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在揮汗生產太陽能多晶硅原料和太陽能電池板,耗費著水、電等能源,冒著高危副產物污染環境的風險同時,歐洲消費者正在藍天、白云、與和暖的陽光下享受著太陽能發電潔凈能源的好處,‘墻里開花墻外香’,這就是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在記者前往四川樂山進行光伏產業調查采訪時,從企業、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不約而同地傳出這樣的聲音。
合肥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光伏陣列
“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賴進口,九成以上的產品全部出口――一個典型的‘兩頭在外’的產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前中國太陽能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曾這樣評價中國光伏產業的不正常狀態。如今,隨著多晶硅產能的不斷擴張,我國基本解決了光伏產業“兩頭在外”的原料供應一頭。然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企業和政府部門負責人表示,要解決終端市場在外的現狀,則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政策的扶持。
據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峨嵋半導體材料廠副廠長丁國江介紹,價格是阻礙光伏產業在中國大規模推廣的主要因素,如今,迫于傳統能源成本上升的壓力,歐洲許多國家相繼出臺政策,以政府補貼的方式,鼓勵太陽能發電。而國內太陽能光伏的應用只集中在農村電氣化和離網型太陽能光伏產品,并未進入主流供電網。據悉,德國、日本、美國、丹麥等國家的光伏產業,對政府的高額補貼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德國政府補貼企業70%光伏發電成本,允許太陽能光電入網;新加坡對進入國內的光伏企業免10年稅收,企業研發資金的50%由政府提供。在各國政府支持下,目前全球光伏產業的擴張速度令人吃驚。
四川永祥多晶硅公司總經理馮德志說,隨著中國《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實施,太陽能電力對發展循環經濟的巨大貢獻已被認可,然而相關配套政策,尤其是上網電價該如何補貼的實施細則還沒有出臺,這成為打通我國光伏產業終端環節的主要瓶頸。“任何牽涉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新能源行業啟動,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風能發電上網電價補貼細則出臺后,風能發電產業立刻迎來了繁榮發展的春天,可是因為風能資源有限,繼續開發可再生能源必然要走向太陽能。”樂山市經委產業政策科官員說。
一位熟悉能源產業的人士指出,國家對太陽能發電的慎重可以理解,太陽能發電成本大約是生物質發電(沼氣發電)的7至12倍,風能發電的6至10倍,更是傳統煤電方式的11至18倍,如此昂貴的價格讓有關部門對扶持光伏產業望而卻步。
“如今多晶硅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反而為我國發展光伏產業提供了巨大機遇。”馮德志說,光伏發電成本中70%來自于多晶硅原材料,如今,多晶硅價格跌去了2/3,光伏產業發電成本大幅縮減,有利于促進產業應用需求的增長。去年,太陽能發電成本還高達每度4元,現在已經降到2元左右了,以后還會繼續降低,如果能降低到1元多時,國家政策補貼的成本也能降下來。而隨著不可再生資源的越發枯竭,10至20年以后,光伏產業逐漸走向健康蓬勃發展以后,國家的政策補貼也能夠逐漸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