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在歐美“雙反”調查和產品價格大跌的雙重打擊下,我國光伏企業陷入重重困境,多家企業瀕臨破產。今年下半年,多項利好光伏產業的政策陸續出臺,光伏企業終于迎來轉機。
7月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計劃到2015年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2013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
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一時間,很多企業又開始跑馬圈地。
英利:計劃兩年后進入國內下游發電前兩名
目前,我國的光伏電站主要分為兩類,大型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大型地面電站又叫集中式光伏電站,主要建在西部的戈壁荒漠地區,充分利用其土地資源和太陽能資源,通過接入電網向外輸出電量;分布式光伏電站是依附建筑物的表面(如墻壁,屋頂等)建設的小型光伏電站,一般為自發自用,用不完的電量也可以通過并網實現外送。
8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對大型地面電站實行分區域的上網電價政策,根據光照條件的不同,全國三類資源區分別執行每度0.9元、0.95元、1元的上網電價標準;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每度補貼0.42元。
英利集團是2012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最多的企業。目前,英利以光伏組件生產制造業為基礎,正在積極向下游拓展,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產業。8 月5 日,英利集團召開誓師大會,公布了進軍光伏發電市場的新舉措,計劃要在兩年后進入國內下游發電前兩名。
英利集團副總裁趙志恒表示,在光伏產業的整個價值鏈中,上游的光伏組件制造業的增加值較低,下游光伏發電產業的增加值較高。進入下游產業,對英利來說,一方面可以消耗自有產能,提高產業增加值;另一方面也是跟著國家的政策導向走,能獲得更多的信貸支持。
英利集團設定的目標是,到2017年完成1500萬千瓦至1700萬千瓦裝機容量,屆時,布局地面電站所需要的土地資源將超過15萬畝,總投資額也將超過千億元。從2013年4月6日開始,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帶領英利團隊已經開赴云南、廣西等地進行考察及電站選址。
國家:力推分布式光伏電站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工程師江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相比大型地面電站,國家更希望推廣分布式光伏電站。
江華分析指出,首先,分布式發電的主要特點是就地消納,能減少遠距離輸電的損耗。大型地面電站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工業比較落后,所發的電量不能就地消納,只能遠距離輸送,需要增加輸變電投資。其次,分布式發電是在零售電價基礎上進行補貼,對國家而言,可以實現補貼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最后,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電力市場主體更為多元化,而分布式發電為多樣化的電力市場主體提供了自由選擇的空間。
為了鼓勵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8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公布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該批名單涉及7省5市、總共18個示范區項目,橫跨2013—2015年、裝機容量共計1823兆瓦(1兆瓦等于1000千瓦)。
英利集團看準分布式光伏發電是國內的主要發展方向,于2013年3月成立分布式電力投資管理公司,開啟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進程。在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中,英利集團投資的河北保定英利新技術開發區榜上有名。
蘇州保利協鑫光伏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是保利協鑫(03800.HK)旗下從事大中型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的業務板塊,目前也正在積極申請分布式光伏示范區項目。蘇州保利協鑫光伏電力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顧華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區的名單中只有18個項目,我們沒有申請。目前,我們在申報蘇州和南京的高新區的項目,爭取進入示范區的第二批名單中。”
企業:更青睞大型地面電站
雖然國家希望推廣分布式光伏電站,但對于企業來說,他們更看重大型地面電站。
根據英利集團的規劃,到2017年完成1500萬千瓦至1700萬千瓦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其中1300萬千瓦至1500萬千瓦是大型地面電站,只有200萬千瓦是分布式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規模占比不到15%。英利集團宣傳部副部長王志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大型地面電站的規模都比較大,投資收益穩定,綜合經營效率高,更容易受到企業的青睞。
保利協鑫也存在類似的情況。顧華敏坦言,雖然保利協鑫也在積極布局分布式電站建設,但還是更重視大型地面電站的建設,公司大型地面電站的規模是分布式光伏電站規模的10倍左右。分布式光伏示范區的建設難度較大,首先要找到合適的屋頂資源,之后要跟用電企業協商,還要去能源局申報材料審批,這個過程很復雜。
除了項目實施難度大,在經濟效益方面,分布式光伏電站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例如,在江蘇,工業企業的電價在每度0.8元~1元左右,加上每度0.42元的補貼,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效益能達到每度1.2元以上,比大型地面電站的上網電價0.9~1元要高很多。但是如果用電企業不能持續穩定地生產,用不了那么多的電,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就只能上網,每度電才0.8元左右,效益遠不如大型地面電站。
江華說,“這次,發改委公布的補貼方案都是度電補貼,這很好地解決了之前初裝補貼的種種弊端。初裝補貼是高投資高補貼、低投資低補貼,不能鼓勵技術進步,并且金太陽示范項目的初裝補貼在前期運作中產生了很多問題,例如騙補。從國外經驗看,度電補貼對產業的促進作更明顯。”
不過江華也表示,政策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還要看后期的執行情況,如光伏并網及電力送出是否到位。此前,一些西部的大型地面電站就曾出現無法并網、項目荒廢的情況。
7月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計劃到2015年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2013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
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一時間,很多企業又開始跑馬圈地。
英利:計劃兩年后進入國內下游發電前兩名
目前,我國的光伏電站主要分為兩類,大型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大型地面電站又叫集中式光伏電站,主要建在西部的戈壁荒漠地區,充分利用其土地資源和太陽能資源,通過接入電網向外輸出電量;分布式光伏電站是依附建筑物的表面(如墻壁,屋頂等)建設的小型光伏電站,一般為自發自用,用不完的電量也可以通過并網實現外送。
8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對大型地面電站實行分區域的上網電價政策,根據光照條件的不同,全國三類資源區分別執行每度0.9元、0.95元、1元的上網電價標準;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每度補貼0.42元。
英利集團是2012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最多的企業。目前,英利以光伏組件生產制造業為基礎,正在積極向下游拓展,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產業。8 月5 日,英利集團召開誓師大會,公布了進軍光伏發電市場的新舉措,計劃要在兩年后進入國內下游發電前兩名。
英利集團副總裁趙志恒表示,在光伏產業的整個價值鏈中,上游的光伏組件制造業的增加值較低,下游光伏發電產業的增加值較高。進入下游產業,對英利來說,一方面可以消耗自有產能,提高產業增加值;另一方面也是跟著國家的政策導向走,能獲得更多的信貸支持。
英利集團設定的目標是,到2017年完成1500萬千瓦至1700萬千瓦裝機容量,屆時,布局地面電站所需要的土地資源將超過15萬畝,總投資額也將超過千億元。從2013年4月6日開始,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帶領英利團隊已經開赴云南、廣西等地進行考察及電站選址。
國家:力推分布式光伏電站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工程師江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相比大型地面電站,國家更希望推廣分布式光伏電站。
江華分析指出,首先,分布式發電的主要特點是就地消納,能減少遠距離輸電的損耗。大型地面電站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工業比較落后,所發的電量不能就地消納,只能遠距離輸送,需要增加輸變電投資。其次,分布式發電是在零售電價基礎上進行補貼,對國家而言,可以實現補貼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最后,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電力市場主體更為多元化,而分布式發電為多樣化的電力市場主體提供了自由選擇的空間。
為了鼓勵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8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公布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該批名單涉及7省5市、總共18個示范區項目,橫跨2013—2015年、裝機容量共計1823兆瓦(1兆瓦等于1000千瓦)。
英利集團看準分布式光伏發電是國內的主要發展方向,于2013年3月成立分布式電力投資管理公司,開啟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進程。在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中,英利集團投資的河北保定英利新技術開發區榜上有名。
蘇州保利協鑫光伏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是保利協鑫(03800.HK)旗下從事大中型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的業務板塊,目前也正在積極申請分布式光伏示范區項目。蘇州保利協鑫光伏電力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顧華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區的名單中只有18個項目,我們沒有申請。目前,我們在申報蘇州和南京的高新區的項目,爭取進入示范區的第二批名單中。”
企業:更青睞大型地面電站
雖然國家希望推廣分布式光伏電站,但對于企業來說,他們更看重大型地面電站。
根據英利集團的規劃,到2017年完成1500萬千瓦至1700萬千瓦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其中1300萬千瓦至1500萬千瓦是大型地面電站,只有200萬千瓦是分布式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規模占比不到15%。英利集團宣傳部副部長王志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大型地面電站的規模都比較大,投資收益穩定,綜合經營效率高,更容易受到企業的青睞。
保利協鑫也存在類似的情況。顧華敏坦言,雖然保利協鑫也在積極布局分布式電站建設,但還是更重視大型地面電站的建設,公司大型地面電站的規模是分布式光伏電站規模的10倍左右。分布式光伏示范區的建設難度較大,首先要找到合適的屋頂資源,之后要跟用電企業協商,還要去能源局申報材料審批,這個過程很復雜。
除了項目實施難度大,在經濟效益方面,分布式光伏電站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例如,在江蘇,工業企業的電價在每度0.8元~1元左右,加上每度0.42元的補貼,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效益能達到每度1.2元以上,比大型地面電站的上網電價0.9~1元要高很多。但是如果用電企業不能持續穩定地生產,用不了那么多的電,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就只能上網,每度電才0.8元左右,效益遠不如大型地面電站。
江華說,“這次,發改委公布的補貼方案都是度電補貼,這很好地解決了之前初裝補貼的種種弊端。初裝補貼是高投資高補貼、低投資低補貼,不能鼓勵技術進步,并且金太陽示范項目的初裝補貼在前期運作中產生了很多問題,例如騙補。從國外經驗看,度電補貼對產業的促進作更明顯。”
不過江華也表示,政策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還要看后期的執行情況,如光伏并網及電力送出是否到位。此前,一些西部的大型地面電站就曾出現無法并網、項目荒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