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眼下冬日的寒冷已初露崢嶸時,國內光伏行業卻迎來了春天。市場需求拉動,扶持政策加溫 作為政策依賴性較強的產業,光伏行業回暖與近期國家扶持政策的密集出臺緊密相關。中國與歐盟就光伏“雙反”問題基本達成和解,對歐盟的出口訂單增多也是造成此輪行業復蘇的重要推力。
當眼下冬日的寒冷已初露崢嶸時,國內光伏行業卻迎來了春天。今年8月底,備受業界期待的光伏補貼新政終于塵埃落定,給近兩年來一直在“雙反寒冬”中煎熬的國內光伏行業帶來暖意,近期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又直接給產業加溫。作為光伏大省的山東能否借力此次復蘇擺脫依靠政策生存、靠自身供血走向發展正軌,日前,記者采訪了省內多家光伏企業和業內專家。
產業復蘇,光伏迎來暖意
“近期已經感受到行業回暖的跡象,明顯的體現就是項目開工量的增加。”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營銷總監劉建力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進行的光伏“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就有145兆瓦,加上其他地面項目總量已達160兆瓦左右,情況遠好于往年。
而對于從今年初起一直處于停產狀態的孚日光伏來說,回暖的跡象則更為明顯。此前,位于濰坊高密的孚日光伏生產的組件全部銷往歐洲,而受制于歐盟“雙反”,企業生產一度陷入停頓。為求轉型突破,孚日光伏結束與德國博世4年多的合作,并在四季度全面開工晶體硅項目。“選擇現在重啟光伏生產,我們正是看中了當下全面復蘇的光伏發展大勢。”孚日集團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如今孚日光伏正欲借力行業回暖轉戰臺灣市場。
不止一兩家企業,光伏“寒冬”消退跡象在全行業漸漸顯露。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26家光伏企業合計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16億元,均值為6108萬元,較上年同期的3133萬元增長了約95%。有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包括英利、天合、阿特斯等光伏巨頭在內,國內眾多光伏企業都處于滿產狀態,有些甚至出現了供貨不足。光伏產品的價格也有了明顯提升。年初,市場多晶硅組件價格已跌破4元/瓦,如今隨著市場行情的轉好,光伏組件的價格上升明顯,已經超過4.5元/瓦,有望沖擊5元大關。
市場需求拉動,扶持政策加溫
作為政策依賴性較強的產業,光伏行業回暖與近期國家扶持政策的密集出臺緊密相關。今年8月底,國家發改委將分布式光伏的補貼價格確定為0.42元/千瓦時,地面電站根據所在區域不同,電價分為0.9、0.95和1.0元/千瓦時三檔,補貼力度遠超此前業界預期,被視為整個光伏業扭虧為盈的關鍵。9月底,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通知,自10月1日起至2015年底,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此外,有消息稱,光伏補貼的實施細則預計將于年底前落實;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也表示,明年全國擬新增分布式光伏發電6吉瓦,到2015年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吉瓦……眾多扶持政策的出臺和利好消息的公布給光伏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吃了顆定心丸。
“光伏補貼的出臺為開啟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意義重大。”山東太陽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衍山表示,對于經歷過“雙反”打擊后的國內光伏產業來說,扶持政策將會沖銷光伏設備過高的成本,刺激企業重新樹立發展信心。
“而真正推動國內市場走向復蘇的則是近期年底前的‘搶建潮’。”保利新能源科技公司太陽能應用事業部總經理韋兆文介紹,按照國家發改委要求,今年9月1日之前獲核準的光伏電站必須在年底之前并網才可以享受1元錢的上網電價。為此,從三季度起,西北各省紛紛掀起了光伏電站搶建潮。僅在新疆境內,就上馬了110多個電站項目,總裝機量高達1.2吉瓦。西北地區大量的組件需求極大刺激了國內光伏市場,不少光伏企業甚至出現了供貨緊張。“目前行業普遍的組件預付款已經達到三成,發貨前就能收到八成左右的貨款。”韋兆文說,而在今年上半年,如此輕松的貨款回收對于光伏企業來說還是絕對不敢想的。
此外,中國與歐盟就光伏“雙反”問題基本達成和解,對歐盟的出口訂單增多也是造成此輪行業復蘇的重要推力。
借力發展須硬壯自身
“山東光伏企業在此輪復蘇中感受還屬于相對較慢的,不少企業至今仍處在艱難度日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內光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能夠在第一時間感受到產業回暖的一定是行業發展成熟壯大的區域,而正是由于聚集了一批光伏龍頭企業,江浙滬一帶才得以率先顯現光伏暖意。而山東雖是光伏生產大省,但離強省仍有一定距離。據介紹,我省光伏產業產能僅占全國產能的4%左右,去年出口額僅占全國的2%,無論是生產能力、成熟度、創新能力還是綜合實力都只能算是個“中學生”,因而感受行業回暖、并借暖發熱實現復蘇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此外,過度依賴政策扶持以及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也是制約山東光伏產業發展的原因之一。卓創新能源分析師王曉坤表示,由于目前具體實施細則仍在落實當中,補貼新政仍然只是“畫餅充饑”,僅依靠補貼退稅實現復蘇為時尚早。
“山東擁有全國最大的太陽能光熱產業鏈,光伏產業基礎較好,對實現后發突破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李衍山表示,當前國內光伏產業遭遇的“寒冬”和“春天”都與補貼脫不開干系。而對于光伏生產企業來說,唯有擴大市場、推動創新、降低成本,才能讓光伏產業實現自身供血,真正跳出因補貼帶來的盛衰周期。
當眼下冬日的寒冷已初露崢嶸時,國內光伏行業卻迎來了春天。今年8月底,備受業界期待的光伏補貼新政終于塵埃落定,給近兩年來一直在“雙反寒冬”中煎熬的國內光伏行業帶來暖意,近期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又直接給產業加溫。作為光伏大省的山東能否借力此次復蘇擺脫依靠政策生存、靠自身供血走向發展正軌,日前,記者采訪了省內多家光伏企業和業內專家。
產業復蘇,光伏迎來暖意
“近期已經感受到行業回暖的跡象,明顯的體現就是項目開工量的增加。”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營銷總監劉建力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進行的光伏“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就有145兆瓦,加上其他地面項目總量已達160兆瓦左右,情況遠好于往年。
而對于從今年初起一直處于停產狀態的孚日光伏來說,回暖的跡象則更為明顯。此前,位于濰坊高密的孚日光伏生產的組件全部銷往歐洲,而受制于歐盟“雙反”,企業生產一度陷入停頓。為求轉型突破,孚日光伏結束與德國博世4年多的合作,并在四季度全面開工晶體硅項目。“選擇現在重啟光伏生產,我們正是看中了當下全面復蘇的光伏發展大勢。”孚日集團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如今孚日光伏正欲借力行業回暖轉戰臺灣市場。
不止一兩家企業,光伏“寒冬”消退跡象在全行業漸漸顯露。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26家光伏企業合計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16億元,均值為6108萬元,較上年同期的3133萬元增長了約95%。有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包括英利、天合、阿特斯等光伏巨頭在內,國內眾多光伏企業都處于滿產狀態,有些甚至出現了供貨不足。光伏產品的價格也有了明顯提升。年初,市場多晶硅組件價格已跌破4元/瓦,如今隨著市場行情的轉好,光伏組件的價格上升明顯,已經超過4.5元/瓦,有望沖擊5元大關。
市場需求拉動,扶持政策加溫
作為政策依賴性較強的產業,光伏行業回暖與近期國家扶持政策的密集出臺緊密相關。今年8月底,國家發改委將分布式光伏的補貼價格確定為0.42元/千瓦時,地面電站根據所在區域不同,電價分為0.9、0.95和1.0元/千瓦時三檔,補貼力度遠超此前業界預期,被視為整個光伏業扭虧為盈的關鍵。9月底,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通知,自10月1日起至2015年底,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此外,有消息稱,光伏補貼的實施細則預計將于年底前落實;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也表示,明年全國擬新增分布式光伏發電6吉瓦,到2015年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吉瓦……眾多扶持政策的出臺和利好消息的公布給光伏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吃了顆定心丸。
“光伏補貼的出臺為開啟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意義重大。”山東太陽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衍山表示,對于經歷過“雙反”打擊后的國內光伏產業來說,扶持政策將會沖銷光伏設備過高的成本,刺激企業重新樹立發展信心。
“而真正推動國內市場走向復蘇的則是近期年底前的‘搶建潮’。”保利新能源科技公司太陽能應用事業部總經理韋兆文介紹,按照國家發改委要求,今年9月1日之前獲核準的光伏電站必須在年底之前并網才可以享受1元錢的上網電價。為此,從三季度起,西北各省紛紛掀起了光伏電站搶建潮。僅在新疆境內,就上馬了110多個電站項目,總裝機量高達1.2吉瓦。西北地區大量的組件需求極大刺激了國內光伏市場,不少光伏企業甚至出現了供貨緊張。“目前行業普遍的組件預付款已經達到三成,發貨前就能收到八成左右的貨款。”韋兆文說,而在今年上半年,如此輕松的貨款回收對于光伏企業來說還是絕對不敢想的。
此外,中國與歐盟就光伏“雙反”問題基本達成和解,對歐盟的出口訂單增多也是造成此輪行業復蘇的重要推力。
借力發展須硬壯自身
“山東光伏企業在此輪復蘇中感受還屬于相對較慢的,不少企業至今仍處在艱難度日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內光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能夠在第一時間感受到產業回暖的一定是行業發展成熟壯大的區域,而正是由于聚集了一批光伏龍頭企業,江浙滬一帶才得以率先顯現光伏暖意。而山東雖是光伏生產大省,但離強省仍有一定距離。據介紹,我省光伏產業產能僅占全國產能的4%左右,去年出口額僅占全國的2%,無論是生產能力、成熟度、創新能力還是綜合實力都只能算是個“中學生”,因而感受行業回暖、并借暖發熱實現復蘇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此外,過度依賴政策扶持以及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也是制約山東光伏產業發展的原因之一。卓創新能源分析師王曉坤表示,由于目前具體實施細則仍在落實當中,補貼新政仍然只是“畫餅充饑”,僅依靠補貼退稅實現復蘇為時尚早。
“山東擁有全國最大的太陽能光熱產業鏈,光伏產業基礎較好,對實現后發突破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李衍山表示,當前國內光伏產業遭遇的“寒冬”和“春天”都與補貼脫不開干系。而對于光伏生產企業來說,唯有擴大市場、推動創新、降低成本,才能讓光伏產業實現自身供血,真正跳出因補貼帶來的盛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