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對華光伏“雙反”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歐盟委員會6月初決定對中國產的太陽能光伏板征收反傾銷稅,認為中國非法削減產品的價格。歐盟方面和中國政府希望在8月6日的期限前實施協議,8月6日之后歐盟將強制對進口的中國產太陽能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從平均的11%增加到47%。歐盟委員會對我國光伏行業征收懲罰性關稅一旦落地,將加速國內光伏產業洗牌和產能收縮,部分出口比重高的企業將遭受致命打擊,下半年光伏企業或現破產潮。
面對歐盟一意孤行對中國光伏進行“雙反”調查,越來越多的中國光伏企業不再死盯歐洲市場,而是開始轉戰新興市場。這也意味著,中國光伏產業嚴重依賴歐洲市場的時代即將結束。
目前國內大部分光伏企業對市場策略進行了大幅度調整,以應對當下低迷的市場環境以及歐美的貿易保護。新興市場是未來光伏發展的方向。美國、日本和中國市場正處于上升階段,值得關注。同時,南美、非洲和東南亞國家政府對光伏產業的大力支持,也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特別是在這些新興市場中,那些偏遠無電的地區,對于電的渴求更顯急迫。
一扇拯救國內光伏企業新的天窗,似乎已經被打開。一股涌向新興市場的光伏開發浪潮也已席卷開來。搶占新興市場正在成為國內光伏企業走出光伏市場低谷的重要砝碼。
新興市場,正在被很多中國光伏企業看成是下一個希望。繼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家之外,包括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地區未來幾年內的光伏裝機容量均將出現快速增長狀態。如今,來自新興市場的貢獻已由前年的2%提升至2012年的近10%。中國企業就像闖入凌亂的后花園一樣,進入到亞非拉這塊荒草叢生然而生機勃勃的光伏市場。
以市場發展最為迅猛的日本為例,其光伏產業從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日本光伏市場新增裝機量1.56吉瓦,比前一年的同期增長了3倍。作為晶龍集團下屬子公司晶澳太陽能,今年一季度就有100兆瓦高效能的單晶硅組件銷往了日本,訂單情況超過預期,不但轉變了晶龍過去組件賠錢的局面,而且利潤相當可觀。就目前的平均銷售價格來看,日本市場具有較高的利潤率和良好的付款條件。
不僅是日本市場,晶澳太陽能在中東的伊朗、以色列等地也皆有項目。此前,晶澳太陽能跟西門子在以色列簽訂的5個項目,均位于阿拉瓦沙漠和內蓋夫沙漠。阿拉瓦和內蓋夫沙漠地區日照資源豐富,適合太陽能光伏發電,但對電池組件產品的“高效耐用性”要求極高。為了加大新興市場開發力度,晶龍甚至專門設立四支國際銷售團隊——歐洲區、亞太區、美洲區、中東非洲部。
另一家光伏巨頭阿特斯,也在加大新興市場的銷售。今年以來它在新興市場的銷售額也已超過了歐洲市場的份額。據阿特斯一季報顯示,阿特斯組件出貨量達到了2.63億美元,其中亞洲市場占比為57.4%,歐洲則不到25%。阿特斯將業務提振歸功于對利潤豐厚的日本市場的擴張。不難發現,阿特斯也在逐步調整公司戰略,更加關注東南亞、南美、南非等新興市場。
事實上,國內各家光伏企業都在大力拓展新興市場。其中,保利協鑫欲啟動泰國市場,在泰國投資光伏項目;南京中電主要集中在保加利亞和印度市場;正泰太陽能在東南亞市場的出口量則占該公司總出口量的15%左右;而昱輝陽光則在波蘭、南非和印度都有本地化生產的工廠。
有分析指出,到2017年亞太和中亞新興市場的光伏需求將超過3吉瓦。這一地區將在未來五年里快速成長,提供大量的商業機會。有人預測,未來兩年亞太區域的市場總量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達到現在的3倍。
同時,由于具有平價上網條件,光照充足、經濟發展情況也具備發展光伏電站的基礎,巴西、智利、南非、沙特阿拉伯等新興市場也將成為最具投資潛力的國家。
如今看來,開拓新興市場正在成為國內光伏企業爭搶的大蛋糕,也讓所有的公司前赴后繼。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新興市場的容量除印度、日本市場外,很少有需求量超過吉瓦級的市場,恐怕少量幾個中國企業的進駐就能夠滿足當地需求,當大量中國企業轉移出貨目標時,這些市場很容易出現飽和。為此,完全依賴新興的市場消納產品值得商榷。
再以日本市場為例,2013年一季度,中國對日本光伏組件出貨量超過700兆瓦,在日本國內市場的占比約為40%。據預測,日本光伏市場在2014年就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屆時中國光伏市場恐怕很難繼續保持現有的市場份額。從市場要求和需求來看,日本極高的進入門檻,恐怕也只能滿足少數幾家一線企業分享這場光伏盛宴。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未來新興市場能否真正承擔起填補美歐市場空缺的重任,同時又不至于引起這些新興市場的政策收緊,如今看來或許仍是個疑問。
面對國外市場的種種限制,有人建議把廠房直接設在海外。其理由是:更能深入市場,在關稅、貸款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持,但問題是個別企業勢單力薄,可能遭遇的困難也會更大。
為此,業內專家提出了光伏企業可采取“抱團出海”的策略,開拓新興市場做產業鏈上最擅長的一環,團隊合作合理分配利潤,最大限度利用各種資源,打造全新模式。
無論如何,希望國內光伏企業能夠順利度過這次“雙反”危機,并通過多元化發展,規避單一市場的風險。國內光伏企業應從靠政府補貼向回歸市場轉型,培育好國內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兼并重組,加快轉型升級。
面對歐盟一意孤行對中國光伏進行“雙反”調查,越來越多的中國光伏企業不再死盯歐洲市場,而是開始轉戰新興市場。這也意味著,中國光伏產業嚴重依賴歐洲市場的時代即將結束。
目前國內大部分光伏企業對市場策略進行了大幅度調整,以應對當下低迷的市場環境以及歐美的貿易保護。新興市場是未來光伏發展的方向。美國、日本和中國市場正處于上升階段,值得關注。同時,南美、非洲和東南亞國家政府對光伏產業的大力支持,也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特別是在這些新興市場中,那些偏遠無電的地區,對于電的渴求更顯急迫。
一扇拯救國內光伏企業新的天窗,似乎已經被打開。一股涌向新興市場的光伏開發浪潮也已席卷開來。搶占新興市場正在成為國內光伏企業走出光伏市場低谷的重要砝碼。
新興市場,正在被很多中國光伏企業看成是下一個希望。繼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家之外,包括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地區未來幾年內的光伏裝機容量均將出現快速增長狀態。如今,來自新興市場的貢獻已由前年的2%提升至2012年的近10%。中國企業就像闖入凌亂的后花園一樣,進入到亞非拉這塊荒草叢生然而生機勃勃的光伏市場。
以市場發展最為迅猛的日本為例,其光伏產業從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日本光伏市場新增裝機量1.56吉瓦,比前一年的同期增長了3倍。作為晶龍集團下屬子公司晶澳太陽能,今年一季度就有100兆瓦高效能的單晶硅組件銷往了日本,訂單情況超過預期,不但轉變了晶龍過去組件賠錢的局面,而且利潤相當可觀。就目前的平均銷售價格來看,日本市場具有較高的利潤率和良好的付款條件。
不僅是日本市場,晶澳太陽能在中東的伊朗、以色列等地也皆有項目。此前,晶澳太陽能跟西門子在以色列簽訂的5個項目,均位于阿拉瓦沙漠和內蓋夫沙漠。阿拉瓦和內蓋夫沙漠地區日照資源豐富,適合太陽能光伏發電,但對電池組件產品的“高效耐用性”要求極高。為了加大新興市場開發力度,晶龍甚至專門設立四支國際銷售團隊——歐洲區、亞太區、美洲區、中東非洲部。
另一家光伏巨頭阿特斯,也在加大新興市場的銷售。今年以來它在新興市場的銷售額也已超過了歐洲市場的份額。據阿特斯一季報顯示,阿特斯組件出貨量達到了2.63億美元,其中亞洲市場占比為57.4%,歐洲則不到25%。阿特斯將業務提振歸功于對利潤豐厚的日本市場的擴張。不難發現,阿特斯也在逐步調整公司戰略,更加關注東南亞、南美、南非等新興市場。
事實上,國內各家光伏企業都在大力拓展新興市場。其中,保利協鑫欲啟動泰國市場,在泰國投資光伏項目;南京中電主要集中在保加利亞和印度市場;正泰太陽能在東南亞市場的出口量則占該公司總出口量的15%左右;而昱輝陽光則在波蘭、南非和印度都有本地化生產的工廠。
有分析指出,到2017年亞太和中亞新興市場的光伏需求將超過3吉瓦。這一地區將在未來五年里快速成長,提供大量的商業機會。有人預測,未來兩年亞太區域的市場總量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達到現在的3倍。
同時,由于具有平價上網條件,光照充足、經濟發展情況也具備發展光伏電站的基礎,巴西、智利、南非、沙特阿拉伯等新興市場也將成為最具投資潛力的國家。
如今看來,開拓新興市場正在成為國內光伏企業爭搶的大蛋糕,也讓所有的公司前赴后繼。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新興市場的容量除印度、日本市場外,很少有需求量超過吉瓦級的市場,恐怕少量幾個中國企業的進駐就能夠滿足當地需求,當大量中國企業轉移出貨目標時,這些市場很容易出現飽和。為此,完全依賴新興的市場消納產品值得商榷。
再以日本市場為例,2013年一季度,中國對日本光伏組件出貨量超過700兆瓦,在日本國內市場的占比約為40%。據預測,日本光伏市場在2014年就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屆時中國光伏市場恐怕很難繼續保持現有的市場份額。從市場要求和需求來看,日本極高的進入門檻,恐怕也只能滿足少數幾家一線企業分享這場光伏盛宴。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未來新興市場能否真正承擔起填補美歐市場空缺的重任,同時又不至于引起這些新興市場的政策收緊,如今看來或許仍是個疑問。
面對國外市場的種種限制,有人建議把廠房直接設在海外。其理由是:更能深入市場,在關稅、貸款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持,但問題是個別企業勢單力薄,可能遭遇的困難也會更大。
為此,業內專家提出了光伏企業可采取“抱團出海”的策略,開拓新興市場做產業鏈上最擅長的一環,團隊合作合理分配利潤,最大限度利用各種資源,打造全新模式。
無論如何,希望國內光伏企業能夠順利度過這次“雙反”危機,并通過多元化發展,規避單一市場的風險。國內光伏企業應從靠政府補貼向回歸市場轉型,培育好國內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兼并重組,加快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