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將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上調至21GW以上,業內普遍認為有助于進一步拉動內需市場,這無疑給光伏產業帶來振奮的消息,但同時也加大了環保人士對于光伏污染的擔憂……
大西北——那一片正在荒漠化的家園
我國的大西北地區的日照條件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優秀的,年平均日照時間為3100-3600小時,年總輻射量可達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這些都成為建設大規模光伏電站得天獨厚的條件。2007年,青海省率先開始了規模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征程。到2011年,西北地區更是成為了全國最為重要的光伏終端市場。
探求經濟發展之路,首先要面對生態環境的恢復和保護問題。幾十年來,受地球暖化趨勢和過去不盡合理的發展方式影響,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已經遭到極大破壞,主要表現為:部分地區草場嚴重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積擴大、生物多樣性銳減、水土流失嚴重、水資源短缺、自然災害頻繁等。其中青海省最為嚴重,已成為全國荒漠化最嚴重的省份之一。
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的基礎,但是在光伏電站項目上,環境污染卻被人們所忽視,這意味著,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工業產值與環境污染指數相生相伴,同步上升的定律將在西北復制。
是什么原因使原本清潔的能源產生污染?
利用太陽能發電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之無愧的無環境污染、無噪音污染的清潔能源,人類開發及利用光伏能源的初衷即是要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能源。近年來,我國的大型光伏地面電站建設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發展趨勢,超出了人們的預測,但大家只看到它帶給我們的驚喜,卻忽略了太陽電站建設對全球生態環境的影響。
混凝土技術原本作為世界用量最大的建筑資料因其技術成熟可靠、設計簡單、負載強度可靠等特點,成為目前國內光伏發電站項目中主要的支架基礎型式之一,但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混凝土基礎不顧場區地形、生態條件而盲目的濫用,對現時和未來環境均會造成污染。
光伏發電站混凝土基礎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污染的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破壞植被并造成水土流失。對于需大挖大填的混凝土構筑物基礎形式,例如獨立基礎或是條形基礎,土方開挖填筑勢必造成嚴重的植被破壞及水土流失,對于生態脆弱地區,其后果將是致命的。
其二,施工揚塵、廢泥漿和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土方施工過程中引起的揚塵是大氣環境的主要污染源,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泥漿和廢水往往隨意堆放,干燥后形成粉塵,也會造成大氣環境的污染。
其三,混凝土基礎對環境的未來影響是基于當光伏發電站服務期滿后,上部結構及設備報廢、 倒塌、拆除或因其它原因需要移位,此時遺留在地表及地面下的混凝土基礎將難以處理,在地表形成大面積的混凝土樁林,如何重新利用或清除,目前尚無有效的辦法。盡管這些混凝土垃圾被認為對人無毒無害,但大量的混凝土固體廢物的堆積、存在阻礙了對土地資源的再利用,即對土壤環境構成影響和污染,后人將面對澆筑或埋于地下的無數混凝土基礎而一籌莫展或者不得不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移除。功能喪失之后形成的混凝土固體廢物的環境污染實質上是對我國現有土地資源的浪費和侵占,降低和限制了土地資源的再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這些都與可持續發展新能源的美好愿望相悖,因此探討光伏電站支架基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求得協調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合理、科學的應用混凝土基礎,應當引起各方的重視和關注。研究和討論混凝土基礎對環境污染的著眼點是基于對社會負責的態度,是關系到我國光伏電站綜合發展水平的問題,更是關乎光伏電站生存和發展空間的重要問題。
我們如何才能夠實現綠色光伏的可持續發展
在目前階段,我們要做到實現綠色光伏的可持續性發展,需在兩方面同步實施:
一、既然混凝土基礎在光伏發電站中的廣泛使用對環境的現時和未來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那么必須盡力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減少或避免使用。有關部門應在加強混凝土基礎對環境現時污染管理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混凝土基礎對環境未來污染的管理力度,并制定出相應的具有強制性的設計、施工和技術管理規定等。作為光伏電站的設計者,也應在充分考慮上部結構設計的前提下,根據地域和巖土等條件,正確而合理的加以選擇基礎型式;應少用或盡量不用混凝土基礎,以其它更好的基礎形式代替,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二、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實現能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螺旋樁作為成熟的建站技術,在整個實施工過程中,無需地表場平、無需挖土方,有效的保護了施工環境,應加大力度推廣應用。在國外的地面光伏發電站建設項目中,已經基本淘汰混凝土的基礎型式,例如在歐洲及北美的地面光伏發電站中95%以上均采用鋼制旋擰或靜壓成樁等對環境友好的樁基技術。在中國,自2010年“山東東營光伏7Mwp太陽能光伏電站”率先采用“諾斯曼能源”提供的“【立固】螺旋樁”建站技術以來,該技術吸引了業界的眾多注意,并日益廣泛的應用到國內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上面。【立固】螺旋地樁技術更是憑借每日10Mwp的施工能力更是大大的縮短了施工周期。在達到使用周期之后螺旋樁系統可以輕易拆除,原先不破壞的地表植被馬上可以輕易恢復到電站建設前的地貌,因此,螺旋樁系統成為了太陽能電站建設領域綠色環保的趨勢。
節能減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 因此,在光伏電站建設項目大發展之際,我們更加應該重視環境保護的問題,使用螺旋樁技術,取代傳統高耗能高污染的混凝土施工,實現綠色無污染的新能源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