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兼并重組潮的背后,是政府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出手。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光伏行業都是政策主導的行業。近兩年,國家出臺扶持光伏國內市場的政策接近20項,涉及發改委、財政部等各個關鍵部委;上網電價政策逐步制度化,可再生能源附加已經上調并且按季度發放,增值稅減半政策已經執行,并網問題已經緩解,配額制也正在征求意見中。
“光伏是新興產業,有很大發展空間,是替代能源的一種選擇。很多國家政府在此問題上都有共識,都在出臺扶持和鼓勵的政策。最典型的就是德國的上網電價法對德國以及歐盟的光伏利用都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吳達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出臺一系列的光伏產業扶持政策就是促進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
政策上演“組合拳”
今年8月30日發改委發布《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光伏補貼政策的落地,無疑是給整個光伏產業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記者注意到,此次補貼的力度,明顯大于此前市場的預期。
“現在補貼是為了將來不補貼。”聯合國工發組織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主任喜文華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光伏行業必須有國家的大力扶持才能渡過難關。
此外,行業內翹首企盼的《分布式光伏管理細則》亦是呼之欲出。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明年各省電站建設指標已大體確定,分布式光伏占比較大,為推進其發展,分布式政策的細則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已制定完成,預計很快會出臺。
而山東省為了推進分布式發電的發展更是發文稱,將額外補貼分布式光伏發電。
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意見的函》,要求在不出現“棄光限電”的情況下,2014年光伏發電的建設規模提高兩成,達到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
光伏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資金對一個光伏企業來說可謂是關乎生死。而此前,光伏企業要想從金融機構融資并非易事,如今曙光乍現。10月22日,中國銀監會辦公廳發通知稱,光伏產業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銀行業金融機構取有效措施,支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信貸政策的轉向無疑是給光伏行業帶來了“源頭活水”。
11月11日至12日,2013光伏領袖峰會在北京召開。各家光伏企業的掌門人紛紛對光伏產業的強勁反彈表示出憧憬,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表示,“在政府和電網企業政策利好消息接連出臺的大背景下,光伏產業開始將目光瞄準國內市場。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整個光伏產業出現了向好的跡象,光伏行業正漸漸走出低谷,寒冬就要過去,春天即將來臨。”
“目前,光伏的發電成本比常規能源高,所以推進慢,需要通過政府支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質量,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吳達成說,從現在來看,光伏發電很有可能在本世紀普及。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一系列政策鼓勵、扶持下,光伏行業的復蘇首先從光伏企業的財務報表上展現了出來。
“光伏行業近一年的特點就是企業的經營狀況開始好轉。上半年一些企業的毛利率都超過10%了,好一點的達到17%,一般都是11%、12%,已經有利潤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向記者表示。
一掃往日的陰霾,光伏行業的三季報開始展現曙光。受需求持續復蘇影響,光伏企業出貨量持續增長,進而帶動企業收入增長。
從長江證券(行情,問診)統計的18家A股光伏企業的情況來看(包括設備、輔材、組件、電站等類型企業),這些企業前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5.45億元,同比增長22.65%;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8.00億元,同比增長48.11%,增速較二季度的17.88%明顯擴大。
此外,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前三季度行業三項費用率持續下降,尤其是管理費用率下降明顯,成為行業盈利改善的另一原因。
“我們認為光伏行業仍處在大周期復蘇的初期,四季度到明年都將延續復蘇的格局,目前需求端仍在持續提升,供給端則在逐步整合。“東北證券(行情,問診)的一位分析師在研報中聲稱,從中長期來看,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不斷下降,光伏發電將越來越具備經濟性,光伏行業仍大有可為。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向記者直言,光伏行業市場的拐點已經來臨。
國內外需求增多
如果說光伏業企業三季度報的表現給人些許安慰,那么其背后的電價補貼政策落地,則真正提供了動力——最直接的效果是拉動了國內市場,下游的巨大需求直接打開了整個行業的希望之門。
“靴子”落地以后,嗅覺靈敏的大鱷們已應聲而動,重金打造光伏電站。
11月中旬,中石油聯手金保利買電站首涉光伏業。在一周前的11月6日,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與安徽省巢湖市簽署太陽能發電項目框架協議。
受益于陸續出臺的政策,上市公司新增的光伏發電項目明顯增多,其中,規模最大的前三個項目分別是中利科技(行情,問診)內蒙古白云鄂博1000MW的光伏電站項目、海潤光伏(行情,問診)承接順風光電EPC總承包479MW光伏電站項目、航天機電(行情,問診)寧夏500MW屋頂光伏電站項目。
“最近光伏發電的項目和規模增速確實比較明顯。”任浩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發改委補貼電價辦法規定在2013年9月1日之前核準的,在2014年1月1日之前裝機完成的電站將獲得1元/度補貼,因此目前已經獲得核準的業主必須趕在年底之前將大型電站建設完成以確定更優的電價,一股“搶裝潮”正在涌現。
“由于國內市場的打開,從全球總體需求來看,預計明年需求將繼續增長。”上述分析師表示,其中今年四季度將出現裝機高峰,這有可能進一步緩解大企業的出貨壓力并且可能刺激價格小幅回暖,同時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現金流,為明年行業大面積盈利提供保證。
記者注意到,NPDSolarbuzz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三季度,全球太陽能光伏終端市場的需求量達到9GW的季度新紀錄,環比增長6%,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
在吳達成看來,日本、美國等市場依然維持快速增長的趨勢。這對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商機。
東北證券一份研報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全球光伏需求已達到15GW。
光伏目前是依靠政府補貼生存的產業,補貼給產業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也一定程度制約了產業的發展。未來產業需求的爆發必須讓成本能夠更進一步降低,達到平價上網,這也需要電池組件的效率能夠進一步提升。
有數據顯示,從第三季度來看,各類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均取得較大的進展。其中單晶硅電池模塊轉化率達到24.2%。國內需求的全面打開無疑是讓光伏重獲新生。據悉,201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已經有超過30%用于國內市場。
在劉漢元看來,盡管我國光伏行業近兩三年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優勝劣汰的行業整合,但整體來看,并未影響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步伐,隨著我國政府扶持光伏產業發展政策的不斷落地及太陽能發電效率的快速提升,中國市場將是未來世界光伏的主要市場。
“平價上網將帶來光伏行業需求爆發。”國信證券的一份研報稱,由于光伏產業目前仍然依靠補貼,因此目前整個產業受到政策波動的影響非常的大,未來產業的發展還是要盡快擺脫補貼為主的模式,而這就需要光伏發電跟其他新能源及傳統化石能源相比具有經濟性。
此外,分布式光伏還會帶來新的商業模式。SolarCity公司的光伏租賃模式的成功更是讓人們看到了分布式發電的誘人商業前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各地亦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表現出了極大地熱情。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光伏行業都是政策主導的行業。近兩年,國家出臺扶持光伏國內市場的政策接近20項,涉及發改委、財政部等各個關鍵部委;上網電價政策逐步制度化,可再生能源附加已經上調并且按季度發放,增值稅減半政策已經執行,并網問題已經緩解,配額制也正在征求意見中。
“光伏是新興產業,有很大發展空間,是替代能源的一種選擇。很多國家政府在此問題上都有共識,都在出臺扶持和鼓勵的政策。最典型的就是德國的上網電價法對德國以及歐盟的光伏利用都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吳達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出臺一系列的光伏產業扶持政策就是促進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
政策上演“組合拳”
今年8月30日發改委發布《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光伏補貼政策的落地,無疑是給整個光伏產業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記者注意到,此次補貼的力度,明顯大于此前市場的預期。
“現在補貼是為了將來不補貼。”聯合國工發組織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主任喜文華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光伏行業必須有國家的大力扶持才能渡過難關。
此外,行業內翹首企盼的《分布式光伏管理細則》亦是呼之欲出。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明年各省電站建設指標已大體確定,分布式光伏占比較大,為推進其發展,分布式政策的細則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已制定完成,預計很快會出臺。
而山東省為了推進分布式發電的發展更是發文稱,將額外補貼分布式光伏發電。
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意見的函》,要求在不出現“棄光限電”的情況下,2014年光伏發電的建設規模提高兩成,達到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
光伏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資金對一個光伏企業來說可謂是關乎生死。而此前,光伏企業要想從金融機構融資并非易事,如今曙光乍現。10月22日,中國銀監會辦公廳發通知稱,光伏產業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銀行業金融機構取有效措施,支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信貸政策的轉向無疑是給光伏行業帶來了“源頭活水”。
11月11日至12日,2013光伏領袖峰會在北京召開。各家光伏企業的掌門人紛紛對光伏產業的強勁反彈表示出憧憬,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表示,“在政府和電網企業政策利好消息接連出臺的大背景下,光伏產業開始將目光瞄準國內市場。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整個光伏產業出現了向好的跡象,光伏行業正漸漸走出低谷,寒冬就要過去,春天即將來臨。”
“目前,光伏的發電成本比常規能源高,所以推進慢,需要通過政府支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質量,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吳達成說,從現在來看,光伏發電很有可能在本世紀普及。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一系列政策鼓勵、扶持下,光伏行業的復蘇首先從光伏企業的財務報表上展現了出來。
“光伏行業近一年的特點就是企業的經營狀況開始好轉。上半年一些企業的毛利率都超過10%了,好一點的達到17%,一般都是11%、12%,已經有利潤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向記者表示。
一掃往日的陰霾,光伏行業的三季報開始展現曙光。受需求持續復蘇影響,光伏企業出貨量持續增長,進而帶動企業收入增長。
從長江證券(行情,問診)統計的18家A股光伏企業的情況來看(包括設備、輔材、組件、電站等類型企業),這些企業前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5.45億元,同比增長22.65%;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8.00億元,同比增長48.11%,增速較二季度的17.88%明顯擴大。
此外,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前三季度行業三項費用率持續下降,尤其是管理費用率下降明顯,成為行業盈利改善的另一原因。
“我們認為光伏行業仍處在大周期復蘇的初期,四季度到明年都將延續復蘇的格局,目前需求端仍在持續提升,供給端則在逐步整合。“東北證券(行情,問診)的一位分析師在研報中聲稱,從中長期來看,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不斷下降,光伏發電將越來越具備經濟性,光伏行業仍大有可為。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向記者直言,光伏行業市場的拐點已經來臨。
國內外需求增多
如果說光伏業企業三季度報的表現給人些許安慰,那么其背后的電價補貼政策落地,則真正提供了動力——最直接的效果是拉動了國內市場,下游的巨大需求直接打開了整個行業的希望之門。
“靴子”落地以后,嗅覺靈敏的大鱷們已應聲而動,重金打造光伏電站。
11月中旬,中石油聯手金保利買電站首涉光伏業。在一周前的11月6日,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與安徽省巢湖市簽署太陽能發電項目框架協議。
受益于陸續出臺的政策,上市公司新增的光伏發電項目明顯增多,其中,規模最大的前三個項目分別是中利科技(行情,問診)內蒙古白云鄂博1000MW的光伏電站項目、海潤光伏(行情,問診)承接順風光電EPC總承包479MW光伏電站項目、航天機電(行情,問診)寧夏500MW屋頂光伏電站項目。
“最近光伏發電的項目和規模增速確實比較明顯。”任浩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發改委補貼電價辦法規定在2013年9月1日之前核準的,在2014年1月1日之前裝機完成的電站將獲得1元/度補貼,因此目前已經獲得核準的業主必須趕在年底之前將大型電站建設完成以確定更優的電價,一股“搶裝潮”正在涌現。
“由于國內市場的打開,從全球總體需求來看,預計明年需求將繼續增長。”上述分析師表示,其中今年四季度將出現裝機高峰,這有可能進一步緩解大企業的出貨壓力并且可能刺激價格小幅回暖,同時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現金流,為明年行業大面積盈利提供保證。
記者注意到,NPDSolarbuzz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三季度,全球太陽能光伏終端市場的需求量達到9GW的季度新紀錄,環比增長6%,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
在吳達成看來,日本、美國等市場依然維持快速增長的趨勢。這對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商機。
東北證券一份研報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全球光伏需求已達到15GW。
光伏目前是依靠政府補貼生存的產業,補貼給產業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也一定程度制約了產業的發展。未來產業需求的爆發必須讓成本能夠更進一步降低,達到平價上網,這也需要電池組件的效率能夠進一步提升。
有數據顯示,從第三季度來看,各類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均取得較大的進展。其中單晶硅電池模塊轉化率達到24.2%。國內需求的全面打開無疑是讓光伏重獲新生。據悉,201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已經有超過30%用于國內市場。
在劉漢元看來,盡管我國光伏行業近兩三年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優勝劣汰的行業整合,但整體來看,并未影響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步伐,隨著我國政府扶持光伏產業發展政策的不斷落地及太陽能發電效率的快速提升,中國市場將是未來世界光伏的主要市場。
“平價上網將帶來光伏行業需求爆發。”國信證券的一份研報稱,由于光伏產業目前仍然依靠補貼,因此目前整個產業受到政策波動的影響非常的大,未來產業的發展還是要盡快擺脫補貼為主的模式,而這就需要光伏發電跟其他新能源及傳統化石能源相比具有經濟性。
此外,分布式光伏還會帶來新的商業模式。SolarCity公司的光伏租賃模式的成功更是讓人們看到了分布式發電的誘人商業前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各地亦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表現出了極大地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