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德等國的多晶硅企業,在多晶硅市場拼搏了幾十年以后,大部分能夠存續下來的都是另有主業和實業作支撐,在困境中能夠抵御行業挑戰。新能源行業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連續三年的行業低周期,使各國的光伏企業,面臨嚴峻的挑戰,事實也將會證明,擁有完整的或者比較堅實的實業支撐的企業能夠抵御更多更大的風險。盡管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會面臨專業化和多元化的選擇,但是在抵御一個新行業風險的過程當中,另有主業和實業作支撐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險作用。
合肥賽維的設備基本上是從2011年開始先后投產,單產規模2000兆瓦,在世界范圍的晶硅電池行業里是比較先進或主流的設備。在行業低潮時期加快并購,比自己單純地去新增產能更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消除產能過剩。我們接手賽維時的規模是調整股權和調整負債之后,這是表面的特定成交方式下的價格。企業最初的賬面成本是50億元,不能簡單把1.2億元、3.3億元和8.7億元劃等號,從我們的角度來講,這個行業才剛剛開始,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規模。我們希望企業不僅可以解決人類狹義的電力需求,也可以解決能源來源的廣義能源,也就是今天我們電力消耗4-5倍的能耗,還包括未來十年左右能耗翻一番。這些總的能源來源都可以以光伏發電為主來提供我們永續發展的清潔能源。
其實,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將這一設想付諸實施。德國2005年就開始推行上網電價法,僅僅六七年時間,每年的裝機容量已經上升到了8吉瓦,并于去年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電網負荷高峰時期達到了光伏發電總量占電網發電總量一半。今年這一數據得到進一步刷新,達到60%。2011年發生福島核電事故后,日本核電被迫停產,在這種背景下,通過光伏替代,僅僅兩年時間,預計今年日本光伏裝機將會超過中國。因此,光伏發電的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大,而且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上比日本更嚴重。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迫切需要解決能源安全問題。
煤炭雖然還可以供應我們100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今天的教訓告訴我們,基本上已經不能長期依賴煤炭,否則以后的霧霾問題將比今天更嚴重。我們有比日本更廣闊的幅員,比德國更充足的陽光,我們整個沙漠和準沙漠地區,可以解決國家發展的持續問題和能源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