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來都沒有的暖冬在德國帶來了關于太陽能的更多討論。新年伊始,兩家重量級的太陽能研究所就報告公布,接下來是議會里關于可再生能源補貼法案的各種辯論。最終大家把“自用型”定義為了10kW功率以上的的各種項目,以便能夠既鼓勵大家裝新項目,又不至于把事情搞得太復雜,或是留些空子被人鉆,進而導致對相關法律的公平合理性造成沖擊。為此,2014年,德國計劃裝機容量從幾年的3.5GW左右合理化調整成為2.4GW。雖然裝機容量變小了,但是更有利于全行業的全方位發展,沒有了太多的小功率的逆變器,整個網絡的電網某些指標也會有所影響。未雨綢繆,德國依托可再生能源法,走出一條新路。
就在昔日老大哥德國逐漸不給力的時候,來自東方的兩大巨頭開始發威了:日本約6GW,中國12GW,兩者相加就是半壁江山。2013年的39GW裝機量體現了28%的增長率,這個行業,能有哪些行業可以和他們比?就連微型的逆變器市場也都很快從無到有,2017年有望出貨量到5GW。
只是最被媒體追捧的印度,空有陽光資源和市場需求,2013年僅僅安裝1GW,但是他們卻列了一個準入名單,不知道讓多少中國公司花了多少錢買了入場券。如今又開始策劃世界最大的光伏項目4GW。沒有詳細去了解他們周圍的第一、第二產業情況,也不知道周邊的電廠比例結構,單是這4GW就有些讓人覺得“扯”了。
可是同樣一直以來也被人評為“扯”的漢能,居然2013年成了世界最大的設備采購者。他們在曹妃甸要計劃3GW的產能,定購了400MW的設備,給行業又帶來一絲春風。金保利投資買了400MW的電站,也有些讓人覺得大手筆、在進行某種意義上的資本運作。不過正是這樣很多傳奇的公司在不斷地加入的過程中,中國才有機會很快達到10GW的年安裝量的水平,解決了多少產能過剩的問題?!
來年不管10GW還是14GW,加上其他地區的增長,2014年彭博社的預測值會是44GW左右,中國光伏廠商也有了門檻,豪門盛宴,幾家得失?
此外非常積極正面的消息是,美國2013年太陽能行業新入職2萬多人,占到14萬人的近15%。
就連巴基斯坦,也開始引入光伏補貼制度了。
來自歐美還是中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