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極泰來。
在經歷了2011年和2012年的持續虧損之后,光伏產業終于在2013年迎來逆襲,業內主要企業實現扭虧,行業經營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
物移星換,2014年的光伏產業,仍然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市場形勢,既有政策密集出臺帶來的利好,又有市場的不確定和供需失衡等不利因素的挑戰。
預計新的一年:產業總體發展情況趨好,但仍將承受供需失衡下的價格波動壓力以及國際市場貿易壁壘的挑戰;雖然產業規模仍將保持平穩增長、國內市場也將持續規模化發展,但隨著近期的擴張,以及閑置產能的復產,行業仍將面臨階段性過剩,產業整合難度依然不小,市場供需短期內難以平衡,企業經營壓力不減,加上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產業面臨較大的轉型升級壓力。
一、中國蟬聯光伏市場霸主地位
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4年各省份光伏發電規模預案,光伏電站共計約11.8GW,其中分布式光伏約為7.6GW。今后5-10年,中國或許都將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總需求較為穩固。
不過,分布式光伏應用的發展任重道遠,由于中國低收入、低電價、房屋結構以高層為主、國民環保意識淡薄等多重因素,決定了發展民用光伏系統仍需時日,因此將更多以工業園區、商業建筑的分布式為主。
二、日本市場規模緊隨中國之后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中,對歐出口份額由2012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日本則躍居首位,占總出口額的22%。
由于高度的能源對外依賴性,加之此前主力發展的核能受地震影響不得不停滯,日本社會對于能源發展的選擇實際上越來越窘迫,且這一局面在短期內根本看不到改善的跡象。因此,日本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更有積極性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不過,日本市場的進入門檻本來就較高,如果再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而對外抬高市場門檻,則中國企業在該市場將很難有所作為。
三、歐洲需求保持穩定
2013年歐洲光伏市場占全球總裝機量的比例約為30%,預計2014年也會保持在25%~30%的水平上。或許,今后幾年,只要光伏發電成本沒有巨大的改觀,歐洲市場每年的光伏裝機容量會保持穩定,德國每年約3GW左右,意大利、法國、英國會保持在1~1.5GW范圍內,總的年度需求量在10GW上下。
目前,包括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在內的歐洲傳統光伏市場已經取消了對光伏裝機的補貼,其發展變得更加理性。而歐洲新興光伏市場如英國、法國等,亦不愿重蹈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覆轍,因此普遍政策激勵不足。
總之,在不短的時期內,歐洲光伏市場都將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市場,因此其需求趨穩將有利于全球光伏供需走向平衡。雖然亞洲、非洲等新興市場此消彼長,推動了全球光伏需求量穩定上漲,但行業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要遠遠大于歐洲,其短期需求的崛起并不足以支撐目前光伏產能的持續擴張,行業要想可持續發展,仍需創新應用模式與開拓更多應用市場。
四、非洲、東南亞等市場仍屬玩票性質
南非、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是非洲地區最大的三個光伏市場,南非在今明兩年會有800MW左右的光伏系統并入電網,沙特阿拉伯也制定了到2032年安裝16GW光伏系統的宏偉目標。以色列則是目前為止非洲最大的光伏裝機國家,已經大約完成了400MW左右的裝機量。雖然約旦、納米比亞、安哥拉等很多國家都對光伏發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發展光伏產業不僅僅是靠政策,更重要的是看一個國家的軟環境,包括融資環境、電網能力、傳統電力價格等多方面。中國發展光伏都困難重重,更何況非洲地區。所以,非洲市場裝機容量短期內不會有大的突破,業內企業不可抱有過大希望。
除了印度外,東南亞地區短期內恐怕不會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光伏市場。泰國是東南亞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也是亞洲首批實施FIT制度的國家之一,其計劃僅是2022年前實現2GW的光伏電站安裝目標。其他東南亞國家根本不值一提,有研究機構曾經預測,到2017年東南亞地區才可能突破年度1GW的裝機量。
因此,這些地區雖然同比增長較快,但對全球光伏產業的貢獻非常小,短期內仍屬于玩票性質。
五、中國光伏制造業難以形成并購大潮
中國光伏電池組件產能超過40GW,占全球總量的67%。光伏行業若要徹底走出低迷期,產能過剩問題必須改善。因此,2013年9月17日,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要求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
業內專家指出,光伏制造行業整合大潮即將啟動。不過,隨著2013年年底光伏大廠率先再次展開的大規模產能擴張,預示著許多人想像中的光伏制造業兼并重組大潮將不會到來。
有數據顯示,國內產能規模靠前的三家企業2014年合計產量計劃就已接近15GW,分別是英利6GW、天合4GW、煜輝3.5GW。雖然這有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的原因,但仍可以預計,2014年行業仍將維持小廠“死而不僵”、大廠“大而不強”的局面,直至下一波行業蕭條。
六、中國多晶硅觸底反彈
2013年全球多晶硅產量將達25萬噸,同比略有增長。其中全球主要多晶硅生產國如美國、韓國、德國和日本產量分別為5.5、4.8、4.3和1.4萬噸;我國產量約8噸,同比增長12.7%,連續三年位居全球首位,但也僅能滿足我國50%的市場需求。
由于多晶硅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加上國外多晶硅低價傾銷,國內多晶硅企業面臨經營壓力較大,2013年上半年我國在產企業僅有7家,下半年受行業整體回暖和我對美韓多晶硅雙反初裁結果出臺影響,陸續有企業復工,但總體情況仍不容樂觀。
2014年,隨著國內下游應用市場的擴大和穩定,預計多晶硅價格將在20美元/千克上下浮動,國內主要多晶硅企業的市場份額或將企穩回升。
七、光伏產品出口繼續呈現多元化趨勢
2013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約為26GW,同比增長13%,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出口量約為16GW,出口額約100億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對歐出口份額由2012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日本市場則躍居首位,成為中國光伏產品的最大出口國,出口額約為22億美元。另外,對美國、印度和南非的出口額分別占10%、5.2%和4.5%。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呈多元化發展態勢。
業內機構預計,2014年全球光伏裝機將達到49GW,除了中、歐、美、日等主要市場,新興市場短期需求也將進一步放大,因此,我國光伏產品出口仍將延續2013年下半年的市場多元化特征,對此前各主要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將得到進一步的分散。
八、國內市場或將糾結于分布式的發展模式
2013年,我國新增裝機量預計10GW,同比增長122%,居全球首位,其中光伏大型地面地站約為7GW,分布式發電約為3GW。
2013年年底,國家能源局出臺2014年國內光伏裝機規劃,明確12GW的指導目標中,有8GW為分布式發電。
但由于市場對現行分布式光伏發電收購價格的認同度較底,加之分布式光伏缺乏成熟可操作的發展模式和商業模式,預計分布式光伏將成為2014年國內市場的持續熱點話題,或仍將維持此前興趣者多、行動者少的態勢,如無相關突破,全年8GW裝機目標難以實現。
九、企業盈利狀況或將普遍好轉
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光伏企業的毛利水平均有大幅上升,行業排名前20位企業均實現不同程度盈利。分析師認為,三季度業績集體轉正,主要受益于國內市場搶裝、組件需求火爆、價格平穩等因素,是由于下游電站需求旺盛開始向電池、組件環節傳導。
2013年下半年的搶狀行情中,由于行業現金流的進一步困難,以及制造業庫存基本清零,業內新增三角債較少。
2014年,預計這一態勢將得到延續,這將有利于業內企業改善即期盈利能力,持續出貨企業的盈利狀況,或將持續好轉。
十、或有創新應用模式出現
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環境的持續改善,以及以分布式為主的發展方向的確定,國內光伏應用市場有望吸引更多的社會投資介入,這將大大促進光伏應用市場的發展,或將因此出現創新的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
在經歷了2011年和2012年的持續虧損之后,光伏產業終于在2013年迎來逆襲,業內主要企業實現扭虧,行業經營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
物移星換,2014年的光伏產業,仍然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市場形勢,既有政策密集出臺帶來的利好,又有市場的不確定和供需失衡等不利因素的挑戰。
預計新的一年:產業總體發展情況趨好,但仍將承受供需失衡下的價格波動壓力以及國際市場貿易壁壘的挑戰;雖然產業規模仍將保持平穩增長、國內市場也將持續規模化發展,但隨著近期的擴張,以及閑置產能的復產,行業仍將面臨階段性過剩,產業整合難度依然不小,市場供需短期內難以平衡,企業經營壓力不減,加上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產業面臨較大的轉型升級壓力。
一、中國蟬聯光伏市場霸主地位
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4年各省份光伏發電規模預案,光伏電站共計約11.8GW,其中分布式光伏約為7.6GW。今后5-10年,中國或許都將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總需求較為穩固。
不過,分布式光伏應用的發展任重道遠,由于中國低收入、低電價、房屋結構以高層為主、國民環保意識淡薄等多重因素,決定了發展民用光伏系統仍需時日,因此將更多以工業園區、商業建筑的分布式為主。
二、日本市場規模緊隨中國之后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中,對歐出口份額由2012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日本則躍居首位,占總出口額的22%。
由于高度的能源對外依賴性,加之此前主力發展的核能受地震影響不得不停滯,日本社會對于能源發展的選擇實際上越來越窘迫,且這一局面在短期內根本看不到改善的跡象。因此,日本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更有積極性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不過,日本市場的進入門檻本來就較高,如果再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而對外抬高市場門檻,則中國企業在該市場將很難有所作為。
三、歐洲需求保持穩定
2013年歐洲光伏市場占全球總裝機量的比例約為30%,預計2014年也會保持在25%~30%的水平上。或許,今后幾年,只要光伏發電成本沒有巨大的改觀,歐洲市場每年的光伏裝機容量會保持穩定,德國每年約3GW左右,意大利、法國、英國會保持在1~1.5GW范圍內,總的年度需求量在10GW上下。
目前,包括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在內的歐洲傳統光伏市場已經取消了對光伏裝機的補貼,其發展變得更加理性。而歐洲新興光伏市場如英國、法國等,亦不愿重蹈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覆轍,因此普遍政策激勵不足。
總之,在不短的時期內,歐洲光伏市場都將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市場,因此其需求趨穩將有利于全球光伏供需走向平衡。雖然亞洲、非洲等新興市場此消彼長,推動了全球光伏需求量穩定上漲,但行業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要遠遠大于歐洲,其短期需求的崛起并不足以支撐目前光伏產能的持續擴張,行業要想可持續發展,仍需創新應用模式與開拓更多應用市場。
四、非洲、東南亞等市場仍屬玩票性質
南非、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是非洲地區最大的三個光伏市場,南非在今明兩年會有800MW左右的光伏系統并入電網,沙特阿拉伯也制定了到2032年安裝16GW光伏系統的宏偉目標。以色列則是目前為止非洲最大的光伏裝機國家,已經大約完成了400MW左右的裝機量。雖然約旦、納米比亞、安哥拉等很多國家都對光伏發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發展光伏產業不僅僅是靠政策,更重要的是看一個國家的軟環境,包括融資環境、電網能力、傳統電力價格等多方面。中國發展光伏都困難重重,更何況非洲地區。所以,非洲市場裝機容量短期內不會有大的突破,業內企業不可抱有過大希望。
除了印度外,東南亞地區短期內恐怕不會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光伏市場。泰國是東南亞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也是亞洲首批實施FIT制度的國家之一,其計劃僅是2022年前實現2GW的光伏電站安裝目標。其他東南亞國家根本不值一提,有研究機構曾經預測,到2017年東南亞地區才可能突破年度1GW的裝機量。
因此,這些地區雖然同比增長較快,但對全球光伏產業的貢獻非常小,短期內仍屬于玩票性質。
五、中國光伏制造業難以形成并購大潮
中國光伏電池組件產能超過40GW,占全球總量的67%。光伏行業若要徹底走出低迷期,產能過剩問題必須改善。因此,2013年9月17日,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要求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
業內專家指出,光伏制造行業整合大潮即將啟動。不過,隨著2013年年底光伏大廠率先再次展開的大規模產能擴張,預示著許多人想像中的光伏制造業兼并重組大潮將不會到來。
有數據顯示,國內產能規模靠前的三家企業2014年合計產量計劃就已接近15GW,分別是英利6GW、天合4GW、煜輝3.5GW。雖然這有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的原因,但仍可以預計,2014年行業仍將維持小廠“死而不僵”、大廠“大而不強”的局面,直至下一波行業蕭條。
六、中國多晶硅觸底反彈
2013年全球多晶硅產量將達25萬噸,同比略有增長。其中全球主要多晶硅生產國如美國、韓國、德國和日本產量分別為5.5、4.8、4.3和1.4萬噸;我國產量約8噸,同比增長12.7%,連續三年位居全球首位,但也僅能滿足我國50%的市場需求。
由于多晶硅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加上國外多晶硅低價傾銷,國內多晶硅企業面臨經營壓力較大,2013年上半年我國在產企業僅有7家,下半年受行業整體回暖和我對美韓多晶硅雙反初裁結果出臺影響,陸續有企業復工,但總體情況仍不容樂觀。
2014年,隨著國內下游應用市場的擴大和穩定,預計多晶硅價格將在20美元/千克上下浮動,國內主要多晶硅企業的市場份額或將企穩回升。
七、光伏產品出口繼續呈現多元化趨勢
2013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約為26GW,同比增長13%,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出口量約為16GW,出口額約100億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對歐出口份額由2012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日本市場則躍居首位,成為中國光伏產品的最大出口國,出口額約為22億美元。另外,對美國、印度和南非的出口額分別占10%、5.2%和4.5%。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呈多元化發展態勢。
業內機構預計,2014年全球光伏裝機將達到49GW,除了中、歐、美、日等主要市場,新興市場短期需求也將進一步放大,因此,我國光伏產品出口仍將延續2013年下半年的市場多元化特征,對此前各主要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將得到進一步的分散。
八、國內市場或將糾結于分布式的發展模式
2013年,我國新增裝機量預計10GW,同比增長122%,居全球首位,其中光伏大型地面地站約為7GW,分布式發電約為3GW。
2013年年底,國家能源局出臺2014年國內光伏裝機規劃,明確12GW的指導目標中,有8GW為分布式發電。
但由于市場對現行分布式光伏發電收購價格的認同度較底,加之分布式光伏缺乏成熟可操作的發展模式和商業模式,預計分布式光伏將成為2014年國內市場的持續熱點話題,或仍將維持此前興趣者多、行動者少的態勢,如無相關突破,全年8GW裝機目標難以實現。
九、企業盈利狀況或將普遍好轉
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光伏企業的毛利水平均有大幅上升,行業排名前20位企業均實現不同程度盈利。分析師認為,三季度業績集體轉正,主要受益于國內市場搶裝、組件需求火爆、價格平穩等因素,是由于下游電站需求旺盛開始向電池、組件環節傳導。
2013年下半年的搶狀行情中,由于行業現金流的進一步困難,以及制造業庫存基本清零,業內新增三角債較少。
2014年,預計這一態勢將得到延續,這將有利于業內企業改善即期盈利能力,持續出貨企業的盈利狀況,或將持續好轉。
十、或有創新應用模式出現
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環境的持續改善,以及以分布式為主的發展方向的確定,國內光伏應用市場有望吸引更多的社會投資介入,這將大大促進光伏應用市場的發展,或將因此出現創新的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