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一周前宣布公司的神秘新項目——通過無人機來在30分鐘內將貨物送到購買者手中后,圍繞該項目的爭議就一直沒有停止。比如,eBay公司的CEO最近在接受采訪時,就將貝索斯的新計劃視為“虛幻的東西”。
而另外的一些質疑聲音都與類似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通常遇到的挑戰有關,比如政府管制、技術可能性、隱私保護等。而最不明智的質疑,則僅僅簡單地將其視為貝索斯的一次作秀。
不錯,由于亞馬遜是第一家公開且鄭重宣布(至少是聲音最大者)正在嘗試無人機送貨的電商公司,這有助于強化亞馬遜在生產效率創新方面的領先形象——實際上,如果亞馬遜不這樣做,它就可能在這方面被搶去風頭,因為UPS、谷歌以及中國的快遞公司順豐等直接和潛在競爭者,也已經跟著宣布有了類似項目。
但類似無人機送貨這樣的嘗試對亞馬遜的價值遠不止于此。對亞馬遜而言,它的未來很大一部分要仰仗能否保持在價值傳遞方面的效率優勢。在這方面,它和另一家美國電商巨頭eBay走了完全不同的路。
亞馬遜試圖通過在更多環節垂直一體化來提高價值傳遞效率,包括用戶終端、互聯網平臺、訂單執行等,而eBay則更傾向于建立一個價值發現的社區,價值的傳遞在這里是通過開放生態系統來實現的。就是說,即便無人機送貨真成為現實,eBay也可以通過和類似UPS這樣的公司合作來使其為己所用。
可以說,亞馬遜選擇了一條西西弗斯式的道路——由于它在用戶終端、基礎架構和訂單執行等環節同時發力,它就必須始終在每個領域同最有競爭力的對手展開競爭并獲得相對優勢,比如谷歌、IBM和UPS等,如果它不能做到這點,那些采取更加開放體系的公司,就可能通過同這些公司進行合作而侵蝕其在電商領域的整體競爭優勢。
亞馬遜正是通過始終保持微弱盈利的方式,來對那些效率和能力稍遜的公司保持高壓態勢的,而為了獲得這種能力,它就必須努力使自己在生產效率的提升中保持領先地位。
這似乎就可以理解,貝索斯一直對那些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進行投資,比如去年初,亞馬遜就曾以7.75億美元收購一家名叫Kiva的能夠幫助提高倉庫中貨物搬運效率的機器人公司。
今年頭9個月,亞馬遜的毛利率為27.6%,其中訂單執行成本占到了收入的11.6%,這意味著提高物流方面的生產效率能創造很強的盈利彈性,這還不算自己掌控物流在改進用戶體驗、降低溝通成本等方面的天然優勢。
在亞馬遜的財報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切為了長期。也許在一些地方的特定時間,可以通過人力或其他更少自動化的方式,實現更低的訂單執行成本占比,但從長遠看,通過更高的自動化可能是更有效的方式。
寫到這里,我大概明白了,谷歌為什么會熱衷于太陽能這樣與其傳統業務沒有直接關系的領域,那是因為谷歌試圖建立的競爭力并非搜索,或者移動互聯網,而是未來重要的技術及其應用的議程制定能力,這種能力能幫助它在資本市場和最頂尖的技術人才那里建立信心,而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