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京舉行的“2013光伏領袖峰會”上,來自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護與核能安全部能源與環境國際事務、可再生能源處處長 Martin Schpe介紹了德國光伏發電的經驗和政策。本版節選部分內容與讀者共同分享。
德國是首批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歐洲國家。1990年,德國在通過了“十萬屋頂”項目之后,德國光伏產業在全球市場中得到飛速發展。到今天為止,在全球范圍內安裝的大量光伏項目中,有1/3在德國。
如果回過頭來看一看,沒有人能預測到可再生資源、尤其是光伏能源能夠這么快速地增長。在過去的三年中,太陽能在德國所獲得的投資在可再生能源中是最大的,幾乎占到了整個新能源投資的60%。
當前,全球光伏成本已從2006年的5歐元/瓦降到去年的1美元/瓦,并且保持了繼續下降的趨勢。取得這樣的成果,離不開研發方面、鼓勵創新政策與市場滲透等方面的支持。國際光伏研究機構持續開發高效光伏電池;德國、意大利、法國、中國、日本等國家的大力推進;上網電價政策對光伏產業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德國光伏的發電量已占到國內總發電量的5%,未來幾年仍會飛速發展。在過去十年中,德國已經看到,產業的快速發展最終使終端用戶直接受益,在屋頂上安裝不需要增加消費者的負擔,加速了德國的光伏電價的降低。
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化石燃料將會被可再生能源來逐漸替代。預計到2050年,德國80%的電力能源都會來自于可再生能源。與過去相比,德國會把政策覆蓋到風能、水能,以及其它的可再生能源。
德國在制定能源政策的時候有三大目標。第一個就是,安全。加速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度;第二是,進一步降低能源行業整體成本,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第三個是,采用的能源應該是非常清潔。
實現這些目標,德國將面臨很多挑戰。第一個挑戰,就是高效的支持政策。對于光伏行業來說必須要進行下去,而且要持續進行改進,確保投資者具有可預測的回報率。2006年,光伏組件的成本比之前一年降低了2%,整個產業的發展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導致產業鏈面臨難題,很多企業在這一輪整合中倒閉,但是也應看到一些新企業進入到這個市場中來。所以,對德國中小型企業來說,他會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市場,尤其提供一些定制化的產品,相信這個歷程將會在未來幾年持續下去,光伏市場將會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第二,優惠的上網電價促進了光伏的發展,提振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對于光伏來說,未來想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新技術、高質量、新市場的開拓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第三點,光伏支持的政策到期之后需要建立新的模式以適應市場。隨著技術的推進,消費者購買并安裝自己的光伏體系,從而降低自己的電價方面支出。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自給自足,已成為一個新的生產者,這對光伏組件的分散化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協調的作用。
另外,像醫院、超市、辦公樓,在白天使用高峰,對它的用電量進行評估,這對于美國、歐洲,尤其對于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來說,是非常適應的模式,在此方面,中國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具有創新性的新能源城市項目的建設。
在今天,光伏和風電占到了整個德國能源市場相當大的比例,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擴大。這需要在供應方和需求方提升靈活度,促進基礎負荷、中度負荷和高度負荷的調風;對大項目做好充分的市場準備;加快對電網尤其智能電網的拓展,這是對行業來說是最便宜的、一個最具成本效益的做法。同時,也需要更具有創新性、成本效益整體的解決方案出現,提升光伏在電網中所占的比例,只有到那個時候,光伏才能夠成為主要電源。
(Martin Schpe)
德國是首批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歐洲國家。1990年,德國在通過了“十萬屋頂”項目之后,德國光伏產業在全球市場中得到飛速發展。到今天為止,在全球范圍內安裝的大量光伏項目中,有1/3在德國。
如果回過頭來看一看,沒有人能預測到可再生資源、尤其是光伏能源能夠這么快速地增長。在過去的三年中,太陽能在德國所獲得的投資在可再生能源中是最大的,幾乎占到了整個新能源投資的60%。
當前,全球光伏成本已從2006年的5歐元/瓦降到去年的1美元/瓦,并且保持了繼續下降的趨勢。取得這樣的成果,離不開研發方面、鼓勵創新政策與市場滲透等方面的支持。國際光伏研究機構持續開發高效光伏電池;德國、意大利、法國、中國、日本等國家的大力推進;上網電價政策對光伏產業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德國光伏的發電量已占到國內總發電量的5%,未來幾年仍會飛速發展。在過去十年中,德國已經看到,產業的快速發展最終使終端用戶直接受益,在屋頂上安裝不需要增加消費者的負擔,加速了德國的光伏電價的降低。
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化石燃料將會被可再生能源來逐漸替代。預計到2050年,德國80%的電力能源都會來自于可再生能源。與過去相比,德國會把政策覆蓋到風能、水能,以及其它的可再生能源。
德國在制定能源政策的時候有三大目標。第一個就是,安全。加速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度;第二是,進一步降低能源行業整體成本,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第三個是,采用的能源應該是非常清潔。
實現這些目標,德國將面臨很多挑戰。第一個挑戰,就是高效的支持政策。對于光伏行業來說必須要進行下去,而且要持續進行改進,確保投資者具有可預測的回報率。2006年,光伏組件的成本比之前一年降低了2%,整個產業的發展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導致產業鏈面臨難題,很多企業在這一輪整合中倒閉,但是也應看到一些新企業進入到這個市場中來。所以,對德國中小型企業來說,他會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市場,尤其提供一些定制化的產品,相信這個歷程將會在未來幾年持續下去,光伏市場將會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第二,優惠的上網電價促進了光伏的發展,提振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對于光伏來說,未來想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新技術、高質量、新市場的開拓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第三點,光伏支持的政策到期之后需要建立新的模式以適應市場。隨著技術的推進,消費者購買并安裝自己的光伏體系,從而降低自己的電價方面支出。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自給自足,已成為一個新的生產者,這對光伏組件的分散化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協調的作用。
另外,像醫院、超市、辦公樓,在白天使用高峰,對它的用電量進行評估,這對于美國、歐洲,尤其對于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來說,是非常適應的模式,在此方面,中國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具有創新性的新能源城市項目的建設。
在今天,光伏和風電占到了整個德國能源市場相當大的比例,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擴大。這需要在供應方和需求方提升靈活度,促進基礎負荷、中度負荷和高度負荷的調風;對大項目做好充分的市場準備;加快對電網尤其智能電網的拓展,這是對行業來說是最便宜的、一個最具成本效益的做法。同時,也需要更具有創新性、成本效益整體的解決方案出現,提升光伏在電網中所占的比例,只有到那個時候,光伏才能夠成為主要電源。
(Martin Sch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