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集團近年在環保、節能等領域著墨頗深,除集團內部自行推動環保活動外,也開始跨足綠色概念產業,除轉投資LED廠奇力光電外,也朝極具發展潛力的太陽能電池領域發展;日前奇美能源(簡稱奇能)總經理何玄政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在奇美集團的資金與技術的強力奧援下,奇能已于今年2月開始量產出貨,目前產能為25MW(百萬瓦)、轉換效率7%,何玄政認為,雖然近期太陽能市況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但集團對薄膜太陽能未來發展仍深具信心。
奇能目前額定資本額為20億元、母公司奇美電子100%持股,總經理何玄政為集團大將,去年3月接下集團賦予發展太陽能的「重責大任」后,從裝機到量產出貨不到5個月的時間即完成量產。據了解,奇能采用的是日商優貝克的生產設備,發展的是薄膜體系中的a-Si,由于制程與TFT-LCD相似,恰巧是母公司奇美電子的強項。
何玄政表示,雖然目前奇能的產能僅25MW(百萬瓦),但考慮整體市況仍未明朗,因此今年將不會有大動作的擴充計畫,不過預計仍會有15MW到17MW的產出;此外,在轉換效率的提升,也將由目前的7%拉高0.5個百分點,換算后大約可增加近一成的產能。
法人圈認為,對于奇能而言,切入薄膜太陽能的門檻其實并不高,雖然奇能去年10月才開始裝機,算是薄膜同業里的「新生」,不過奇能采「集團式」的聯合作戰模式,也是國內除聯相、宇通、綠能外,最有機會與夏普、First Solar等國際大廠「一較高下」的本土薄膜太陽能業者。
近年薄膜太陽能的快速竄起,在目前「烏云柯罩」的太陽能產業似乎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日前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預測」薄膜太陽能產品將成未來最低的電價比較標準,何玄政也持相同看法,何玄政認為,發展太陽能就好象是跑「馬拉松」一樣,兩種太陽能產品雖各有其優點,但誰能「最快」達到與市電同價、甚至每瓦1美金的目標,薄膜應該機會較大。
何玄政說,即使外界對于薄膜的成本與轉換效率仍有疑慮,但薄膜未來只要能達到10%~11%的轉換效率,就可以超越結晶硅成為市場主流而「后發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