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副總理在看到國家電網的報告后欣然批示:國家電網公司成功投運新疆與西北750千伏聯(lián)網工程,甘肅千萬千瓦級風電一期外送工程,謹向全體工程建設者致以親切的問候!工程的建成投運,有利于促進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落地,推動西部能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更好地服務西部地區(qū)發(fā)展。希望國家電網公司繼續(xù)努力,再創(chuàng)佳績。為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作出新的貢獻。
英雄未名,卻像西部天空的星星一樣閃爍。
李克強副總理的批示,無疑是對國家電網公司支持風電發(fā)展的充分肯定,那些無名的建設者們,一如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樣,必然鑲嵌進西部歷史的天空。
張北風電檢測中心:中國標準就是世界的
王偉勝是從1998年開始接觸風電的,那時,他現(xiàn)在所在的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尚未成立,帶他進入風電行業(yè)的人,便是清華大學畢業(yè)的戴慧珠女士。
也許預感到2005年之后,中國的風電會有一次井噴的發(fā)展,時任中國電科院院長孫昕就頗有先見之明,讓三個人成立一個新能源研究所,整整一年時間,一直是三個人在那里默默地堅持著,他們就是戴慧珠、王偉勝和一個學生,三個人一個所。
他們做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東北吉林風電接入電網問題的研究。做到最后,這個項目的項目經理竟然投桃報李,辭去自己心愛的工作,來到電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做了一名研究風電的普通工程師。他就是被王偉勝當做左膀右臂的東北人劉純。他一邊參與科研,一邊則站在張北那片大風口上,具體抓風電檢測中心的工程建設。
王偉勝說,那時與他們對口的是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科技處葛俊處長、姚建國副處長和專責劉前衛(wèi),沒有被少罵,可是在一次次碰撞之中,他們完成了一個個真正意義的涅槃。
王偉勝坦陳,自己并不懂工程施工,看到這些東西就一籌莫展,幸虧有劉純,可以讓自己放心地待在北京城里安心地搞科研了。
你不懂工程?我問王偉勝。
實話實說,咱只會搞科研,一出大學的門就進電科院的門,一天工程也沒有搞過,可劉純就不一樣了,在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的時候,他在建設部工作過,在發(fā)展部也干過,管過很多大型工程,所以有了他,我就有一位得力的助手。他的許多故事,至今講起來還讓人潸然淚下。王偉勝動了感情。
那就講幾個讓人感動的故事吧。
王偉勝說,劉純上到張北那個初夏,北京長安街兩旁已經是綠意盎然,太陽暖暖的,可是在張北縣的5月,卻是狂雪飛舞。每天打地基時,劉純都要站在工地上,連旁邊的車子都不敢鉆進去,王偉勝勸他進去暖和一下,他都說,不行,我不看著打樁放心不下啊。
我想起葛俊曾說過,當初劉純他們在一所小學里生活工作的場面,讓人見了都要心酸流淚,都是一群知識分子啊,裹著一件軍大衣,像羊倌一樣,看起來好讓人可憐啊。
呵呵,王偉勝笑了,說葛俊處長見到他們的時候條件已經改善了許多。開始沒有指揮部,甚至沒有房屋可供避風擋雪遮雨。每天早晨從張北出發(fā)后,到了目的地,跳下車子,就站在曠野里,任由風吹雪打。中午驅車回縣城吃頓午飯,下午兩點又趕過來。晚飯前再回去,一天三度上來,直至很晚才收工回去。劉純那年在北京買了房子,可是他卻沒有時間裝修,買材料、設計和監(jiān)工,都交給夫人了。而他在工地經歷過多少招標和采購,每包水泥值多少,每塊地板磚值多少,他都一絲不茍地計算。到了9月底,劉純在張北已經待了200多天了,人被壩上的陽光吹曬成了一個牧人。有一天,他從張北回來開會,到了中國電科院,許多同事見了他后,都認不出來了。那天恰好他愛人出差了,將家里的鑰匙放在了新能源所,給他留了一張紙條說,家裝修好了,是什么樣,你還不知道呢,進去看看吧。
那天劉純拿著鑰匙回家一看,沒有一塊地板、一個水龍頭是他買的啊,頓時淚流滿面,覺得抱愧于妻子。畢竟張北離北京才兩個多小時啊,200多天,他就抽不出時間回來一趟。
我9月底到過風電檢測中心,那里建筑造型奇特,采光甚佳,戶外溫度僅有10攝氏度,四五級大風,可是徜徉其中,四周的玻璃墻將陽光透射進來,其暖融融。
這都是劉純組織施工的啊,王偉勝笑著說,這個建筑方案葛俊和姚建國幾次推翻,最后選定了河北建筑設計院的方案。
整個投資是多少?我問。
加上風場的建設和埋在每個風機下邊的測量線路及設備,將近11個億啊。王勝偉答道。
如此規(guī)模,世界上有幾家?我問道。
獨此一家,中國一枝獨秀。王偉勝感嘆說,他到過風電大國丹麥、西班牙和德國,沒有一個國家能砸下偌大投資,建設這樣大型的風電檢測中心。
那么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這個風電檢測中心技術含量怎樣?
可以說是世界領先!王偉勝說,有幾個項目在技術上有重大突破,申請專利了。
是不是七個大項目11個子項目,最大亮點是什么?
一個是容量大,可以測量6兆瓦的風機,尤其是在背靠背交流器濾波器的設計上,可以說匠心獨運,在原來低頻的基礎上,利用電壓串聯(lián)的原理,加了一個高頻,提高了設備輸出的精度,但是這種設備的制造投入特別大,兩套設備就投入了3000多萬。測一個項目才五六十萬,將這兩套設備用報廢了,也收不回成本啊。
王偉勝說,第一個進場安裝的風機是德國恩德的,是聯(lián)合國貸款的項目。
自恩德之后,在張北風電檢測中心,已經有31個風電制造廠家進來立塔,進行風機的全方面測試,可是也有人說中國電科院風電檢測中心收費過高。
提出這個問題,王偉勝搖了搖頭說,一點不高,你知道國外的全套檢測完要收費多少?
我搖頭不知。
400多萬。
我們呢?我問道。
150萬左右。
與國外相比,不貴啊。
是啊,一次進場,一個型號的風機要測半年多,數(shù)據不對就得改動,等所有的參數(shù)改完后,測合格了,風機的設計實驗和制造過程就定型了,多合算??!
王偉勝說,如果早一點建設這個基地,中國風機制造就會少走許多彎路,包括低電壓、高電壓穿越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張北風電檢測中心建成后,歐洲風電大國丹麥、荷蘭、德國都將他們的風機拿到這里來檢測。
印度蘇司蘭風機制造商的老總來張北風電檢測中心參觀后,羨慕不已,說中國電網人,太讓人妒忌了,你們設計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檢測設備和手段,印度無法企及。
英國一所著名大學的教授大衛(wèi)·英菲爾德,是歐洲著名的風電研究資深專家,他來張北風電檢測中心參觀過后,喟然長嘆:“我到過德國的風機檢測中心瑞青(RIS)和美國的風電研究中心(NREL),可以確定地說,這個風電基地是我看過的最先進、最復雜、最精致的風電檢測中心。”
2012年9月,張北壩上秋風四起,秋草黃,風飛揚,遼闊的草場一片金波浪,世界風電協(xié)會秘書長來到風電檢測中心參觀,他在留言簿上寫下這樣一段話:這里的實驗設備及其人員的檢測能力,給我印象特別深刻,中國風電的發(fā)展前景非常光明。
毋庸說,中國風電的檢測標準,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世界的標準。(未完待續(xù))
英雄未名,卻像西部天空的星星一樣閃爍。
李克強副總理的批示,無疑是對國家電網公司支持風電發(fā)展的充分肯定,那些無名的建設者們,一如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樣,必然鑲嵌進西部歷史的天空。
張北風電檢測中心:中國標準就是世界的
王偉勝是從1998年開始接觸風電的,那時,他現(xiàn)在所在的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尚未成立,帶他進入風電行業(yè)的人,便是清華大學畢業(yè)的戴慧珠女士。
也許預感到2005年之后,中國的風電會有一次井噴的發(fā)展,時任中國電科院院長孫昕就頗有先見之明,讓三個人成立一個新能源研究所,整整一年時間,一直是三個人在那里默默地堅持著,他們就是戴慧珠、王偉勝和一個學生,三個人一個所。
他們做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東北吉林風電接入電網問題的研究。做到最后,這個項目的項目經理竟然投桃報李,辭去自己心愛的工作,來到電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做了一名研究風電的普通工程師。他就是被王偉勝當做左膀右臂的東北人劉純。他一邊參與科研,一邊則站在張北那片大風口上,具體抓風電檢測中心的工程建設。
王偉勝說,那時與他們對口的是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科技處葛俊處長、姚建國副處長和專責劉前衛(wèi),沒有被少罵,可是在一次次碰撞之中,他們完成了一個個真正意義的涅槃。
王偉勝坦陳,自己并不懂工程施工,看到這些東西就一籌莫展,幸虧有劉純,可以讓自己放心地待在北京城里安心地搞科研了。
你不懂工程?我問王偉勝。
實話實說,咱只會搞科研,一出大學的門就進電科院的門,一天工程也沒有搞過,可劉純就不一樣了,在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的時候,他在建設部工作過,在發(fā)展部也干過,管過很多大型工程,所以有了他,我就有一位得力的助手。他的許多故事,至今講起來還讓人潸然淚下。王偉勝動了感情。
那就講幾個讓人感動的故事吧。
王偉勝說,劉純上到張北那個初夏,北京長安街兩旁已經是綠意盎然,太陽暖暖的,可是在張北縣的5月,卻是狂雪飛舞。每天打地基時,劉純都要站在工地上,連旁邊的車子都不敢鉆進去,王偉勝勸他進去暖和一下,他都說,不行,我不看著打樁放心不下啊。
我想起葛俊曾說過,當初劉純他們在一所小學里生活工作的場面,讓人見了都要心酸流淚,都是一群知識分子啊,裹著一件軍大衣,像羊倌一樣,看起來好讓人可憐啊。
呵呵,王偉勝笑了,說葛俊處長見到他們的時候條件已經改善了許多。開始沒有指揮部,甚至沒有房屋可供避風擋雪遮雨。每天早晨從張北出發(fā)后,到了目的地,跳下車子,就站在曠野里,任由風吹雪打。中午驅車回縣城吃頓午飯,下午兩點又趕過來。晚飯前再回去,一天三度上來,直至很晚才收工回去。劉純那年在北京買了房子,可是他卻沒有時間裝修,買材料、設計和監(jiān)工,都交給夫人了。而他在工地經歷過多少招標和采購,每包水泥值多少,每塊地板磚值多少,他都一絲不茍地計算。到了9月底,劉純在張北已經待了200多天了,人被壩上的陽光吹曬成了一個牧人。有一天,他從張北回來開會,到了中國電科院,許多同事見了他后,都認不出來了。那天恰好他愛人出差了,將家里的鑰匙放在了新能源所,給他留了一張紙條說,家裝修好了,是什么樣,你還不知道呢,進去看看吧。
那天劉純拿著鑰匙回家一看,沒有一塊地板、一個水龍頭是他買的啊,頓時淚流滿面,覺得抱愧于妻子。畢竟張北離北京才兩個多小時啊,200多天,他就抽不出時間回來一趟。
我9月底到過風電檢測中心,那里建筑造型奇特,采光甚佳,戶外溫度僅有10攝氏度,四五級大風,可是徜徉其中,四周的玻璃墻將陽光透射進來,其暖融融。
這都是劉純組織施工的啊,王偉勝笑著說,這個建筑方案葛俊和姚建國幾次推翻,最后選定了河北建筑設計院的方案。
整個投資是多少?我問。
加上風場的建設和埋在每個風機下邊的測量線路及設備,將近11個億啊。王勝偉答道。
如此規(guī)模,世界上有幾家?我問道。
獨此一家,中國一枝獨秀。王偉勝感嘆說,他到過風電大國丹麥、西班牙和德國,沒有一個國家能砸下偌大投資,建設這樣大型的風電檢測中心。
那么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這個風電檢測中心技術含量怎樣?
可以說是世界領先!王偉勝說,有幾個項目在技術上有重大突破,申請專利了。
是不是七個大項目11個子項目,最大亮點是什么?
一個是容量大,可以測量6兆瓦的風機,尤其是在背靠背交流器濾波器的設計上,可以說匠心獨運,在原來低頻的基礎上,利用電壓串聯(lián)的原理,加了一個高頻,提高了設備輸出的精度,但是這種設備的制造投入特別大,兩套設備就投入了3000多萬。測一個項目才五六十萬,將這兩套設備用報廢了,也收不回成本啊。
王偉勝說,第一個進場安裝的風機是德國恩德的,是聯(lián)合國貸款的項目。
自恩德之后,在張北風電檢測中心,已經有31個風電制造廠家進來立塔,進行風機的全方面測試,可是也有人說中國電科院風電檢測中心收費過高。
提出這個問題,王偉勝搖了搖頭說,一點不高,你知道國外的全套檢測完要收費多少?
我搖頭不知。
400多萬。
我們呢?我問道。
150萬左右。
與國外相比,不貴啊。
是啊,一次進場,一個型號的風機要測半年多,數(shù)據不對就得改動,等所有的參數(shù)改完后,測合格了,風機的設計實驗和制造過程就定型了,多合算??!
王偉勝說,如果早一點建設這個基地,中國風機制造就會少走許多彎路,包括低電壓、高電壓穿越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張北風電檢測中心建成后,歐洲風電大國丹麥、荷蘭、德國都將他們的風機拿到這里來檢測。
印度蘇司蘭風機制造商的老總來張北風電檢測中心參觀后,羨慕不已,說中國電網人,太讓人妒忌了,你們設計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檢測設備和手段,印度無法企及。
英國一所著名大學的教授大衛(wèi)·英菲爾德,是歐洲著名的風電研究資深專家,他來張北風電檢測中心參觀過后,喟然長嘆:“我到過德國的風機檢測中心瑞青(RIS)和美國的風電研究中心(NREL),可以確定地說,這個風電基地是我看過的最先進、最復雜、最精致的風電檢測中心。”
2012年9月,張北壩上秋風四起,秋草黃,風飛揚,遼闊的草場一片金波浪,世界風電協(xié)會秘書長來到風電檢測中心參觀,他在留言簿上寫下這樣一段話:這里的實驗設備及其人員的檢測能力,給我印象特別深刻,中國風電的發(fā)展前景非常光明。
毋庸說,中國風電的檢測標準,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世界的標準。(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