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被稱為“友好收官”的中歐“光伏戰”達成協議,中方對出口歐盟的光伏產品的最低價格和總量做出承諾,在“量價受限”的條件下,歐盟將不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47.6%的反傾銷稅。
浙江是國內第二大光伏出口省份,中小光伏企業眾多。記者采訪發現,這個結果令光伏企業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部分“慘淡經營”的中小企業,光伏協議或非“雪中送炭”而是“釜底抽薪”,倒逼他們尋求差異化轉型,靠“軟實力”而非價格戰逐鹿。
協議達成:不少企業松了口氣
目前,中歐雙方商定的光伏出口具體價格和數量尚未公布,但業內人士普遍推測,出口價格最低限度約為每瓦0.56歐元,總量在7GW左右,而去年,中國對歐盟出口的光伏產品總量約為12GW。
“這個談判成果值得肯定。”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陸川說,雖然每瓦0.56歐元的價格遠高于中國產品理應銷售的價格,但仍略低于歐洲光伏產品的售價,后者約為每瓦0.57-0.65歐元。
價格承諾的達成,意味著參與談判并簽署協議的企業,將避免從8月6日起被征收高達47.6%的反傾銷稅,這令不少企業松了口氣。
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楊海燕表示,因擔心歐美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影響持續發酵,今年年初,公司開始謀劃去海外建廠,“但現在看來,這步可以緩緩了。”
歐盟自去年底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的雙反調查,對浙江光伏產品出口影響巨大。杭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浙江對歐盟出口太陽能電池2.6億美元,下降63.1%。6月6日起,歐盟又對中國出口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
陸川表示,在出口總量受限的情況下,現階段公司最關注的是配額問題。“公司該通過什么方式去申請配額,目前還沒有可靠線索。雖說協議還未正式執行,但分配標準和可能性的探討應提前定型。”
量價齊限:幾家歡喜幾家愁
盡管中歐光伏協議被視為行業“利好”,光伏板塊也一度逆市飄紅,然而并非所有企業都對結果表示樂觀。浙江龍柏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原本參與了這次談判,卻因失望,最終沒有在協議上簽字。
“我們公司光伏產品原先的出口價格大約每瓦0.45歐元,如果按0.56歐元的最低要求,相當于漲價了20%,這我們肯定接受不了。”龍柏的副總經理王小鑫告訴記者,過高的底價,讓他們的產品喪失了價格競爭優勢。
“就比如夏普和長虹的彩電,本來要進口、高端還是要國產、便宜,可以由消費者不同的需求決定,如果硬規定最低1萬元1臺,同樣的價格誰還會去買長虹?”王小鑫說,與他們情況類似的中小光伏企業還有很多。
記者從海寧市商務局了解到,不少海寧光伏企業同樣表示,原本他們與歐盟本土產品的價格差在20%左右,現在每瓦0.56歐元的定價已令其完全喪失了價格競爭力。而在品質和服務上,大部分中小企業也不具優勢。
“光伏行業這兩年很難,其實不管稅率怎樣,都不盈利。這幾年我們公司一直在虧損。”王小鑫說,“當然,我們在開發新興市場,也不一定會死。目前訂單情況還不錯,至于半年一年之后怎樣,沒法考慮那么長遠。”
這種“走著看”的心態,代表了很多難以從“量價齊限”的協議中獲益,或者并未參與談判的中小企業。而業內人士也擔心,倘若缺少公平、透明的分配機制,配額制便有可能淪為新的尋租手段。
另辟蹊徑:差異化讓企業逐鹿“無壓力”
面對“量價齊限”下的群雄逐鹿,也有另辟蹊徑的光伏企業表示“無壓力”。
正泰是中國光伏電站建設中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陸川說,目前公司還有200多個待建的下游電站,對光伏產品的需求遠高于產能,他們不僅可以“自產自銷”甚至還需要外購。而且,正泰強大的產業鏈優勢,可以使限價的組件在其他部分消化掉。
“雖然資金有限的中小企業難以復制正泰的模式,但他們仍能靠差異化產品取勝。”杭州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趙永紅說。
浙江合大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并未參與此次談判,因為他們的主打產品光伏陶瓷瓦本身價格就在每瓦0.8-1歐元,遠高于限價。
該公司總經理侯生中表示,因為他們研發的光伏陶瓷瓦是差異性產品,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所以訂單受到的影響不大。“光伏技術跟建筑結合是一個趨勢,我們的產品50%出口,主要市場就是歐洲。目前國內和國外的訂單都很多,在談的項目訂單就有2億元。”
“新興市場的政策穩定性顯然不如成熟的歐美市場,為大企業貼牌、代工則同樣要和眾多同質化的小企業競爭。而國內市場雖釋放很多積極信號,但具體政策還有待落地。”趙永紅認為,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中歐光伏協議或非“雪中送炭”而是“釜底抽薪”,倒逼他們尋求差異化轉型,靠“軟實力”而非價格戰逐鹿。
“光伏產業到了差異化發展的時代,一窩蜂投資、過剩后又拼價格,這種傳統做法,要終結掉。”趙永紅說。
浙江是國內第二大光伏出口省份,中小光伏企業眾多。記者采訪發現,這個結果令光伏企業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部分“慘淡經營”的中小企業,光伏協議或非“雪中送炭”而是“釜底抽薪”,倒逼他們尋求差異化轉型,靠“軟實力”而非價格戰逐鹿。
協議達成:不少企業松了口氣
目前,中歐雙方商定的光伏出口具體價格和數量尚未公布,但業內人士普遍推測,出口價格最低限度約為每瓦0.56歐元,總量在7GW左右,而去年,中國對歐盟出口的光伏產品總量約為12GW。
“這個談判成果值得肯定。”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陸川說,雖然每瓦0.56歐元的價格遠高于中國產品理應銷售的價格,但仍略低于歐洲光伏產品的售價,后者約為每瓦0.57-0.65歐元。
價格承諾的達成,意味著參與談判并簽署協議的企業,將避免從8月6日起被征收高達47.6%的反傾銷稅,這令不少企業松了口氣。
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楊海燕表示,因擔心歐美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影響持續發酵,今年年初,公司開始謀劃去海外建廠,“但現在看來,這步可以緩緩了。”
歐盟自去年底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的雙反調查,對浙江光伏產品出口影響巨大。杭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浙江對歐盟出口太陽能電池2.6億美元,下降63.1%。6月6日起,歐盟又對中國出口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
陸川表示,在出口總量受限的情況下,現階段公司最關注的是配額問題。“公司該通過什么方式去申請配額,目前還沒有可靠線索。雖說協議還未正式執行,但分配標準和可能性的探討應提前定型。”
量價齊限:幾家歡喜幾家愁
盡管中歐光伏協議被視為行業“利好”,光伏板塊也一度逆市飄紅,然而并非所有企業都對結果表示樂觀。浙江龍柏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原本參與了這次談判,卻因失望,最終沒有在協議上簽字。
“我們公司光伏產品原先的出口價格大約每瓦0.45歐元,如果按0.56歐元的最低要求,相當于漲價了20%,這我們肯定接受不了。”龍柏的副總經理王小鑫告訴記者,過高的底價,讓他們的產品喪失了價格競爭優勢。
“就比如夏普和長虹的彩電,本來要進口、高端還是要國產、便宜,可以由消費者不同的需求決定,如果硬規定最低1萬元1臺,同樣的價格誰還會去買長虹?”王小鑫說,與他們情況類似的中小光伏企業還有很多。
記者從海寧市商務局了解到,不少海寧光伏企業同樣表示,原本他們與歐盟本土產品的價格差在20%左右,現在每瓦0.56歐元的定價已令其完全喪失了價格競爭力。而在品質和服務上,大部分中小企業也不具優勢。
“光伏行業這兩年很難,其實不管稅率怎樣,都不盈利。這幾年我們公司一直在虧損。”王小鑫說,“當然,我們在開發新興市場,也不一定會死。目前訂單情況還不錯,至于半年一年之后怎樣,沒法考慮那么長遠。”
這種“走著看”的心態,代表了很多難以從“量價齊限”的協議中獲益,或者并未參與談判的中小企業。而業內人士也擔心,倘若缺少公平、透明的分配機制,配額制便有可能淪為新的尋租手段。
另辟蹊徑:差異化讓企業逐鹿“無壓力”
面對“量價齊限”下的群雄逐鹿,也有另辟蹊徑的光伏企業表示“無壓力”。
正泰是中國光伏電站建設中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陸川說,目前公司還有200多個待建的下游電站,對光伏產品的需求遠高于產能,他們不僅可以“自產自銷”甚至還需要外購。而且,正泰強大的產業鏈優勢,可以使限價的組件在其他部分消化掉。
“雖然資金有限的中小企業難以復制正泰的模式,但他們仍能靠差異化產品取勝。”杭州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趙永紅說。
浙江合大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并未參與此次談判,因為他們的主打產品光伏陶瓷瓦本身價格就在每瓦0.8-1歐元,遠高于限價。
該公司總經理侯生中表示,因為他們研發的光伏陶瓷瓦是差異性產品,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所以訂單受到的影響不大。“光伏技術跟建筑結合是一個趨勢,我們的產品50%出口,主要市場就是歐洲。目前國內和國外的訂單都很多,在談的項目訂單就有2億元。”
“新興市場的政策穩定性顯然不如成熟的歐美市場,為大企業貼牌、代工則同樣要和眾多同質化的小企業競爭。而國內市場雖釋放很多積極信號,但具體政策還有待落地。”趙永紅認為,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中歐光伏協議或非“雪中送炭”而是“釜底抽薪”,倒逼他們尋求差異化轉型,靠“軟實力”而非價格戰逐鹿。
“光伏產業到了差異化發展的時代,一窩蜂投資、過剩后又拼價格,這種傳統做法,要終結掉。”趙永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