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一輪產能過剩洗禮后,光伏行業正出現復蘇曙光。在A股32家上市的光伏企業中,有八成公司實現盈利,半數公司凈利潤同比實現翻番。
然而,也并非所有公司都踏準這波復蘇行情,前期光伏“雙反”導致海外市場全面收縮,那些沒有打開新興市場的公司,正面臨嚴重的分化,高昂的負債、緊繃的資金鏈,將導致公司在今年的行業擴張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扭虧:八成企業復蘇
經過耗時一年多的資產優化和財務結構調整,晶澳太陽能迎來11個季度以來的首次扭虧,并穩坐光伏電池出貨量全球老大的位置。3月17日,晶澳太陽能年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凈利潤2352萬美元,實現了此輪行業復蘇以來的首次單季盈利。第四季度毛利率也從年初的6%,提升至15.5%。國金證券研究員張帥預計,晶澳太陽能全年盈利有望超過1億美元。
回顧最艱難的時候,晶澳太陽能總裁謝健告訴記者,增加組件業務是度過危機的重要戰略之一。晶澳太陽能在2011年,決定停止光伏電池的擴張,進軍下游發展光伏組件業務。此后一年,全球光伏排名前十的組件企業占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光伏電池自給率超過95%。而當年,晶澳的組件出貨量超過了光伏電池出貨量,成為新的利潤貢獻點。
同樣的市場復蘇跡象也體現在另一家光伏領軍企業阿特斯的財報上。2013年,阿特斯總營收16.5億美元,同比增長28%,凈利潤4560萬美元。在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看來,重回盈利軌道,不僅得益于組件產品銷售在全球市場的開拓,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新的商務模式,即公司從組件供應商到電站和光伏系統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轉變。
截至3月20日,A股32家光伏企業中共有30家公司發布年報或業績快報,其中實現盈利的共計24家,占比80%。拓日新能、航天機電、向日葵、中環股份等十多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實現翻番。
分化:行業整合將加劇
并非所有的光伏企業都踏準這波復蘇行情。3月19日,英利財報顯示,公司年度凈虧損高達19.44億元,與同在美股上市的其他光伏公司相比虧損較為嚴重,這已是英利連續三年重虧,此前年虧損額均超過30億元。
“"雙反"導致海外市場全面收縮,國內市場也沒有打開。”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表示,“英利公司接下來會面臨更嚴峻的局面。”
在終端市場上,英利一直采取以低價出貨的競爭方式,這種“犧牲利潤換取市場規模”的手法,也是此前行業巨頭尚德電力采取的模式。2013年,英利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但連續三年的虧損銷售狀態帶來負債高昂,資產負債率高達92%,屬行業前列。
同樣遭受巨額虧損的,還有A股市場上的光伏企業天威保變,財報顯示,公司凈虧損額高達52.33億元。海潤光伏盡管踏準了這波光伏復蘇的行情,在第三和第四季度額實現扭虧,但由于公司上半年的虧損,造成公司全年凈虧損 1.3億元,同比暴跌6394.96%。在香港上市的光伏上游企業保利協鑫,也在去年下半年實現盈利,但全年則凈虧損6.64億港元。
“今年行業整合將進一步加劇,一批缺乏核心技術、成本控制能力較弱及債務負擔過重的企業將成為破產重組對象,而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則進一步做大做強。”一位光伏業內分析人士稱。
擴張:行業將進入微利時代
晶澳太陽能總裁謝健稱,2014年光伏行業雖轉暖,但會進入微利時代。他介紹,今年幾大組件企業相繼宣布擴產計劃,預計組件增量將超20GW,勢必會對產品價格形成巨大壓力。為搶占市場,“量增價降”趨勢明顯,企業必將接受微利現實。
晶澳的光伏電池產能為2.5GW,組件產能為1.8GW,公司計劃2014年第二季度之前,電池和組件產能均擴張至2.8GW。謝健表示:“今年公司步子會邁得更快,并會把視野拓展到下游產業鏈。在保持制造業技術與產品基礎上,進軍下游電站服務領域,使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一位光伏企業高管稱:“去年下半年,幾乎所有光伏企業都在加大出貨量,甚至不惜虧損銷售,目的在于清理庫存,保證現金流。”
在光伏公司向下游蜂擁做電站的時候,晶澳太陽能副總裁曹博稱,分布式電站的挑戰還有很多:融資渠道較為單一,大部分來自于銀行貸款,且缺乏完整的融資保障體制;電費收入因中國誠信機制不健全而會存在不確定性,再加之光伏電價補貼的發放不及時、智能電網并網輔助技術不成熟、屋頂資源有限等,也都會影響分布式電站的發展。“目前,0.42元/千瓦時的補貼力度,還不足以觸發住宅屋頂的安裝熱潮。”
然而,也并非所有公司都踏準這波復蘇行情,前期光伏“雙反”導致海外市場全面收縮,那些沒有打開新興市場的公司,正面臨嚴重的分化,高昂的負債、緊繃的資金鏈,將導致公司在今年的行業擴張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扭虧:八成企業復蘇
經過耗時一年多的資產優化和財務結構調整,晶澳太陽能迎來11個季度以來的首次扭虧,并穩坐光伏電池出貨量全球老大的位置。3月17日,晶澳太陽能年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凈利潤2352萬美元,實現了此輪行業復蘇以來的首次單季盈利。第四季度毛利率也從年初的6%,提升至15.5%。國金證券研究員張帥預計,晶澳太陽能全年盈利有望超過1億美元。
回顧最艱難的時候,晶澳太陽能總裁謝健告訴記者,增加組件業務是度過危機的重要戰略之一。晶澳太陽能在2011年,決定停止光伏電池的擴張,進軍下游發展光伏組件業務。此后一年,全球光伏排名前十的組件企業占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光伏電池自給率超過95%。而當年,晶澳的組件出貨量超過了光伏電池出貨量,成為新的利潤貢獻點。
同樣的市場復蘇跡象也體現在另一家光伏領軍企業阿特斯的財報上。2013年,阿特斯總營收16.5億美元,同比增長28%,凈利潤4560萬美元。在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看來,重回盈利軌道,不僅得益于組件產品銷售在全球市場的開拓,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新的商務模式,即公司從組件供應商到電站和光伏系統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轉變。
截至3月20日,A股32家光伏企業中共有30家公司發布年報或業績快報,其中實現盈利的共計24家,占比80%。拓日新能、航天機電、向日葵、中環股份等十多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實現翻番。
分化:行業整合將加劇
并非所有的光伏企業都踏準這波復蘇行情。3月19日,英利財報顯示,公司年度凈虧損高達19.44億元,與同在美股上市的其他光伏公司相比虧損較為嚴重,這已是英利連續三年重虧,此前年虧損額均超過30億元。
“"雙反"導致海外市場全面收縮,國內市場也沒有打開。”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表示,“英利公司接下來會面臨更嚴峻的局面。”
在終端市場上,英利一直采取以低價出貨的競爭方式,這種“犧牲利潤換取市場規模”的手法,也是此前行業巨頭尚德電力采取的模式。2013年,英利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但連續三年的虧損銷售狀態帶來負債高昂,資產負債率高達92%,屬行業前列。
同樣遭受巨額虧損的,還有A股市場上的光伏企業天威保變,財報顯示,公司凈虧損額高達52.33億元。海潤光伏盡管踏準了這波光伏復蘇的行情,在第三和第四季度額實現扭虧,但由于公司上半年的虧損,造成公司全年凈虧損 1.3億元,同比暴跌6394.96%。在香港上市的光伏上游企業保利協鑫,也在去年下半年實現盈利,但全年則凈虧損6.64億港元。
“今年行業整合將進一步加劇,一批缺乏核心技術、成本控制能力較弱及債務負擔過重的企業將成為破產重組對象,而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則進一步做大做強。”一位光伏業內分析人士稱。
擴張:行業將進入微利時代
晶澳太陽能總裁謝健稱,2014年光伏行業雖轉暖,但會進入微利時代。他介紹,今年幾大組件企業相繼宣布擴產計劃,預計組件增量將超20GW,勢必會對產品價格形成巨大壓力。為搶占市場,“量增價降”趨勢明顯,企業必將接受微利現實。
晶澳的光伏電池產能為2.5GW,組件產能為1.8GW,公司計劃2014年第二季度之前,電池和組件產能均擴張至2.8GW。謝健表示:“今年公司步子會邁得更快,并會把視野拓展到下游產業鏈。在保持制造業技術與產品基礎上,進軍下游電站服務領域,使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一位光伏企業高管稱:“去年下半年,幾乎所有光伏企業都在加大出貨量,甚至不惜虧損銷售,目的在于清理庫存,保證現金流。”
在光伏公司向下游蜂擁做電站的時候,晶澳太陽能副總裁曹博稱,分布式電站的挑戰還有很多:融資渠道較為單一,大部分來自于銀行貸款,且缺乏完整的融資保障體制;電費收入因中國誠信機制不健全而會存在不確定性,再加之光伏電價補貼的發放不及時、智能電網并網輔助技術不成熟、屋頂資源有限等,也都會影響分布式電站的發展。“目前,0.42元/千瓦時的補貼力度,還不足以觸發住宅屋頂的安裝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