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組件生產商——無錫尚德3月20日被宣布破產重整后,中國光伏業龍頭的生存困境再度引發聚焦,尤其是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反傾銷、反補貼)初裁將近之際。
3月21日晚間,太陽能硅片和光伏制造商昱輝陽光集團(NYSE:SOL,下稱“昱輝陽光”)宣布,已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一份15年期的3.2億元人民幣的貸款協議。
作為中國光伏業的最大“債主”,國開行此番“輸血”,頗為引人關注。今年3月,國開行董事長陳元曾表態,將防范光伏產業風險,對光伏產業在新增貸款的增量上進行控制。
“現在國家也在看,有什么公司能在未來的環境中生存下來。”3月22日,昱輝陽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CEO)李仙壽告訴早報記者。
昱輝陽光的2012財年四季報顯示,公司的硅片和組件出貨量為713.2MW,環比增長33.9%,同比增109.8%;凈營收3.065億美元,環比增長40.5%,同比增63.3%。不過,2012財年全年依然沒有實現盈利。
生產外包避“雙反”
記者:歐盟對華太陽能“雙反”初裁將近,昱輝打算如何應對?
李仙壽:有一些本地制造分開的,我們會外包出去。我們在歐洲有50%左右的產能,在亞洲其他地方會有50%左右。要全球化,你的供應鏈就必須是全球的。我們會選好幾個地方,包括中國臺灣、印度、東歐或德國這樣位置好的地方也有。
記者:歐盟和中國光伏“雙反”戰,對昱輝乃至整個產業有何影響?
李仙壽:對整個行業來說,“雙反”會增加成本,降低需求。歐洲“雙反”后成本上升,許多顧客取消了建造電站的計劃,需求少,就加劇行業競爭。對我們來說,要抓住多晶硅領域的“雙反”,把多晶硅廠迅速開起來。同時,抓住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雙反”,加快海外代工全球化布局的步伐。
比如,我們在印度有加工廠,為印度提供組件。南非我們也將開辟一個本地制造廠,馬上會進入投資計劃。沙特、巴西、阿根廷都會有本地化的生產需求,在本地化的生產制造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一套管理方法。這是我們和其他國內太陽能公司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一腳已跨到國外市場,另一只腳在中國。這是我們的特征:本地制造,本地服務,本地銷售。
記者:昱輝目前的多晶硅綜合成本是多少?
李仙壽:新的一萬噸生產線,我們的(多晶硅成本)目標是18美元/公斤,實際數據還要運行一兩個月出來。
多晶硅價格去年12月達到最低點。這個最低點太過了。我認為,全世界的水平會在20美元/公斤上下波動。
“跳開產能概念”
記者:今年昱輝是否還會繼續擴產?
李仙壽:不會。現在全球光伏所有環節的產能都已夠大。需求的增長也由于貿易保護或政府補貼下調,陷入停滯,不會像過去那樣出現50%~100%的增長。
記者:那么今年的產能目標是多少?
李仙壽:現在要跳開產能的概念。我們是比較早走出產能這個圈子的。我們在全球的代工能力很強。起碼在七八個國家有代工廠,我們的產能已是靈活的了。有多少需求,我就能制造多少,這一點沒有大的問題。
記者:最近昱輝和國開行簽了3.25億元的貸款協議,在整個行業資金疲軟的情況下,昱輝是如何拿到這筆貸款的?
李仙壽:銀行有很嚴謹的評估系統,我們是行業里相對走得較穩健的,去年營收沒有出現大幅下降,只降了1.6%。毛利也轉正了。今年的營收可能會有30%~50%的增長。相對其他公司,我們對今年的展望是樂觀的。你有機會,銀行會支持。
記者:營收計劃增長30%~50%靠什么?
李仙壽:我們今年主要還是靠增加組件比重來拉動。組件的比重至少會增100%,我們基本會進入全球組件出貨量前三前五的位置。組件的營收增加值比我們之前做上游硅片時大。我們去年硅片出貨量是超過2.2GW,英利是2.3GW不到一點。今年硅片我們計劃出貨達到3GW。這樣,昱輝在硅片環節的全球占比將超過10%。
記者:3GW的硅片多少是自用,多少是給其他廠?
李仙壽:一半(自用)。我們的硅片現在大陸也不太賣了。由于種種原因,下游的組件廠非常艱難。我們的硅片還是賣給韓國、中國臺灣這些相對穩健的客戶。
曾是尚德最大供應商
記者:最近無錫尚德破產重整,昱輝作為上游供貨商,對尚德的供貨量有多大?有多少應收賬款?
李仙壽:幾乎為零。我們過去曾是尚德最大的供應商,但從2010年開始轉型,我們就對國內大的競爭對手限制了出貨。我們同時意識到了行業有巨大風險,對付款條件差的都不愿做了。因此對尚德沒什么應收賬款。
記者:無錫尚德的破產重整對昱輝沒有什么影響?
李仙壽:不能說完全沒有,大概總數在200萬元不到。算是小的壞賬,大的沒有。
記者:尚德宣布破產重組被視為對全球光伏行業去產能化的標志性事件。你如何看未來國內光伏的兼并重組?
李仙壽:首先兼并重組不會去產能,因為機器、生產線是真實存在的。無論如何重組,機器不會消失。重組反而會增加產能。重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的債就變成股份了,資本投入加大了,你會向銀行要更多錢,等于加大了對這個行業的固定投入。3-5年,假如市場沒有50%的增長,要做到供需平衡是很難的。在中國,供大于求的局面會維持很長時間,去產能或擴大市場盈利是不現實的。我認為整個行業5年內不會有整體盈利。
記者:光伏企業該怎么應對?
李仙壽:還是要到競爭環境相對溫和的地方去,或是個性化差異化經營。比如開發更高端的產品。
比方說,我們的260瓦多晶硅可以賣到很高的價格,可以高0.1美元/瓦。大家都能做的東西就無法產生高毛利。研發未來可以增加盈利。另外就是增加服務。還有就是本地化,躲開貿易地雷。
“不賒賬、不降價”
記者:昱輝怎么看國內光伏應用市場?
李仙壽:我們在國內的出貨量很小,去年不到100兆瓦,占我們總出貨量大概10%。
記者:不看好中國市場的應收賬期?
李仙壽:完全正確,因為國內光伏電站什么的做的人多,會有三四百家組件廠,一次投標會有幾十人,競爭非常激烈,這種環境下無法談到好價格,不能拿到好的付款條件。中國的許多電站投資人剛進入這個行業,對產品的鑒別能力很低,看不出好壞差別。用招標的方式,只能看到價格,不能看到產品價值。這是我們不看好中國光伏應用市場的原因。
記者:昱輝表態不賒賬、不降價。這會否導致國內市場份額萎縮?
李仙壽:我們在國內比較難拿到訂單。現在的太陽能企業資金都比較緊張。看一個項目能否實現正的現金流非常直觀,一般國內的項目如果附加條件不好,我們就不會去做。
記者:你曾說會做一個新的多晶硅改造項目,可以把成本降低到10美元/公斤。進展如何?
李仙壽:這個方面現在比較成熟的就是西門子改良法以及流化床技術。流化床現在有公司宣稱可以做到10美元/公斤。我們也有多晶硅儲備技術。但有了采用新技術的多晶硅產能,老的產能怎么辦?這相當于過去電燈泡和熒光燈的關系。對新的技術擁抱太快有時反而是打擊自己。現在不是要急于把成本降下來,而是應該思考如何把產品價格提升起來。
昱輝陽光創始人兼CEO李仙壽
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組件生產商——無錫尚德3月20日被宣布破產重整后,中國光伏業龍頭的生存困境再度引發聚焦,尤其是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反傾銷、反補貼)初裁將近之際。
3月21日晚間,太陽能硅片和光伏制造商昱輝陽光集團(NYSE:SOL,下稱“昱輝陽光”)宣布,已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一份15年期的3.2億元人民幣的貸款協議。
作為中國光伏業的最大“債主”,國開行此番“輸血”,頗為引人關注。今年3月,國開行董事長陳元曾表態,將防范光伏產業風險,對光伏產業在新增貸款的增量上進行控制。
“現在國家也在看,有什么公司能在未來的環境中生存下來。”3月22日,昱輝陽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CEO)李仙壽告訴早報記者。
昱輝陽光的2012財年四季報顯示,公司的硅片和組件出貨量為713.2MW,環比增長33.9%,同比增109.8%;凈營收3.065億美元,環比增長40.5%,同比增63.3%。不過,2012財年全年依然沒有實現盈利。
生產外包避“雙反”
記者:歐盟對華太陽能“雙反”初裁將近,昱輝打算如何應對?
李仙壽:有一些本地制造分開的,我們會外包出去。我們在歐洲有50%左右的產能,在亞洲其他地方會有50%左右。要全球化,你的供應鏈就必須是全球的。我們會選好幾個地方,包括中國臺灣、印度、東歐或德國這樣位置好的地方也有。
記者:歐盟和中國光伏“雙反”戰,對昱輝乃至整個產業有何影響?
李仙壽:對整個行業來說,“雙反”會增加成本,降低需求。歐洲“雙反”后成本上升,許多顧客取消了建造電站的計劃,需求少,就加劇行業競爭。對我們來說,要抓住多晶硅領域的“雙反”,把多晶硅廠迅速開起來。同時,抓住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雙反”,加快海外代工全球化布局的步伐。
比如,我們在印度有加工廠,為印度提供組件。南非我們也將開辟一個本地制造廠,馬上會進入投資計劃。沙特、巴西、阿根廷都會有本地化的生產需求,在本地化的生產制造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一套管理方法。這是我們和其他國內太陽能公司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一腳已跨到國外市場,另一只腳在中國。這是我們的特征:本地制造,本地服務,本地銷售。
記者:昱輝目前的多晶硅綜合成本是多少?
李仙壽:新的一萬噸生產線,我們的(多晶硅成本)目標是18美元/公斤,實際數據還要運行一兩個月出來。
多晶硅價格去年12月達到最低點。這個最低點太過了。我認為,全世界的水平會在20美元/公斤上下波動。
“跳開產能概念”
記者:今年昱輝是否還會繼續擴產?
李仙壽:不會。現在全球光伏所有環節的產能都已夠大。需求的增長也由于貿易保護或政府補貼下調,陷入停滯,不會像過去那樣出現50%~100%的增長。
記者:那么今年的產能目標是多少?
李仙壽:現在要跳開產能的概念。我們是比較早走出產能這個圈子的。我們在全球的代工能力很強。起碼在七八個國家有代工廠,我們的產能已是靈活的了。有多少需求,我就能制造多少,這一點沒有大的問題。
記者:最近昱輝和國開行簽了3.25億元的貸款協議,在整個行業資金疲軟的情況下,昱輝是如何拿到這筆貸款的?
李仙壽:銀行有很嚴謹的評估系統,我們是行業里相對走得較穩健的,去年營收沒有出現大幅下降,只降了1.6%。毛利也轉正了。今年的營收可能會有30%~50%的增長。相對其他公司,我們對今年的展望是樂觀的。你有機會,銀行會支持。
記者:營收計劃增長30%~50%靠什么?
李仙壽:我們今年主要還是靠增加組件比重來拉動。組件的比重至少會增100%,我們基本會進入全球組件出貨量前三前五的位置。組件的營收增加值比我們之前做上游硅片時大。我們去年硅片出貨量是超過2.2GW,英利是2.3GW不到一點。今年硅片我們計劃出貨達到3GW。這樣,昱輝在硅片環節的全球占比將超過10%。
記者:3GW的硅片多少是自用,多少是給其他廠?
李仙壽:一半(自用)。我們的硅片現在大陸也不太賣了。由于種種原因,下游的組件廠非常艱難。我們的硅片還是賣給韓國、中國臺灣這些相對穩健的客戶。
曾是尚德最大供應商
記者:最近無錫尚德破產重整,昱輝作為上游供貨商,對尚德的供貨量有多大?有多少應收賬款?
李仙壽:幾乎為零。我們過去曾是尚德最大的供應商,但從2010年開始轉型,我們就對國內大的競爭對手限制了出貨。我們同時意識到了行業有巨大風險,對付款條件差的都不愿做了。因此對尚德沒什么應收賬款。
記者:無錫尚德的破產重整對昱輝沒有什么影響?
李仙壽:不能說完全沒有,大概總數在200萬元不到。算是小的壞賬,大的沒有。
記者:尚德宣布破產重組被視為對全球光伏行業去產能化的標志性事件。你如何看未來國內光伏的兼并重組?
李仙壽:首先兼并重組不會去產能,因為機器、生產線是真實存在的。無論如何重組,機器不會消失。重組反而會增加產能。重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的債就變成股份了,資本投入加大了,你會向銀行要更多錢,等于加大了對這個行業的固定投入。3-5年,假如市場沒有50%的增長,要做到供需平衡是很難的。在中國,供大于求的局面會維持很長時間,去產能或擴大市場盈利是不現實的。我認為整個行業5年內不會有整體盈利。
記者:光伏企業該怎么應對?
李仙壽:還是要到競爭環境相對溫和的地方去,或是個性化差異化經營。比如開發更高端的產品。
比方說,我們的260瓦多晶硅可以賣到很高的價格,可以高0.1美元/瓦。大家都能做的東西就無法產生高毛利。研發未來可以增加盈利。另外就是增加服務。還有就是本地化,躲開貿易地雷。
“不賒賬、不降價”
記者:昱輝怎么看國內光伏應用市場?
李仙壽:我們在國內的出貨量很小,去年不到100兆瓦,占我們總出貨量大概10%。
記者:不看好中國市場的應收賬期?
李仙壽:完全正確,因為國內光伏電站什么的做的人多,會有三四百家組件廠,一次投標會有幾十人,競爭非常激烈,這種環境下無法談到好價格,不能拿到好的付款條件。中國的許多電站投資人剛進入這個行業,對產品的鑒別能力很低,看不出好壞差別。用招標的方式,只能看到價格,不能看到產品價值。這是我們不看好中國光伏應用市場的原因。
記者:昱輝表態不賒賬、不降價。這會否導致國內市場份額萎縮?
李仙壽:我們在國內比較難拿到訂單。現在的太陽能企業資金都比較緊張。看一個項目能否實現正的現金流非常直觀,一般國內的項目如果附加條件不好,我們就不會去做。
記者:你曾說會做一個新的多晶硅改造項目,可以把成本降低到10美元/公斤。進展如何?
李仙壽:這個方面現在比較成熟的就是西門子改良法以及流化床技術。流化床現在有公司宣稱可以做到10美元/公斤。我們也有多晶硅儲備技術。但有了采用新技術的多晶硅產能,老的產能怎么辦?這相當于過去電燈泡和熒光燈的關系。對新的技術擁抱太快有時反而是打擊自己。現在不是要急于把成本降下來,而是應該思考如何把產品價格提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