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能發電的主戰場正開始一場從西部戈壁向東部工商業發達城市屋頂的大轉移。(CFP/圖)
和美國分布式光伏市場剛啟動時一樣,眼下每一家投身分布式市場的中國企業,都夢想成為中國版SolarCity。他們所遭遇的一系列涉及政策、電力、金融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礙,不僅挑戰著中國傳統的能源管理方式,而且決定著中國光伏業向分布式轉型的成敗。
“夢想成為中國版 SolarCity”
2013年8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終于兌現了他對“白宮太陽能屋頂項目”發起者丹尼·肯尼迪(Danny Kennedy)的承諾,在白宮屋頂安裝了光伏板。
最近,這個成功說服過美國總統的創業者在中國嗅到了商業機會。
中國太陽能戰略出現了新方向——重點發展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由此中國太陽能發電的主戰場也開始了一場從西部戈壁向東部工商業發達城市屋頂的大轉移,伴隨該轉移發生的,是整個太陽能發電市場的轉型,從依靠政府補貼的大型公用事業電站轉向更為分散而小型的工商業屋頂。
2013年11月以來,數個相關政策下發,國家能源局對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再度加碼。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對該市場啟動至關重要的執行細節《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管理辦法》也已完成定稿,預計本月底將公布。
早在今年8月,國家能源局批準了全國18個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建設項目,這被看做是中國分布式市場即將大規模啟動的標志。
“現在中國市場的氛圍跟2006年時的美國一模一樣。”丹尼·肯尼迪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2006年,美國分布式光伏市場啟動,分布式太陽能一舉成為占據美國整個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80%以上的主要應用類型。
與趕到中國來尋找機遇的肯尼迪不同,本土新能源公司晶科能源已經趕在政策出臺前,進行了大量摸底。
2013年10月18日,晶科能源宣布,公司將在未來三年內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江蘇鎮江開發總計120MW(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預計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分布式一定是未來中國太陽能發展的趨勢。”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對正在興起的分布式發電市場,李仙德說他“有信心做更大的投入”。
支持李仙德做出上述判斷的,是中國分布式光伏市場正處于萌芽狀態。更為實際的驅動力則是,這位年輕而精干的經營者看到了可觀的財務回報率。
實際上,聞風而動的公司,除了晶科能源這樣的美國上市公司,更多是不知名的草根企業——創辦時間不長,實力并不雄厚,也很少具備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的能力。
復睿新能源電力投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2013年10月24日,復睿新能源與無錫新區簽署了50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合作協議,這家2011年底才成立的新公司專注于開發長三角高能耗區域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正如2006年美國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啟動后,美國誕生了大量創新商業模式和明星創業公司一樣,眼下幾乎每一家投身分布式市場的中國企業,都夢想成 為中國版SolarCity。這家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創業公司因成功創造了“屋頂開發商”商業模式,而受到了全球新能源業者的追捧。
“此前中國新能源僅與制造業與電力有關,現在則開始與金融、房地產以及數量眾多的電力用戶發生交集。”長期研究美國新能源業的國觀智庫能源事業部總監李月分析道。
一個新興領域,一群新的市場參與主體,這些新情況無一不挑戰著中國傳統的能源管理方式,甚至包括國家能源局、國家開發銀行在內的大機構,也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新嘗試。
“完善政策至少還需要兩三年”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新興事物,在歷史上我國在這個領域沒有經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家能源局官員說,國家能源局面臨很大壓力——國家能源局正在推動的是一個與傳統的核電、火電都不同的全新市場。
“傳統能源和大型可再生能源電站的項目管理簡單,啟動市場也簡單,市場在有序的調控基礎上很快發展起來,但分布式發電卻是非常綜合且復雜的,就是這個特點讓分布式能源一直沒有做起來。”上述官員說。
分布式發電有著規模小、數量多、項目分散的特點,分布式市場啟動后,未來中國將出現成千上萬個小型太陽能項目,在規模總量一致的情況下,分布式項目的數量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對于人手本已捉襟見肘的管理者來說,管理壓力可想而知。
具體到制度設計上,盡管今年以來國家能源局已經出臺了數個推動政策,但對啟動這項龐大的國家新能源計劃來說,目前已經出臺的《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等政策還遠不足以規范各個市場環節。
“分布式能源制度設計上也不同于傳統能源的制度設計,價格政策、補貼政策、電網政策、稅收政策以及項目管理政策都不一樣,過去9個月國家能源局出臺了很多政策,現在還有近十項政策在制定,我認為,要完善政策至少還需要兩三年。”上述能源局官員說。
正基于此,一部分新能源企業對分布式持悲觀態度,他們對管理者能否具備啟動這一新市場的能力缺乏信心,“現在談分布式還為時過早。”浙江一家新能源企業的高管說。
在一位接近國家能源局的內部人士看來,決定啟動分布式市場,正是國家能源局“自己在給自己壓力”。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在一個國家能源局的內部會議上,能源局官員承認了這個目標的艱難性,但同時指出,這個壓力符合產業發展需要,因為分布式能源政策既是實現中國國內太陽能目標的重點,同時也是能源局制度創新的重點,他們需要“闖出一條路來”。
當金融大鱷遇到“新面孔”
摸著石頭過河的不僅是國家能源局,還有金融機構。對他們來說,與為數眾多的小型新能源公司直接打交道,此前幾乎從未遇到。現在開始,他們必須要開始面對“一群新面孔”。
以中國最大的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國開行)為例,在國開行過去的貸款企業名單中,央企及其所屬子公司和地方國企一直是主角,其貸款余額占總貸款余額的48%,這些項目一般有母公司或集團公司兜底還款或擔保,風險很小。剩下的貸款都發放給了那些著名的大型光伏制造企業。
由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規模普遍較小,大型電力企業的積極性不高,中小型企業成為市場的絕對主力,但因為實力相對較弱,因此很難獲取國開行的融資。 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交易結構比較復雜,項目相關方多,屋頂業主、電力用戶等方的信用如何將直接關系貸款風以及實際發電量多少、補貼是否及時到 位等因素都將影響項目貸款的安全。
在銀行眼里,光伏電站并不能作為資產抵押,除非有保險公司愿意參與。復睿新能源董事長管宇翔說,他正在努力通過保險來完成銀行的要求,但保險公司的精算師卻對光伏并不熟悉,他們要求電網公司能夠為并網做出保障,而并網難則一直是中國新能源業的頑疾。
因此,如何打破現有的擔保模式,把錢“安全”地貸給普通的新能源企業,是金融機構研究的新問題。
目前來看,這個中國最大的政策性銀行并不準備退縮。2013年8 月,國開行聯合國家能源局制定并發布了《關于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的意見》,明確了金融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方向、對象和條件;在此之前,國開行還在內部啟動了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融資模式研究課題。
相比其他銀行都對分布式發電持保守策略,國開行已經很激進。在一次內部會議中,國開行總行領導也要求各個分行“要抓住重點,能源局批復的18個示范 區涉及的分行都要有所作為,不能有空白點。”國開行評審一局局長張慶民說,針對分布式分散的特點,國開行正在研究統一評審、統一授信的新模式。
“國開行已經充分認識到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重要意義,也認識到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剛剛起步,項目融資是一個關鍵性瓶頸問題。”國開行一位內部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