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產業快速崛起時,太陽能電池一度被視為最重要的產業指標,主要是缺貨問題嚴重,模塊廠積極前往電池廠區求貨,更有人看好價格會再飆漲,以惜售因應,但現今大環境快速轉變,過往求貨的現象不再,換來的卻是價格快速跌破底限,太陽能電池廠對這幾年景氣感受最強烈的一環。
2004年太陽光電快速崛起,多數人仍無法了解太陽光電產業的全貌,不過仍對新太陽能電池印象深刻,因為下游模塊廠為確保可以取得電池,幾乎是捧著現金到電池廠區排隊守候拿料。
而從2005年開始,看好太陽能電池嚴重供不應求,全球有一批批的業者投入太陽電池的制造,主要來自于它的設備及技術轉移環境良好,一批批透過技轉進入的電池業者,信誓旦旦要在短短幾年內太陽光電創造傲人成績,更有甚者也積極跨足垂直整合及購并策略,例如大陸尚德取得日本模塊大廠MSK。
當然,在前一波景氣時節,許多電池廠也曾被質疑是「掛羊頭賣狗肉」,搭熱潮而來,其實只是為了撈一筆,是否真有長期經營的實力或經營理念也頗受質疑,但這波的不景氣,卻有機會加速這類性質業者的退出,讓整個市場的運作恢復正常。
但在前一波競爭者的快速投入,產能急速擴張下,太陽能電池競爭激烈,從以往高點每瓦突破4美元以上,到至今跌破2美元以下,以往是忙著融資架線買料生產,現在卻是勒緊褲帶,停工、裁員傳聞不斷,有些體質差的廠更是從2008年底開始一路呈現幾近歇業的狀態。
太陽能業者在短短的幾季內從天堂被打到地獄,對景氣波動的體驗想必十分強烈,但仍在景氣低迷階段,最該思考的應該是如何創造本身的差異性,而只要有料、產能買家就會送錢上門的時代恐將不復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