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國內首個向國家電網提交私人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申請的如海向本報記者透露,“我家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周三通過預驗收,本周五正式并網。”
2012年10月底,國家電網宣布了6兆瓦以下分布式光伏發電可免費并網政策。此后,家住北京市順義區北小營的如海,率先提交了私人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申請。
如海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在多番努力下,國網將1.7萬元的自負接入費用全免了,“國網之前稱電表等設備需收取1.7萬元的成本價,但之后遵循‘免費接入’原則,給予免除。”不過,首個私人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安裝成本并不低,按照市場價,每瓦價格在10元,如海的安裝價格在14元左右,其總安裝量在3000瓦,費用約為4.2萬元。
在與記者的多次接觸中,如海一直強調希望成為促進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一名斗士,“我在微博中連續發表了六篇關于相關政策的解讀,在我看來,分布式光伏發展最大的障礙在于:電網、審批、補貼,現在國家電網的并網障礙基本掃除,發改委的審批以及財政部的補貼雖然有政策扶持傾向,但具體方案遲遲未落定。”
據記者了解的情況,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的五大扶持光伏政策,未來的細則中涉及將發改委的審查制改成備案制,這就大大降低了審批成本。至于補貼,如海更希望度電補貼及早落地,“金太陽工程將小項目擋在門外,其實小項目更需要補貼,大型電站因成本優勢,反而更易生存,國外的做法也是補貼傾向小項目。”
一旦補貼落到實處,國內市場將迅速打開,產能過剩頑疾將不治而愈。“如果能得到0.4-0.6元/度的度電補貼,像我家這樣的小型電站回報周期一般在8年,投資回報率為9.3%,遠遠高于銀行利率。”
2012年10月底,國家電網宣布了6兆瓦以下分布式光伏發電可免費并網政策。此后,家住北京市順義區北小營的如海,率先提交了私人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申請。
如海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在多番努力下,國網將1.7萬元的自負接入費用全免了,“國網之前稱電表等設備需收取1.7萬元的成本價,但之后遵循‘免費接入’原則,給予免除。”不過,首個私人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安裝成本并不低,按照市場價,每瓦價格在10元,如海的安裝價格在14元左右,其總安裝量在3000瓦,費用約為4.2萬元。
在與記者的多次接觸中,如海一直強調希望成為促進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一名斗士,“我在微博中連續發表了六篇關于相關政策的解讀,在我看來,分布式光伏發展最大的障礙在于:電網、審批、補貼,現在國家電網的并網障礙基本掃除,發改委的審批以及財政部的補貼雖然有政策扶持傾向,但具體方案遲遲未落定。”
據記者了解的情況,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的五大扶持光伏政策,未來的細則中涉及將發改委的審查制改成備案制,這就大大降低了審批成本。至于補貼,如海更希望度電補貼及早落地,“金太陽工程將小項目擋在門外,其實小項目更需要補貼,大型電站因成本優勢,反而更易生存,國外的做法也是補貼傾向小項目。”
一旦補貼落到實處,國內市場將迅速打開,產能過剩頑疾將不治而愈。“如果能得到0.4-0.6元/度的度電補貼,像我家這樣的小型電站回報周期一般在8年,投資回報率為9.3%,遠遠高于銀行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