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朱諸 劉雪)據26日公布的國家工作人員任免情況,原電監會主席吳新雄被任命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正部長級)、國家能源局局長。從江西省省長到國家電監會主席、再到能源局局長,不足兩年時間,吳新雄完成角色的三次轉變。
據曾與吳新雄共事的官員評價,吳是“實干家,有干事創業的激情,雷厲風行。”然而,做好能源局的掌門人并非易事,未來吳新雄所面對的是如何繪制中國能源的統籌管理藍圖以及推進能源領域一系列改革的挑戰。
——“進口老表”的能源緣
據國家能源局更新的領導簡歷,吳新雄1949年出生于江蘇省江陰,早期參加工作時,從江蘇省江陰長江服裝廠工人做起,后來歷任江陰市市長和無錫市長,2001年6月,吳被調至江西省任南昌市委書記,2007年擔任江西省省長,2011年6月任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主席。從吳的簡歷可以看出,在2011年出任江西省省長之前,吳都是在其老家——江蘇省政界發展,而且經歷和能源更是聯系甚少,而吳和能源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正是發生在異鄉江西。
吳新雄在江西工作了10年,被江西人親切的稱作“進口老表”。他在江西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對當地重大工業和能源項目的推動,他認為江西是一次能源缺乏的省份,大規模發展火電、水電、風電存在著許多限制,而核電、太陽能光伏、天然氣等新型能源則可以成為江西能源發展的重點。所以,他認為江西要加快核電建設。在2009年7月,他與中電集團舉行座談會,準備彭澤核電項目的各項前期工作,他表示江西將全力支持核電建設,力爭使彭澤核電項目早日開工建設,使之成為全省能源發展的“主力艦隊”。
吳新雄在江西任職期間,江西省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過萬元,人均財政收入超1000元。同時,在他的全力打造下,江西“新能源大省”呼之欲出。吳新雄和能源也就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入電監會遭尷尬
也許正是考慮吳新雄在新能源領域的突出表現,2011年6月吳被任命為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主席。上任后,吳新雄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態,電監會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產物,只有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電監會才有干事創業的更好舞臺和平臺。
電監會在最近兩年連發多份有關電力交易與市場秩序監管報告、供電監管報告、市場準入監管報告。這些報告沒有回避機制和體制癥結,直面電網壟斷、電力企業間利益沖突,以及電力市場亂局。在電力監管法律法規方面,并制定《電力監管立法規劃(2012-2017)》。
在推進市場化改革方面,在吳新雄任職期間,電力大用戶直購電試點省份拓展到江蘇、黑龍江兩地。目前已有遼寧、吉林、福建、安徽、廣東等地獲得大用戶直購電試點權。另外,在電力體制改革實現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離后,電監會嘗試強化在輸配領域加強成本監管和價格審核制定,并選擇在蘇州、深圳供電公司開展輸配電財務及成本獨立核算試點。
然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自上次電改以來,我國多元化的電力市場一直難以形成,也就是說,電監會一直處于沒有市場可監的尷尬境地。另外,“價格監管”和“市場準入監管”兩大主要市場監管權力仍歸控國家發改委,而央企經營管理權力則屬于國資委,更是令電監會的權威遠遜于證監會、銀監會以及保監會等同級機構。
面對電監會這樣尷尬的定位,以改革著稱的吳新雄也顯得束手無策。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電監會是個正部級單位,但是手中沒有實質性權力,負責監管的兩大電網和五大電力集團又都是強勢央企,所以其成立以來,就連電力系統內部都無法評價其究竟取得了什么成績。
——新能源局的新掌門人,能否帶來能源改革新突破?
3月10日,苦撐了十多年的電監會終于走到了盡頭。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電監會不再保留,將現在國家能源局、電監會的職能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而電監會的末代掌門人吳新雄也被任命為新能源局的新局長。
業內人士表示,撤銷電監會、重組能源局,顯示出我國對能源行業統籌化管理的長遠考慮。以前的能源政策和監管職能分布在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保部、電監會和安監總局等十多個部門,政出多門的碎片化管理一直備受詬病。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說,盡管本次能源領域的改革方案距離“大能源部”還有一定距離,但也意味著中國向能源統一管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時,新上任的吳新雄也面臨著推進油、氣、水、電等一系列能源價格體制改革的重任。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要“推進價格改革,健全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計劃報告中提及的價格改革涉及煤、電、油、氣、水等多個能源領域。
對于油、氣行業,由于之前已經有相關的經驗和試點,下一步改革推動起來相對較為容易,而電煤價格并軌之后也理順了煤炭向電力價格的傳導。因此,能源領域改革最令人期待的還是電力體制改革,畢竟這也是吳新雄在電監會未完成的“作業”。
盡管電煤價格并軌政策出臺,理順了電煤價格到上網價格的傳導,但是對于上網價格到終端電價的價格并未銜接,特別是終端電價還由政府定價。
對此,原電監會的副主席王禹民曾透露,未來改革要在體制和機制上的取得雙重突破,即逐步放開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讓發電側和用戶側電價由市場形成,使煤炭價格從根本上與電力價格并軌,并傳導到終端用戶。同時,電網企業負責只負責建設電網,按輸配電價收取“過路費”,用于電網投資建設和維護。
但是,電力體制改革涉及利益較為復雜,特別是進入輸配分離、用戶側市場化等“深水區”之后,改革舉步維艱。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表示,電力體制改革涉及電價機制、電企定位以及電力供應等各方面,關乎國計民生,而且涉及電網、發電企業,其中利益牽扯很復雜,因此,改革無法一蹴而就。
另外,吳新雄還要面對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方案如何實施的挑戰。經濟發展需要能源作為支撐,而未來環境約束力將逐漸增強,而且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分解還將牽扯地方利益,并且面臨能源消費量統計、監測等技術問題,如何全國推廣,又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機制,也將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難題。
據曾與吳新雄共事的官員評價,吳是“實干家,有干事創業的激情,雷厲風行。”然而,做好能源局的掌門人并非易事,未來吳新雄所面對的是如何繪制中國能源的統籌管理藍圖以及推進能源領域一系列改革的挑戰。
——“進口老表”的能源緣
據國家能源局更新的領導簡歷,吳新雄1949年出生于江蘇省江陰,早期參加工作時,從江蘇省江陰長江服裝廠工人做起,后來歷任江陰市市長和無錫市長,2001年6月,吳被調至江西省任南昌市委書記,2007年擔任江西省省長,2011年6月任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主席。從吳的簡歷可以看出,在2011年出任江西省省長之前,吳都是在其老家——江蘇省政界發展,而且經歷和能源更是聯系甚少,而吳和能源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正是發生在異鄉江西。
吳新雄在江西工作了10年,被江西人親切的稱作“進口老表”。他在江西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對當地重大工業和能源項目的推動,他認為江西是一次能源缺乏的省份,大規模發展火電、水電、風電存在著許多限制,而核電、太陽能光伏、天然氣等新型能源則可以成為江西能源發展的重點。所以,他認為江西要加快核電建設。在2009年7月,他與中電集團舉行座談會,準備彭澤核電項目的各項前期工作,他表示江西將全力支持核電建設,力爭使彭澤核電項目早日開工建設,使之成為全省能源發展的“主力艦隊”。
吳新雄在江西任職期間,江西省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過萬元,人均財政收入超1000元。同時,在他的全力打造下,江西“新能源大省”呼之欲出。吳新雄和能源也就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入電監會遭尷尬
也許正是考慮吳新雄在新能源領域的突出表現,2011年6月吳被任命為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主席。上任后,吳新雄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態,電監會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產物,只有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電監會才有干事創業的更好舞臺和平臺。
電監會在最近兩年連發多份有關電力交易與市場秩序監管報告、供電監管報告、市場準入監管報告。這些報告沒有回避機制和體制癥結,直面電網壟斷、電力企業間利益沖突,以及電力市場亂局。在電力監管法律法規方面,并制定《電力監管立法規劃(2012-2017)》。
在推進市場化改革方面,在吳新雄任職期間,電力大用戶直購電試點省份拓展到江蘇、黑龍江兩地。目前已有遼寧、吉林、福建、安徽、廣東等地獲得大用戶直購電試點權。另外,在電力體制改革實現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離后,電監會嘗試強化在輸配領域加強成本監管和價格審核制定,并選擇在蘇州、深圳供電公司開展輸配電財務及成本獨立核算試點。
然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自上次電改以來,我國多元化的電力市場一直難以形成,也就是說,電監會一直處于沒有市場可監的尷尬境地。另外,“價格監管”和“市場準入監管”兩大主要市場監管權力仍歸控國家發改委,而央企經營管理權力則屬于國資委,更是令電監會的權威遠遜于證監會、銀監會以及保監會等同級機構。
面對電監會這樣尷尬的定位,以改革著稱的吳新雄也顯得束手無策。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電監會是個正部級單位,但是手中沒有實質性權力,負責監管的兩大電網和五大電力集團又都是強勢央企,所以其成立以來,就連電力系統內部都無法評價其究竟取得了什么成績。
——新能源局的新掌門人,能否帶來能源改革新突破?
3月10日,苦撐了十多年的電監會終于走到了盡頭。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電監會不再保留,將現在國家能源局、電監會的職能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而電監會的末代掌門人吳新雄也被任命為新能源局的新局長。
業內人士表示,撤銷電監會、重組能源局,顯示出我國對能源行業統籌化管理的長遠考慮。以前的能源政策和監管職能分布在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保部、電監會和安監總局等十多個部門,政出多門的碎片化管理一直備受詬病。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說,盡管本次能源領域的改革方案距離“大能源部”還有一定距離,但也意味著中國向能源統一管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時,新上任的吳新雄也面臨著推進油、氣、水、電等一系列能源價格體制改革的重任。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要“推進價格改革,健全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計劃報告中提及的價格改革涉及煤、電、油、氣、水等多個能源領域。
對于油、氣行業,由于之前已經有相關的經驗和試點,下一步改革推動起來相對較為容易,而電煤價格并軌之后也理順了煤炭向電力價格的傳導。因此,能源領域改革最令人期待的還是電力體制改革,畢竟這也是吳新雄在電監會未完成的“作業”。
盡管電煤價格并軌政策出臺,理順了電煤價格到上網價格的傳導,但是對于上網價格到終端電價的價格并未銜接,特別是終端電價還由政府定價。
對此,原電監會的副主席王禹民曾透露,未來改革要在體制和機制上的取得雙重突破,即逐步放開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讓發電側和用戶側電價由市場形成,使煤炭價格從根本上與電力價格并軌,并傳導到終端用戶。同時,電網企業負責只負責建設電網,按輸配電價收取“過路費”,用于電網投資建設和維護。
但是,電力體制改革涉及利益較為復雜,特別是進入輸配分離、用戶側市場化等“深水區”之后,改革舉步維艱。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表示,電力體制改革涉及電價機制、電企定位以及電力供應等各方面,關乎國計民生,而且涉及電網、發電企業,其中利益牽扯很復雜,因此,改革無法一蹴而就。
另外,吳新雄還要面對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方案如何實施的挑戰。經濟發展需要能源作為支撐,而未來環境約束力將逐漸增強,而且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分解還將牽扯地方利益,并且面臨能源消費量統計、監測等技術問題,如何全國推廣,又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機制,也將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