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國內大型光伏企業的日子似乎有了一定的轉機,不論在美國上市的光伏中概股還是A股的光伏概念股,其股價均呈現出探底回升的走勢。在這樣的走勢背后,是業績的支撐還是純概念性的炒作?中國光伏是否真的已經走在了復蘇的路上?
毛利潤“蝸牛式”復蘇
本刊記者對老牌光伏企業河北英利綠色能源進行了采訪。據5月21日晚間消息,在英利綠色能源2013年一季報里,公司預計一季度光伏組件產品出貨量將環比下降6%~7%,但仍然好于公司此前預期的將環比下滑10%。5月31日,英利一季度財報顯示,綜合毛利潤1.09億人民幣,毛利率4.1%,光伏組件毛利率5.0%,組件發貨量同比下滑6.4%。與此同時,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晶澳太陽能和阿特斯一季報情況也不錯,毛利率環比都出現了提升,而經營性現金流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表明一季度硅片生產已經恢復正常。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公共關系總監梁田告訴記者,英利集團是國內最早進入光伏產業的公司之一,是從上游到下游均有所覆蓋的光伏全產業鏈公司。英利綠色能源于2007年6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截至2012年底,集團總資產366億元,員工2.6萬人,2012年,在行業困境中集團組件出貨量達2300兆瓦,位居全球第一位。
據梁田介紹,目前英利的生產線均是滿負荷生產,相比去年由于庫存激增、銷路不暢導致一段時間大幅停產有較大程度的改善。2013年年初以來,市場需求開始慢慢釋放,組件產品銷售價格較2012年有一定的回升,但是回升幅度十分有限,并沒有出現大幅上漲的跡象,只能用止跌回升來形容。而且組件產品的毛利率也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仍然維持在低位。
光伏企業轉型電站業務
目前英利光伏組件產品的主要銷售地仍以歐洲為主,畢竟歐洲市場是個成熟的市場,在貨款結算、保險等方面比國內市場要完善許多。歐洲市場出貨量占到英利總銷售量的60%左右。一旦歐盟判定對華光伏產品進行“雙反”,征收47%的關稅,那么國內的組件產品將完全喪失價格上的優勢,隨之而來的就是喪失整個歐洲市場,那樣必將給本已產能過剩的國內光伏企業更加沉重的打擊,因為競爭對手臺灣和日本光伏企業沒有遭遇“雙反”能夠取得更低成本優勢。
2011年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后,國內各大光伏企業不得不從臺灣進口電池片,再銷往美國來規避美國“雙反”條款,這樣就使臺灣光伏行業在電池上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而國內的電池片行業則徹底失去了競爭力。
這次為應對歐盟“雙反”的不確定性,以及提高公司利潤。國內各大光伏企業都在努力開發新興市場和產品鏈升級。英利在新興市場的銷量呈現上升的態勢,尤其以非洲和東南亞為代表,特別是日本市場需求增長較快。在公司轉型上,國內光伏企業也積極開拓電站建設領域。英利在2012年9月15日的轉型大會上,就把建電站作為公司下一步發展的方向。而通過上市公司公告得知,目前光伏企業受危機影響,紛紛將產業鏈向下游電站靠攏,謀求更高的利潤,比如海潤光伏擬耗資近20 億元,建設5個光伏發電項目。
組件是系統電站的上游產業,電站的利潤要遠遠高于組件的利潤。據梁田介紹,英利早在2012年就通過自建電站與聯合建電站等方式謀求轉型,2012年在新疆地區開始自建電站,并聯合中材國際、新疆農二師合建電站,預計至2013年底,英利在中國參與的光伏電站項目有望突破1GW。光伏電站是目前國內光伏企業都在努力開拓的一個領域,根據A股上市公司公告清楚得知,包括超日太陽、海潤光伏等企業,都在謀求以自建電站來帶動公司利潤增長。
當記者問及“十二五”期間國家對光伏行業的扶持政策時,梁田告訴記者,雖然國家在應對此次光伏產能過剩、歐盟“雙反”制裁危機時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并將“十二五”期間的裝機目標從最初5GW提高到35GW,但是這個政策框架性太強,時間周期也很長,對如何落實和執行具有一定不確定性。不過,“金太陽工程”卻在光伏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國外市場需求不振、“雙反”危機頻頻突襲的時候,“金太陽工程”為擴大內需提供了政策的支撐。首先促進了中國分布光伏并網進程,其次為光伏大規模應用掃清了障礙;特別是2012年底,《關于組織申報金太陽與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的通知》為光伏企業打開國內市場提供了長期盈利保證。
危機根源還在產能過剩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7個歐盟成員國中,至少有14個國家明確反對向中國光伏產品征稅,另外還有3個國家“很可能”也投了反對票。但由于此次只是“摸底”投票,他們的反對票對歐委會6月6日前將做出的“雙反”初裁不具有法律約束力。而且歐盟成員國并沒有貿易權,一切決定將由歐盟委員會在今年底做出最終裁決,但同時還需要得到成員國
毛利潤“蝸牛式”復蘇
本刊記者對老牌光伏企業河北英利綠色能源進行了采訪。據5月21日晚間消息,在英利綠色能源2013年一季報里,公司預計一季度光伏組件產品出貨量將環比下降6%~7%,但仍然好于公司此前預期的將環比下滑10%。5月31日,英利一季度財報顯示,綜合毛利潤1.09億人民幣,毛利率4.1%,光伏組件毛利率5.0%,組件發貨量同比下滑6.4%。與此同時,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晶澳太陽能和阿特斯一季報情況也不錯,毛利率環比都出現了提升,而經營性現金流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表明一季度硅片生產已經恢復正常。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公共關系總監梁田告訴記者,英利集團是國內最早進入光伏產業的公司之一,是從上游到下游均有所覆蓋的光伏全產業鏈公司。英利綠色能源于2007年6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截至2012年底,集團總資產366億元,員工2.6萬人,2012年,在行業困境中集團組件出貨量達2300兆瓦,位居全球第一位。
據梁田介紹,目前英利的生產線均是滿負荷生產,相比去年由于庫存激增、銷路不暢導致一段時間大幅停產有較大程度的改善。2013年年初以來,市場需求開始慢慢釋放,組件產品銷售價格較2012年有一定的回升,但是回升幅度十分有限,并沒有出現大幅上漲的跡象,只能用止跌回升來形容。而且組件產品的毛利率也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仍然維持在低位。
光伏企業轉型電站業務
目前英利光伏組件產品的主要銷售地仍以歐洲為主,畢竟歐洲市場是個成熟的市場,在貨款結算、保險等方面比國內市場要完善許多。歐洲市場出貨量占到英利總銷售量的60%左右。一旦歐盟判定對華光伏產品進行“雙反”,征收47%的關稅,那么國內的組件產品將完全喪失價格上的優勢,隨之而來的就是喪失整個歐洲市場,那樣必將給本已產能過剩的國內光伏企業更加沉重的打擊,因為競爭對手臺灣和日本光伏企業沒有遭遇“雙反”能夠取得更低成本優勢。
2011年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后,國內各大光伏企業不得不從臺灣進口電池片,再銷往美國來規避美國“雙反”條款,這樣就使臺灣光伏行業在電池上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而國內的電池片行業則徹底失去了競爭力。
這次為應對歐盟“雙反”的不確定性,以及提高公司利潤。國內各大光伏企業都在努力開發新興市場和產品鏈升級。英利在新興市場的銷量呈現上升的態勢,尤其以非洲和東南亞為代表,特別是日本市場需求增長較快。在公司轉型上,國內光伏企業也積極開拓電站建設領域。英利在2012年9月15日的轉型大會上,就把建電站作為公司下一步發展的方向。而通過上市公司公告得知,目前光伏企業受危機影響,紛紛將產業鏈向下游電站靠攏,謀求更高的利潤,比如海潤光伏擬耗資近20 億元,建設5個光伏發電項目。
組件是系統電站的上游產業,電站的利潤要遠遠高于組件的利潤。據梁田介紹,英利早在2012年就通過自建電站與聯合建電站等方式謀求轉型,2012年在新疆地區開始自建電站,并聯合中材國際、新疆農二師合建電站,預計至2013年底,英利在中國參與的光伏電站項目有望突破1GW。光伏電站是目前國內光伏企業都在努力開拓的一個領域,根據A股上市公司公告清楚得知,包括超日太陽、海潤光伏等企業,都在謀求以自建電站來帶動公司利潤增長。
當記者問及“十二五”期間國家對光伏行業的扶持政策時,梁田告訴記者,雖然國家在應對此次光伏產能過剩、歐盟“雙反”制裁危機時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并將“十二五”期間的裝機目標從最初5GW提高到35GW,但是這個政策框架性太強,時間周期也很長,對如何落實和執行具有一定不確定性。不過,“金太陽工程”卻在光伏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國外市場需求不振、“雙反”危機頻頻突襲的時候,“金太陽工程”為擴大內需提供了政策的支撐。首先促進了中國分布光伏并網進程,其次為光伏大規模應用掃清了障礙;特別是2012年底,《關于組織申報金太陽與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的通知》為光伏企業打開國內市場提供了長期盈利保證。
危機根源還在產能過剩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7個歐盟成員國中,至少有14個國家明確反對向中國光伏產品征稅,另外還有3個國家“很可能”也投了反對票。但由于此次只是“摸底”投票,他們的反對票對歐委會6月6日前將做出的“雙反”初裁不具有法律約束力。而且歐盟成員國并沒有貿易權,一切決定將由歐盟委員會在今年底做出最終裁決,但同時還需要得到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