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杭州某酒店,國金證券2009新能源研討會,召集了四方投研人士。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幾乎所有的傳統行業都處于下行周期,最好的也就是見底回升,乏善可陳。”記者與一位參會的公募基金經理交流。該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在百億以上,一般投資品種為藍籌股。而眼下的新能源的研討會也吸引了他的目光。
新能源近幾年廣受關注的大背景是傳統能源的緊張與全球氣候的惡化。在風能、太陽能、核能領域,各種機構競相追逐,夢想超額收益,國金證券徐煒稱之為“追逐低碳經濟的浪潮”。
就在會議當日,新能源板塊個股普遍活躍,風帆股份尾盤直沖而上,收盤接近漲停。3月23日(周一),薄膜太陽能電池類上市公司風帆股份再次保持強勢,收盤漲幅9.99%,同時表現搶眼的還有天威保變及南玻A,二者周一分別上升5.29%及7.74%。
薄膜電池類上市公司受追捧
太陽能電池分為晶硅片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兩大類。“之所以叫薄膜電池,是因為上下兩層都是幾毫米厚的玻璃,而中間的涂層也很薄。” 國金證券光伏行業研究員張帥告訴記者。
兩者相比薄膜太陽能電池在成本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
“多晶硅的價格較以前已經有大幅下降,企業的利潤率已經被大大壓縮。”張帥表示,“薄膜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技術,發展比多晶硅晚,但具有很大的成本優勢。一般來說,以每發一度電來衡量,使用多晶硅電池比薄膜電池的成本要高好幾倍。”
近兩年,全國各地上馬多晶硅項目的企業多如牛毛,“如今做得較好的,毛利潤能夠在20%-30%之間,大不如前。”張帥告訴記者。
與企業盈利前景相對應,涉及多晶硅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平平,川投能源等上市公司股價波瀾不興。
而具有薄膜電池項目建設的上市公司則表現搶眼,除風帆股份外,孚日股份、天威保變表現搶眼,而為薄膜電池提供超白玻璃的金晶科技、南玻A兩公司,也受到市場追捧。
First Solar作為薄膜電池標志性廠商,是美國市場上享受最高估值水平的光伏股,即便在金融危機橫行的2008年8月,股價仍對應 2008年盈利 87 倍、2009年盈利45倍的市盈率。其薄膜電池產品供不應求,訂單已排至2010年后,市值換算成人民幣超過千億元,成為投資者熱烈追逐的對象。
據了解,相比晶體硅電池,薄膜電池并不依賴多晶硅原料,因此發電成本要便宜很多。多晶硅電池的電價一度達到傳統火電的10倍,但薄膜電池的價格可以媲美傳統火電價格,因此薄膜電池被認為是晶體硅電池的替代產品,發展前景看好。包括無錫尚德、江西賽維和國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都已進入該領域,尚德更是把薄膜電池基地建在了上海,而聯想投資、IFC也有薄膜電池項目的投資。
“用薄膜電池發電的成本在1元每千瓦左右。”張帥告訴記者。而薄膜的興起要晚于多晶硅,可以預見,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這個價格仍有很大下降空間。
與多晶硅電池板,薄膜電池的不足之初在于,單位面積內多晶硅的電轉換率較高,現在在15%左右,而薄膜目前的技術僅僅只能夠做到6%。也就是說,相同面積的電池板,鋪設同樣的面積,薄膜電池的功率僅有多晶硅電池板的40%。
“這并不是問題,如果要建一個沙漠電廠,那么空間就不成為重要因素,如果建設在空間資源相對有限的城市,那么采用多晶硅更好一點。”張帥表示。
而從技術角度上來說,電轉換率可以通過技術進步實現提高,薄膜提升的空間為100%,即達到12%左右,多晶硅也有20-30%的提升空間,達到18%。兩者電轉換率之間的差距有望縮小。
業內專家認為,薄膜電池的電轉換率一旦能夠達到9%,其建設成本的優勢將會充分發揮,這個產業將十分有投資價值。
尋找中國的First Solar
據興業證券王雪峰調研,目前薄膜電池行業處于發展初期,但未來市場空間巨大,在BIPV(建筑與光伏器件一體化)等應用需求推動下將迅猛發展,2015年產值有望達到1000億歐元,成本快速下降,有望先于多晶硅電池實現平價上網。
“這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在很多環節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在10年之前,你絕不會想到目前的手機會是什么樣子。”張帥表示。
“相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講,光伏更容易看清楚。”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則認為。
在薄膜電池中,也存在三種技術路徑:非晶硅(也叫硅薄膜)、碲化鉻、銅銦硒。
而三種技術路徑各有優缺點,非晶硅存在轉換效率低、衰減嚴重的問題;碲化鉻的污染問題較為嚴重;銅銦硒存在污染、優良率較低、銦資源有限等問題。
“上述三種技術目前都有人在做,說明從目前看,這三個技術都是可行的。但發展下去誰更有優勢,那是很不確定的事情。”張帥說。
三種技術并行發展,但最終或許只有某一種技術更有成本優勢,其發展空間更大,這樣會導致使用其他技術的企業處于被動地位并最終喪失市場。在新技術領域,這是很大的風險。興業證券認為,非晶硅技術路線有望超越其他種類的薄膜電池。而有的券商則有不同看法。
工藝能否有保障是另外一個重要風險點。
張帥在研討會現場發言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