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國,一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中國也在努力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使用。兩國的努力都值得贊賞,但美國一些媒體近來報道認為,中國低廉的太陽能產品將帶來“威脅”,阻礙美國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步伐。
據美國能源研究機構“清潔技術集團”最近公布的數字,去年前3個季度,美國可再生能源投資額已達66億美元,超過了2007年全年的投資額,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其中,俄勒岡州是美國開發太陽能最積極的地區,該州已立志成為再生能源開發全球潮流的引導者。同時,該州還把太陽能開發作為實現經濟復興和保障就業的機會,投入了大量納稅人的錢。因此,如果國際市場太陽能產品價格大幅下跌,俄勒岡州的努力將得不償失。
《俄勒岡人報》22日刊文指出,雖然太陽能是目前最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造價是其他能源的5倍以上,但中國勞動力廉價,生產成本低,將會以類似沃爾瑪超市的低價向世界出售太陽能,讓世界市場充斥著低價的太陽能電池板。報道以一家中國南通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廠為例,稱該廠每隔5小時便能生產一個鍍硅的太陽能電池板,并計劃在數月內生產出足夠為25萬個家庭的屋頂安裝太陽能設備的電池板,價格則低到“每1瓦特的太陽能僅售1美元”,這一價格已低于目前世界上最便宜的煤電的價格。
近幾年來,中國對太陽能產業的開發與應用迅速發展。號稱中國“金色能源庫”的江蘇省已有6家太陽能企業進入全球15大太陽能企業之列,該數字超過了太陽能生產大戶德國和日本。據美國太陽能研究機構iSuppli估計,今年全球太陽能企業計劃生產111億瓦特,而中國去年生產的太陽能就占全球產量的1/4以上,相當于整個歐洲的產量。產能大、價格低,使中國在太陽能領域的競爭中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威脅到俄勒岡州雄心勃勃的計劃。
對此,俄勒岡州能源部資深能源分析師戴蒙德說,亞洲太陽能生產能力出現了過剩現象,將使“一些(美國)太陽能企業倒閉”。幫助俄勒岡州發展太陽能的德國企業“太陽能世界”的CEO克萊本伯格指出,“如果我們不承認中國是我們的競爭對手的話,那將是非常愚蠢的。你必須要做得更好,否則你就無法生存”。
《俄勒岡人報》也認為,在過去的10年里,中國的崛起令全球敬畏,但也引起了競爭者的擔心。“長期以來,充滿異國情調的中國離俄勒岡是那么遙遠,但當俄勒岡處于危機和機遇的交叉口時,中國與俄勒岡的距離又是那么近,以至于俄勒岡的經濟都要被中國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