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淘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陸劍洲
世紀新能源網消息:近期,政府接連不斷的出臺一系列光伏配套政策和細則,但惟獨長遠規劃中的度電補貼方案遲遲不能出臺,另光伏業內人士望眼欲穿。
從長遠來看,度電補貼是必然趨勢,因為我國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特點是以中型規模為主,30KW以下的小型電站較少。造成這個因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別墅用戶群體相對較小;民用電價格偏低;工廠用電價格最高等。根據國外經驗,小型光伏電站采取初裝補貼方式是較為可行的,而中大型光伏電站其自身管理和監督較為復雜,無法有效監督其安裝效果,因此必然帶來“騙補”的現象。從之前實施的光伏電站來看,鉆空子的光伏電站數量不在少數。
度電補貼在之前的政府消息中判斷,極有可能采取自發自用加上額外度電補貼方式,也就是存在三項收入:A、用戶自用結算電價;B、余電送入電網后的脫硫電價結算;C、光伏所發總電量的財政補貼(據消息說是0.4-0.6元/度電)。這三種結算方式帶來了以下幾個新問題:
1、如果是更換用戶電表為單電表正反轉凈計量,則無法有效統計光伏所發總電量(因為在用戶側光伏發電量和負載用電量直接抵消了一部分,反映在電表上的數值是抵銷后的電量),最終只能在用戶側光伏并網點增加表計計量措施;這樣會導致用戶實際用電情況在電力公司處難于統計,而且面臨管理上的混亂。
分布式發電政策一旦實施后,300KW級至6MW之間的光伏電站數量將會較為龐大,電網公司需要對這部分電源點實施有效管理和調度,而采用此種計量方式,對調度系統將會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因為電源計量和負載計量混在了一起,對于負荷曲線長短期預測造成一定影響。
2、我國大多數地區企業用戶(主要是工廠)的電費計量是根據峰谷平尖分時計量的,不同時段電費結算價格也存在明顯差異,就上海市舉例:平時段的電價不到峰時段電價的70%,而且光伏發電時間主要集中于平時段,這樣財政的度電補貼依據什么電價來進行衡量就成為了問題,而且導致安裝的光伏電站規模、區域和地點受限明顯,很難帶來長期穩定的電站收益,達不到預期的市場效果,甚至很難完成確定的指標。
3、最初政府制定該政策的初衷是為了節約財政資金,按照發電總量每度電進行補貼,再由用戶自發自用結算,可以實現投資收益;但大家細想一下,節約的資金難道真的是節約了么?其實電網公司承擔了其中的電價差,也就是減少了電網公司的收益。電網公司出錢,和財政資金補貼,對于老百姓來說有什么差異么?
目前意向中的補貼方式卻增加了管理的難度,無法保障收益的穩定和可持續,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也就無法有效保證。只能說此政策只可能讓行業出現一次海市蜃樓,而不是真實的一道風景!
筆者認為:度電補貼應該采取雙電表計量,也就是德國采用的橋接方式,然后電價應該是上網統一電價,而不是差額補貼方式。如果希望行業的有效競爭和控制投入成本,那么完全可以建立一個光伏電力交易市場,政府每月定額收購一定額度的光伏電力,低價收購為原則。其他多出的光伏電力可以由部分企業參與競購,價格隨行就市,以充分競爭來提高行業應用創新和效率。
題外話:
1、國網最近的積極性出乎意料,也許是因為光伏可以成就特高壓的干線建設,希望這不會是真的!
2、有很多批判光伏的人不斷涌現,有人提到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問題,我真的不太好回答這個定律,但是我要說的是:你依照現有的一套套理論來說明問題是不太可行的,因為到今天位置,西醫的很多問題還要靠中醫來解決。光伏哪怕作為戰略能源儲備這一個觀點,就有建設的必要,更不要說它的未來前景。
3、光伏業內和業外的朋友們,很多對于光伏缺乏直觀的認識,綠色電力網即將上線的“光伏小精靈”將解決你們的各種疑惑,讓你更加直觀的了解光伏!
世紀新能源網消息:近期,政府接連不斷的出臺一系列光伏配套政策和細則,但惟獨長遠規劃中的度電補貼方案遲遲不能出臺,另光伏業內人士望眼欲穿。
從長遠來看,度電補貼是必然趨勢,因為我國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特點是以中型規模為主,30KW以下的小型電站較少。造成這個因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別墅用戶群體相對較小;民用電價格偏低;工廠用電價格最高等。根據國外經驗,小型光伏電站采取初裝補貼方式是較為可行的,而中大型光伏電站其自身管理和監督較為復雜,無法有效監督其安裝效果,因此必然帶來“騙補”的現象。從之前實施的光伏電站來看,鉆空子的光伏電站數量不在少數。
度電補貼在之前的政府消息中判斷,極有可能采取自發自用加上額外度電補貼方式,也就是存在三項收入:A、用戶自用結算電價;B、余電送入電網后的脫硫電價結算;C、光伏所發總電量的財政補貼(據消息說是0.4-0.6元/度電)。這三種結算方式帶來了以下幾個新問題:
1、如果是更換用戶電表為單電表正反轉凈計量,則無法有效統計光伏所發總電量(因為在用戶側光伏發電量和負載用電量直接抵消了一部分,反映在電表上的數值是抵銷后的電量),最終只能在用戶側光伏并網點增加表計計量措施;這樣會導致用戶實際用電情況在電力公司處難于統計,而且面臨管理上的混亂。
分布式發電政策一旦實施后,300KW級至6MW之間的光伏電站數量將會較為龐大,電網公司需要對這部分電源點實施有效管理和調度,而采用此種計量方式,對調度系統將會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因為電源計量和負載計量混在了一起,對于負荷曲線長短期預測造成一定影響。
2、我國大多數地區企業用戶(主要是工廠)的電費計量是根據峰谷平尖分時計量的,不同時段電費結算價格也存在明顯差異,就上海市舉例:平時段的電價不到峰時段電價的70%,而且光伏發電時間主要集中于平時段,這樣財政的度電補貼依據什么電價來進行衡量就成為了問題,而且導致安裝的光伏電站規模、區域和地點受限明顯,很難帶來長期穩定的電站收益,達不到預期的市場效果,甚至很難完成確定的指標。
3、最初政府制定該政策的初衷是為了節約財政資金,按照發電總量每度電進行補貼,再由用戶自發自用結算,可以實現投資收益;但大家細想一下,節約的資金難道真的是節約了么?其實電網公司承擔了其中的電價差,也就是減少了電網公司的收益。電網公司出錢,和財政資金補貼,對于老百姓來說有什么差異么?
目前意向中的補貼方式卻增加了管理的難度,無法保障收益的穩定和可持續,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也就無法有效保證。只能說此政策只可能讓行業出現一次海市蜃樓,而不是真實的一道風景!
筆者認為:度電補貼應該采取雙電表計量,也就是德國采用的橋接方式,然后電價應該是上網統一電價,而不是差額補貼方式。如果希望行業的有效競爭和控制投入成本,那么完全可以建立一個光伏電力交易市場,政府每月定額收購一定額度的光伏電力,低價收購為原則。其他多出的光伏電力可以由部分企業參與競購,價格隨行就市,以充分競爭來提高行業應用創新和效率。
題外話:
1、國網最近的積極性出乎意料,也許是因為光伏可以成就特高壓的干線建設,希望這不會是真的!
2、有很多批判光伏的人不斷涌現,有人提到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問題,我真的不太好回答這個定律,但是我要說的是:你依照現有的一套套理論來說明問題是不太可行的,因為到今天位置,西醫的很多問題還要靠中醫來解決。光伏哪怕作為戰略能源儲備這一個觀點,就有建設的必要,更不要說它的未來前景。
3、光伏業內和業外的朋友們,很多對于光伏缺乏直觀的認識,綠色電力網即將上線的“光伏小精靈”將解決你們的各種疑惑,讓你更加直觀的了解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