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原定的揭曉日期已超過兩個月,但中國最大光伏發電項目―――甘肅敦煌1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場項目的招標結果至今仍沒有宣布。有關人士在日前河北保定召開的“中國能源戰略轉型與綠色革命”電力論壇上透露,國投電力與英利控股聯合體因為報出的價格“超低”,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審批時遇阻,需要重新確定上網電價。
“超低競標價”令業內瞠目結舌
敦煌1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場項目的招標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投標的指引下規定了最低價中標,也許就是這一規定,導致了投標價的巨大懸殊。
資料顯示,這次招標最后共入圍的企業,全部報價均在2元/千瓦時以內。
在競標中,報價最高的是“百世德太陽能科技”與“中廣核風力發電”聯合體,競標價為1.9208元/千瓦時。
報價最低的是國投電力與英利控股聯合體,報價為0.69元/千瓦時,列競爭者第二、三的是“中廣核能源開發”和“龍源電力集團”,分別報價1.0928元/千瓦時和1.16元/千瓦時。
可以看出,敢投出“超低價”的,均是“不差錢”的央企。
央企都有各自捆綁的光伏企業,作為業主向招標方報出價格。甘肅電力、國電電力、中國節能、中環(中國)工程、中電國際新能源控股、華電集團新能源均報出了低于1.5元/千瓦時的價格。所有企業報出的平均價為1.43元/千瓦時。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中國能源戰略轉型與綠色革命”電力論壇上向與會者解釋,光伏發電的內部收益率達到8%才是合理的,而要達到這個收益率,上網電價應該在1.5元/千瓦時左右。國投電力和英利控股報出0.69元/千瓦時,內部收益率最多只有不到4%,比貸款利率低很多,肯定只會虧本。
招標面紗還待揭開
招標之后,國投電力以第一名0.69元/千瓦時的價格上報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局再上報給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但是,直到現在也未批復。其原因是超低的報價令決策者陷入兩難。招標之后,各企業、相關學會都曾以各種方式表達對這次招標的不滿。上述價格被認為是惡意競標,并給政府傳遞了一個錯誤的價格信號。
這樣的一個超低價,將國投電力和英利控股擺在了一個難堪的位置,這是他們最初沒有想到的。因為即便是在金融危機時期,該行業平均成本仍在2元/千瓦時~3元/千瓦時。知情人士透露,國投電力近年來在新能源領域涉足不多,為了進入光伏發電領域,此次競標報出了“侵略性”的報價。
業內普遍認為這一“侵略性”價格是“虧本買賣”。“在正常情況下,即便是垂直整合的企業,即自己有多晶硅資源,也不可能達到0.69元/千瓦時的成本水平。”尚德電力董事長施正榮在接受采訪時說。
而事實上,英利正是全球少數幾家實現垂直整合的太陽能公司之一。就敦煌項目在招標中爆出0.69元/千瓦時超低價遭業內質疑一事,聯合競標方之一的英利集團首席戰略官馬學祿在第三屆(2009)國際太陽能光伏大會間隙曾對此作出回應:“我們只是為此次投標的系統提供組件,最后提交的0.69元/千瓦時競標價格對我們來說,并不賺錢,但也不虧錢。根據我們的時間表,當
此次競標結束后,需要我們提供組件的時間大約在今年年底,屆時,英利自己投建的硅料廠已投產,會令我們的組件成本大幅降低,加上我們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能保證我們以上述競標價參與項目不虧本。”
最低價中標方式再遭質疑
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確定事關這個產業的未來,而“最低價中標”指引下引發的“超低價”競標使這種模式再一次遭受多方質疑。
光伏發電不能再走風電的老路,這是這次中標結果遲遲未能公布的原因。但光伏上網電價如何制定,給各方出了難題。如果確定0.69元/千瓦時為上網電價,不僅業內會掀起軒然大波,對此后電站的建設、招標項目的開展都將帶來不好的示范效應。
5月21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參加“中國能源戰略轉型與綠色革命”電力論壇時對有關人士表示,敦煌項目的招標結果還沒確定,在研究分析,并透露,未來光伏發電項目在電價上,可能采取的方式是將確定標桿電價、企業自己選擇合適的項目、標桿價格將通過招標確定。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招標肯定是必要的,國家有關部門必須要通過一系列的招標,確定出合理的市場價格,這個過程估計要用一至兩年的時間。
不過,也有反對招標制的,尚德電力董事長施正榮就認為,中國要發展太陽能發電項目不能通過招標來定價,而應該是政府按照一定的折價規定定價。比如說今年1.8元/千瓦時,明年1.6元/千瓦時,后年1.4元/千瓦時,到2012年1元/千瓦時,以這樣的方式實現。
雖然,甘肅敦煌1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場項目的招標面紗還未揭開,但可以明確,一旦結果公布,其確定的上網電價方案對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的影響將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