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光伏大鱷扎堆落戶,如今香餑餑成了燙手山芋
石市光伏產業游走在生死邊緣
2010年6月,中國·寧夏石嘴山光伏產業發展論壇在銀川召開,石嘴山市提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宏偉目標——打造中國光伏產業基地。光伏產業立時成了招商引資的香餑餑,隨后一批國內外光伏產業巨頭紛沓而至,10余個項目立項,投資規模超百億元。
3年過去了,石嘴山市光伏產業現狀如何?連日來,記者采訪了解到,除光伏發電企業尚有低微效益外,其他企業或停產減產或申請破產。
現狀探訪
昔日前景大好 如今舉步維艱
“元老”如今半停產
6月21日,石嘴山市普降小雨。走進寧夏寧滬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感受這里如同天氣般陰冷。一排排空蕩蕩的廠房內異常冷清,操作線上僅有十幾名工人。該企業已處于半停產狀態。
寧滬太陽能是石嘴山市光伏產業的“元老”。2001年,公司尚處于試驗階段,當時全年業務量為0.2兆瓦,全國的總量也只5兆瓦。到了2008年,國內多晶硅提煉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光伏產業瞬間井噴。寧滬太陽能的產能提高到了50兆瓦。2008年至2009年,該公司連續兩年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
2010年,該企業擴大經營,一大批廠房拔地而起。但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市場風云突變,訂單大幅減少。到2012年,產值已不足0.6億元,產能下降超50%。
山西商人設想落空
2010年,山西一商人攜1億元資金扎根石嘴山,成立了晉安光能。“當時多晶硅最高賣價360萬元/噸,成本100萬/噸,大家都眼紅這個行業”。據該公司康總介紹,建廠時他們就將定位瞄準了下游產業——單晶硅拉棒和切片。
2010年10月,晉安光能投產,當時單晶硅拉棒市場價100萬元/噸,6.5寸單晶硅切片21.5元/片,幾十萬噸的訂單讓公司上上下下興奮不已。然而,從2011年初,單晶硅拉棒價格跌到47萬元/噸,2013年5月更是降至22萬元/噸,6.5寸單晶硅切片跌至4元/片。
產銷倒掛企業難熬
2013年5月,石嘴山市發改委對全市光伏產業調研結果顯示:轄區內光伏產業整體低迷,寧夏國電太陽能已于2011年10月停產,寧夏陽光硅業今年1月29日申請破產。而日晶電子、天得太陽能勉強維持,寧滬太陽能、晉安光能開工率不足40%,光伏發電企業運營效益低微。
聞聽寧夏陽光硅業有限公司申請破產的消息,一業內人士不禁感慨,“這個公司已投產的多晶硅品質達到99.999999%,耗電為200度/千克。這是凝結了智慧與汗水的珍寶,可惜沒人要了……”
“曾經動輒售價百萬元一噸的多晶硅,如今賣到16萬元/噸,成本卻近30萬元/噸。產銷倒掛,這是企業陷入窘境的主要原因。”石嘴山市發改委相關人士如此解釋。
現象背后
投資者猝不及防
“大躍進”突遇寒潮
石嘴山是國家“一五”時期布局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2008年,石嘴山市被正式確定為全國首批12個資源枯竭城市之一。隨后,太陽能硅材料、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太陽能發電等光伏產業成為決策者眼中的轉型目標。據了解,該市已探明硅石保有儲量42億噸,硅資源品位及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年日照總時數達3080小時,為全區最長,僅次于青藏高原;境內荒漠、荒地、荒山超過300萬畝,為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提供了充足的土地條件。
“知道光伏產業有多賺錢嗎?1片多晶硅切片,成本才1元,運往歐美就能賣到近2歐元,能賺10多元。”2010年7月初,石嘴山市光伏產業論壇剛開完,遠在浙江的小王帶了1000萬元到石嘴山搞光伏產業。
“我們哪里小作坊隨處可見,買來機器切割為成品,訂單絡繹不絕。問題是我們需要原料,多晶硅、單晶硅是最上游產品,所以我決定到石嘴山投產。”后來,小王實地考察后發現,拿地、建廠房、購進設備等費用將超過3000萬元,最終放棄了。
就在那一年,江蘇陽光(寧夏陽光硅業)和國電集團多晶硅項目、晉安光能單晶硅拉棒、晶硅切片項目、天得太陽能單晶硅拉棒項目、日晶電子單晶硅爐項目、寧滬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和無錫尚德合資建設的荒漠太陽能發電項目、國電阿特斯和國投華靖太陽能發電項目等一批大鱷相繼落戶石嘴山。
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誕生了——硅材料→鑄錠→拉棒→切片→電池→組件→光伏發電及應用。依當時的測算,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后,石嘴山市將形成6500噸多晶硅、700噸單晶硅、200兆瓦電池組件和269.5兆瓦光伏電站的能力,實現產值60億元,利稅12億元。
就在光伏產業前景一片大好之際,寒潮突降。短短兩年多時間,市場遭遇兩重天,這讓很多業內人士始料未及。
突圍之舉
政府欲出手救市
企業稱“就是缺錢”
2008年,石嘴山市確定要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后,政策開始對光伏產業進行傾斜,提出“三免三減半”(企業投產前三年免稅收后三年減半收稅)扶持政策,并由財政每年拿出專項資金扶持。隨著第二屆光伏產業論壇的召開,石市光伏產業效應被拉大。
“盡管行情不好,但現在也不能停產,銀行貸款9000萬元是企業身上的緊箍咒。”晉安光能的康總至今仍對光伏產業信心滿滿,他認為“未來一定有大作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資金!我們手上有地,能用來建設24.5兆瓦的光伏電站,目前需要資金8000萬元。”寧滬太陽能的孫總稱,融資難是目前不少企業的“死穴”。
6月19日,石嘴山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石市已開始出手救市,“我們經過調研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正在報市政府批準,希望能幫光伏產業渡過難關。”
石市光伏產業游走在生死邊緣
2010年6月,中國·寧夏石嘴山光伏產業發展論壇在銀川召開,石嘴山市提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宏偉目標——打造中國光伏產業基地。光伏產業立時成了招商引資的香餑餑,隨后一批國內外光伏產業巨頭紛沓而至,10余個項目立項,投資規模超百億元。
3年過去了,石嘴山市光伏產業現狀如何?連日來,記者采訪了解到,除光伏發電企業尚有低微效益外,其他企業或停產減產或申請破產。
現狀探訪
昔日前景大好 如今舉步維艱
“元老”如今半停產
6月21日,石嘴山市普降小雨。走進寧夏寧滬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感受這里如同天氣般陰冷。一排排空蕩蕩的廠房內異常冷清,操作線上僅有十幾名工人。該企業已處于半停產狀態。
寧滬太陽能是石嘴山市光伏產業的“元老”。2001年,公司尚處于試驗階段,當時全年業務量為0.2兆瓦,全國的總量也只5兆瓦。到了2008年,國內多晶硅提煉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光伏產業瞬間井噴。寧滬太陽能的產能提高到了50兆瓦。2008年至2009年,該公司連續兩年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
2010年,該企業擴大經營,一大批廠房拔地而起。但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市場風云突變,訂單大幅減少。到2012年,產值已不足0.6億元,產能下降超50%。
山西商人設想落空
2010年,山西一商人攜1億元資金扎根石嘴山,成立了晉安光能。“當時多晶硅最高賣價360萬元/噸,成本100萬/噸,大家都眼紅這個行業”。據該公司康總介紹,建廠時他們就將定位瞄準了下游產業——單晶硅拉棒和切片。
2010年10月,晉安光能投產,當時單晶硅拉棒市場價100萬元/噸,6.5寸單晶硅切片21.5元/片,幾十萬噸的訂單讓公司上上下下興奮不已。然而,從2011年初,單晶硅拉棒價格跌到47萬元/噸,2013年5月更是降至22萬元/噸,6.5寸單晶硅切片跌至4元/片。
產銷倒掛企業難熬
2013年5月,石嘴山市發改委對全市光伏產業調研結果顯示:轄區內光伏產業整體低迷,寧夏國電太陽能已于2011年10月停產,寧夏陽光硅業今年1月29日申請破產。而日晶電子、天得太陽能勉強維持,寧滬太陽能、晉安光能開工率不足40%,光伏發電企業運營效益低微。
聞聽寧夏陽光硅業有限公司申請破產的消息,一業內人士不禁感慨,“這個公司已投產的多晶硅品質達到99.999999%,耗電為200度/千克。這是凝結了智慧與汗水的珍寶,可惜沒人要了……”
“曾經動輒售價百萬元一噸的多晶硅,如今賣到16萬元/噸,成本卻近30萬元/噸。產銷倒掛,這是企業陷入窘境的主要原因。”石嘴山市發改委相關人士如此解釋。
現象背后
投資者猝不及防
“大躍進”突遇寒潮
石嘴山是國家“一五”時期布局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2008年,石嘴山市被正式確定為全國首批12個資源枯竭城市之一。隨后,太陽能硅材料、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太陽能發電等光伏產業成為決策者眼中的轉型目標。據了解,該市已探明硅石保有儲量42億噸,硅資源品位及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年日照總時數達3080小時,為全區最長,僅次于青藏高原;境內荒漠、荒地、荒山超過300萬畝,為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提供了充足的土地條件。
“知道光伏產業有多賺錢嗎?1片多晶硅切片,成本才1元,運往歐美就能賣到近2歐元,能賺10多元。”2010年7月初,石嘴山市光伏產業論壇剛開完,遠在浙江的小王帶了1000萬元到石嘴山搞光伏產業。
“我們哪里小作坊隨處可見,買來機器切割為成品,訂單絡繹不絕。問題是我們需要原料,多晶硅、單晶硅是最上游產品,所以我決定到石嘴山投產。”后來,小王實地考察后發現,拿地、建廠房、購進設備等費用將超過3000萬元,最終放棄了。
就在那一年,江蘇陽光(寧夏陽光硅業)和國電集團多晶硅項目、晉安光能單晶硅拉棒、晶硅切片項目、天得太陽能單晶硅拉棒項目、日晶電子單晶硅爐項目、寧滬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和無錫尚德合資建設的荒漠太陽能發電項目、國電阿特斯和國投華靖太陽能發電項目等一批大鱷相繼落戶石嘴山。
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誕生了——硅材料→鑄錠→拉棒→切片→電池→組件→光伏發電及應用。依當時的測算,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后,石嘴山市將形成6500噸多晶硅、700噸單晶硅、200兆瓦電池組件和269.5兆瓦光伏電站的能力,實現產值60億元,利稅12億元。
就在光伏產業前景一片大好之際,寒潮突降。短短兩年多時間,市場遭遇兩重天,這讓很多業內人士始料未及。
突圍之舉
政府欲出手救市
企業稱“就是缺錢”
2008年,石嘴山市確定要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后,政策開始對光伏產業進行傾斜,提出“三免三減半”(企業投產前三年免稅收后三年減半收稅)扶持政策,并由財政每年拿出專項資金扶持。隨著第二屆光伏產業論壇的召開,石市光伏產業效應被拉大。
“盡管行情不好,但現在也不能停產,銀行貸款9000萬元是企業身上的緊箍咒。”晉安光能的康總至今仍對光伏產業信心滿滿,他認為“未來一定有大作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資金!我們手上有地,能用來建設24.5兆瓦的光伏電站,目前需要資金8000萬元。”寧滬太陽能的孫總稱,融資難是目前不少企業的“死穴”。
6月19日,石嘴山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石市已開始出手救市,“我們經過調研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正在報市政府批準,希望能幫光伏產業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