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力諾科技園內的大型光伏發電站———“力諾之翼”,這也是力諾科技園的標志性建筑物。
對于中國光伏產業從業者來說,最近兩年,“雙反”是他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也是最不愿聽到的一個詞。
繼歐盟和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提出“雙反”之后,去年11月23日,印度反傾銷局宣布決定對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北、馬來西亞和美國的太陽能電池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繼歐美“雙反”之后,印度也緊跟加入了對華光伏產品的反傾銷陣營。
在當前國內光伏企業亟須打開國內市場時,政府相關部門連出優惠政策拉動光伏產業,相繼打出“組合拳”扶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如何更快地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大批上馬,打破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瓶頸,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專家認為,盡管相關部門對補貼額度尚存爭論,但如果企業能夠盡早領到補貼,對于跌入低谷的國內光伏產業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國內光伏產業的冬天即將遠去,離春天越來越近了。
小小屋頂承載光伏未來
“依靠我家樓頂的‘發電站’,全家平時用電足夠了。”近日,青島夾嶺溝小區居民徐鵬飛家的“發電站”成為眾多市民津津樂道的談資。這處投資3萬元、建在樓頂的光伏電站,不僅解決了徐鵬飛自家的用電問題,還把生產的多余電量成功并入山東電網,成為全國首個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源并網案例。
業內人士介紹,光伏分布式發電是一種新型的、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發電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倡導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原則,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同等規模光伏電站的發電量,還有效解決了電力在升壓及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問題。
分布式光伏發電區別于集中式光伏發電的建設方法,一般建在用戶側,所生產電力主要自用,具有容量小、電壓等級低、接近負荷、對電網影響小等特點,可廣泛應用在工業廠房、公共建筑及居民屋頂上。分布式光伏發電充分利用太陽能廣泛存在的特點,且避免了集中建設的場地限制,建設靈活。
據有關資料介紹,德國光伏發電基本采用屋頂式光伏發電,通過用戶自建自發自用,富余電量可直接出售,供電不足則由大電網補給;日本通過“住宅光伏系統推廣計劃”不僅促進了新能源利用,而且培育了本國光伏產業的競爭力,使之具備了和日本國內其他能源發電競爭的能力;美國通過“千萬太陽能屋頂提案”,每年設有專項補貼資金,計劃在2020年前安裝1000萬個太陽能系統。未來各國將非常重視屋頂光伏行業的發展。
“史上最強”產業扶持曾遭質疑
正是看到了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廣闊前景,加之全球光伏產業陷入低迷,2009年,財政部、科技部及國家能源局三部委啟動“金太陽示范工程”,為分布式光伏項目發展提供約100億元左右補貼。當時這一舉措被稱為“中國光伏產業有史以來最強的政策支持”,一經提出在業界反響強烈,引發申報熱潮。
不過很快,受德國光伏政策補貼法案刺激等國際利好因素影響,光伏出口市場重新火爆,剛剛被提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開始降溫。“金太陽”屋頂工程雖然推出四期,但是工程對象仍局限于政府機關,期待中的大規模市場則一直沒有出現。
另一方面,由于金太陽示范工程的產業配套規范不夠健全,施工監管配套和后期工程驗收標準和機制欠缺,使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扶持政策飽受業界和社會詬病。同時由于并網電價不明確等一系列原因,以至于相當一部分光伏企業認為,“它的示范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且競標激烈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做假標,甚至競標成功后,使用劣質產品,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套取補貼。分布式光伏發電重新陷入了發展尷尬。
最近兩年,歐盟、美國、印度等國先后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展開了一系列“雙反”措施,讓長期以來嚴重依賴海外市場的中國光伏產業瀕于崩潰。為了讓這一戰略性新技術產業走出低谷,國家和行業不約而同地把目光對準了尚未開發的國內市場,分布式光伏項目在國內成了“香餑餑”,一系列政策利好相繼出臺。
2012年3月28日至30日,由中國電科院為主要起草單位編寫的3項國家標準《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和《光伏發電站無功補償技術規范》已經報批。據山東電力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這三項國家標準批報意味著光伏并網在接入電力系統、配電網、無功補償技術上有了專業標準,能保障光伏發電并網后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可靠供電,促進光伏有序發展。
2012年10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提出:“十二五”時期,中國堅持集中開發與分布式利用相結合,推進太陽能多元化利用。11月1日,國家電網公司公布《做好分布光伏發電并網服務的工作意見》,再次為分布式光伏發電解圍,分布式光伏并網新政正式實施。按照這一新政,電網企業在并網申請、接入系統方案制定、合同和協議簽署、并網驗收和并網調試全過程,不收取任何費用。電網企業同時負責分布式光伏項目接入系統的工程費及電網改造費用,并免收系統備用容量費。用戶不超過6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可直接向當地電網公司申請,4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建設實現并網運行。
并網發電是光伏唯一盈利之路
伴隨國家政策不斷完善和強力助推,及行業標準的制定,光伏產業國內市場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據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國家不斷打出“組合拳”助推,光伏產業迎來寒冬末日中的縷縷春風,但光伏應用市場要真正突破預計在2014年。就當前形勢看,光伏產業破冰跡象已經顯現,而分布式項目有望成為光伏產業“破冰之劍”。
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相關負責人指出,在有資金支持、資金鏈允許的情況下,將資金投入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不僅可以消耗光伏產能,而且這是光伏產業唯一一條盈利的路子。去年光伏電站市場開始崛起,2012年力諾電力裝機容量達260兆瓦,預計帶來近30億元新增投資。
力諾電力將在未來三年內完善“萬間屋頂陽光計劃”,利用高校、廠房、荒山等可利用空間組裝太陽能電池,大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預計2015年力諾電力總裝機容量可達3.1吉瓦,年生產電量16億千瓦時。
除力諾電力外,國內眾多經歷此次行業嚴冬的光伏企業也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著力點“取暖”,分布式光伏項目成了眾多光伏企業眼中的“救命稻草”。年初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提出,今年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000萬千瓦,比2012年要增加300萬千瓦,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分布式光伏項目。
盡早發補貼才能“救急”
不過,由于當前國內光伏產業正處于史上最難時期,國家決心出手拯救光伏產業的大背景下,如何給企業發放財政補貼成為業內近期最為關注的焦點。
據一位參與補貼措施制定的知情人士介紹,決策部門關于補貼的爭論集中在0.4元/千瓦時、0.46元/千瓦時和0.6元/千瓦時之間,這些資金原則上由財政部承擔,但由于各相關部門對補貼額度觀點不一,導致補貼執行措施難以如期出臺。
然而,即便按照最高的補貼標準計算,與投資其他類型的光伏發電項目相比,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不是一筆最合算的買賣。按照今年光伏發電系統成本初步估算,1千瓦時的屋頂光伏發電成本大約在9-10元,10兆瓦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相當于投入資金1000萬元。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預計,2020年中國光伏分布式發電將占光伏發電總量的54%。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現狀,王斯成認為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在于體制及政策。在實現“平價上網”前,政策扶持很重要,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向相關企業發放補貼。
對于中國光伏產業從業者來說,最近兩年,“雙反”是他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也是最不愿聽到的一個詞。
繼歐盟和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提出“雙反”之后,去年11月23日,印度反傾銷局宣布決定對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北、馬來西亞和美國的太陽能電池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繼歐美“雙反”之后,印度也緊跟加入了對華光伏產品的反傾銷陣營。
在當前國內光伏企業亟須打開國內市場時,政府相關部門連出優惠政策拉動光伏產業,相繼打出“組合拳”扶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如何更快地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大批上馬,打破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瓶頸,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專家認為,盡管相關部門對補貼額度尚存爭論,但如果企業能夠盡早領到補貼,對于跌入低谷的國內光伏產業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國內光伏產業的冬天即將遠去,離春天越來越近了。
小小屋頂承載光伏未來
“依靠我家樓頂的‘發電站’,全家平時用電足夠了。”近日,青島夾嶺溝小區居民徐鵬飛家的“發電站”成為眾多市民津津樂道的談資。這處投資3萬元、建在樓頂的光伏電站,不僅解決了徐鵬飛自家的用電問題,還把生產的多余電量成功并入山東電網,成為全國首個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源并網案例。
業內人士介紹,光伏分布式發電是一種新型的、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發電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倡導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原則,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同等規模光伏電站的發電量,還有效解決了電力在升壓及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問題。
分布式光伏發電區別于集中式光伏發電的建設方法,一般建在用戶側,所生產電力主要自用,具有容量小、電壓等級低、接近負荷、對電網影響小等特點,可廣泛應用在工業廠房、公共建筑及居民屋頂上。分布式光伏發電充分利用太陽能廣泛存在的特點,且避免了集中建設的場地限制,建設靈活。
據有關資料介紹,德國光伏發電基本采用屋頂式光伏發電,通過用戶自建自發自用,富余電量可直接出售,供電不足則由大電網補給;日本通過“住宅光伏系統推廣計劃”不僅促進了新能源利用,而且培育了本國光伏產業的競爭力,使之具備了和日本國內其他能源發電競爭的能力;美國通過“千萬太陽能屋頂提案”,每年設有專項補貼資金,計劃在2020年前安裝1000萬個太陽能系統。未來各國將非常重視屋頂光伏行業的發展。
“史上最強”產業扶持曾遭質疑
正是看到了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廣闊前景,加之全球光伏產業陷入低迷,2009年,財政部、科技部及國家能源局三部委啟動“金太陽示范工程”,為分布式光伏項目發展提供約100億元左右補貼。當時這一舉措被稱為“中國光伏產業有史以來最強的政策支持”,一經提出在業界反響強烈,引發申報熱潮。
不過很快,受德國光伏政策補貼法案刺激等國際利好因素影響,光伏出口市場重新火爆,剛剛被提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開始降溫。“金太陽”屋頂工程雖然推出四期,但是工程對象仍局限于政府機關,期待中的大規模市場則一直沒有出現。
另一方面,由于金太陽示范工程的產業配套規范不夠健全,施工監管配套和后期工程驗收標準和機制欠缺,使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扶持政策飽受業界和社會詬病。同時由于并網電價不明確等一系列原因,以至于相當一部分光伏企業認為,“它的示范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且競標激烈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做假標,甚至競標成功后,使用劣質產品,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套取補貼。分布式光伏發電重新陷入了發展尷尬。
最近兩年,歐盟、美國、印度等國先后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展開了一系列“雙反”措施,讓長期以來嚴重依賴海外市場的中國光伏產業瀕于崩潰。為了讓這一戰略性新技術產業走出低谷,國家和行業不約而同地把目光對準了尚未開發的國內市場,分布式光伏項目在國內成了“香餑餑”,一系列政策利好相繼出臺。
2012年3月28日至30日,由中國電科院為主要起草單位編寫的3項國家標準《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和《光伏發電站無功補償技術規范》已經報批。據山東電力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這三項國家標準批報意味著光伏并網在接入電力系統、配電網、無功補償技術上有了專業標準,能保障光伏發電并網后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可靠供電,促進光伏有序發展。
2012年10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提出:“十二五”時期,中國堅持集中開發與分布式利用相結合,推進太陽能多元化利用。11月1日,國家電網公司公布《做好分布光伏發電并網服務的工作意見》,再次為分布式光伏發電解圍,分布式光伏并網新政正式實施。按照這一新政,電網企業在并網申請、接入系統方案制定、合同和協議簽署、并網驗收和并網調試全過程,不收取任何費用。電網企業同時負責分布式光伏項目接入系統的工程費及電網改造費用,并免收系統備用容量費。用戶不超過6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可直接向當地電網公司申請,4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建設實現并網運行。
并網發電是光伏唯一盈利之路
伴隨國家政策不斷完善和強力助推,及行業標準的制定,光伏產業國內市場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據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國家不斷打出“組合拳”助推,光伏產業迎來寒冬末日中的縷縷春風,但光伏應用市場要真正突破預計在2014年。就當前形勢看,光伏產業破冰跡象已經顯現,而分布式項目有望成為光伏產業“破冰之劍”。
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相關負責人指出,在有資金支持、資金鏈允許的情況下,將資金投入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不僅可以消耗光伏產能,而且這是光伏產業唯一一條盈利的路子。去年光伏電站市場開始崛起,2012年力諾電力裝機容量達260兆瓦,預計帶來近30億元新增投資。
力諾電力將在未來三年內完善“萬間屋頂陽光計劃”,利用高校、廠房、荒山等可利用空間組裝太陽能電池,大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預計2015年力諾電力總裝機容量可達3.1吉瓦,年生產電量16億千瓦時。
除力諾電力外,國內眾多經歷此次行業嚴冬的光伏企業也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著力點“取暖”,分布式光伏項目成了眾多光伏企業眼中的“救命稻草”。年初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提出,今年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000萬千瓦,比2012年要增加300萬千瓦,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分布式光伏項目。
盡早發補貼才能“救急”
不過,由于當前國內光伏產業正處于史上最難時期,國家決心出手拯救光伏產業的大背景下,如何給企業發放財政補貼成為業內近期最為關注的焦點。
據一位參與補貼措施制定的知情人士介紹,決策部門關于補貼的爭論集中在0.4元/千瓦時、0.46元/千瓦時和0.6元/千瓦時之間,這些資金原則上由財政部承擔,但由于各相關部門對補貼額度觀點不一,導致補貼執行措施難以如期出臺。
然而,即便按照最高的補貼標準計算,與投資其他類型的光伏發電項目相比,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不是一筆最合算的買賣。按照今年光伏發電系統成本初步估算,1千瓦時的屋頂光伏發電成本大約在9-10元,10兆瓦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相當于投入資金1000萬元。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預計,2020年中國光伏分布式發電將占光伏發電總量的54%。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現狀,王斯成認為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在于體制及政策。在實現“平價上網”前,政策扶持很重要,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向相關企業發放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