在目前經濟形勢下,中國是其重要的貿易伙伴,也是解決歐洲經濟不景氣的一個積極力量,中國光伏產業受挫,也會影響到雙方經貿關系的正常發展,對雙方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