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托馬斯?弗里德曼訪華時坦承,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舉動站得住腳。沒錯,西方是靠消耗骯臟的煤炭和石油富起來的,因而中國有權(quán)做同樣的事。“別著急,慢慢來!”他在天津的一個會議上說,“因為我想我們國家得要5年時間,才能發(fā)明你們中國避免被污染窒息所需的所有清潔電力和節(jié)能工具,然后我們把這些賣給你們。”
如今,兩年過去了,對于弗里德曼先生的“教導”――清潔能源有利可圖而不是繁重的拖累,中國人不僅心領神會,現(xiàn)在北京還打算更進一步。據(jù)報道,中國計劃增加風能和太陽能使用,使之到2020年占其能源需求的20%。中國在這方面已取得了巨大進展,勢將取得更大進步。另有報道稱,今后10年中國將向清潔電力投入多達6000億美元,這相當于該國今后10年軍事預算的總和了。
類似數(shù)字無疑凸顯了西方新的綠色協(xié)議的重要性。確實,中國“20%”的目標與整個歐盟目標相當,而歐盟成員國如英國則在努力爭取達標。北京的計劃可能讓歐洲政府感到壓力。中國依賴進口能源,它從研發(fā)綠色技術中看到了商機(中國已是世界主要的太陽能光伏板生產(chǎn)國),而且北京需手握一定籌碼,以便在今年12月氣候變化談判會議上,擋開諸如“氣候罪犯”一類的指責。相反,北京可以把自身塑造為“綠色領袖”。
不過還有一個障礙。“綠色樂觀者”如托馬斯?弗里德曼將能源安全與綠色議程掛鉤,而北京事實上在使兩者脫鉤。不論中國如何展示自己的綠色行動,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國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之一。而且這種情況似乎短期內(nèi)不太可能改變――北京仍未設定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英國衛(wèi)報 譯者 古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