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機構
亞洲合作對話論壇(ACD)于2002年6月在泰國差安成立,18個亞洲國家外長首次集聚一堂。ACD是一個洲際論壇,是亞洲首個此種論壇。更特別的是,ACD不模仿其它機構、不建立針對其它地方的機構,而是旨在通過吸收每個亞洲國家和建立亞洲共同體,建立亞洲內部正在逐漸失去的聯系。其主要原則是通過最大限度增加多樣性和亞洲豐富的自然資源,來鞏固亞洲實力和增強亞洲競爭力。
此團體最近一次會議于2006年舉行,對能源部門合作開展了廣泛討論。部長們贊同建立ACD能源論壇,并支持起草ACD能源行動計劃。部長們重申需要將亞洲的巨額儲蓄包括能源貿易收入用于建設性的用途,并對ACD國家作出投資。與此相似,南亞地區能源倡議(SARI - 能源)旨在聯合地區參與者,共同應對公用設施管理、法規改革和傳輸領域的關鍵問題。
國際戰略儲備協調
由于能源安全問題繼續波及整個地區,一些亞洲國家正在制定其戰略石油儲備計劃SPR。這些國家可能認識到與行業機構如國際能源機構(IEA)合作的益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能源機構IEA幫助協調降低世界其它許多用油大國的應急石油庫存。據報道國際能源機構IEA正與中國磋商,以增加中國石油儲備計劃的透明度。迄今為止,中國自身的戰略石油儲備發展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看似采取了許多分析家認為的、引發了全球能源市場更大不穩定和價格波動的非透明方法。可能另一種協作和協調方法將促使建立整個地區的戰略石油儲備。
應對運輸燃料和替代燃料
亞太地區旨在通過擴大替代燃料特別是生物燃料的使用,來縮小石油和天然氣進口的范圍。 運輸燃料需求巨大。預計到2025年,亞洲汽車市場車輛總數可能達到10億輛。如此巨大的市場,可能對所消費的運輸燃料量產生嚴重影響。亞洲作為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可能會率先開展更注重能源效率,或增加生物燃料和氫等替代燃料使用的車輛。在最近閉幕的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峰會上,各國領袖同意就汽車使用的生物燃料采納共同標準,并推動生物燃料和相關車輛更自由地交易。此外,兩個亞洲國家將合作開發價值55億美元的生物燃料項目。最近大幅擴展國內汽車制造能力的中國和印度,可能在設計和生產具能源效率的汽車方面超越其它國家。
該地區一些立法機關已起草可再生能源法案,要求將生物乙醇作為運輸燃料組合組成部分使用。該法案要求在2年內最少使用5%的生物乙醇,并在4年內將該比率提高至10%。政府與企業協作可能是創造提高能源消費效率機會的最佳組合―――借此拓展現有傳統礦物燃料的使用期限。
稅收和補貼
政府政策可以充當實現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日本已向發達國家證明,能源效率目標可通過政府、行業和消費者合作實現。例如,日本人口和經濟均約為美國的40%,但2004年,日本消費的能源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日本消費的能源等于每人2.8噸石油,美國為每人5.4噸。日本政府長期在能源保護方面發揮中心作用,通過對石油和電力征稅,將消費者成本提至遠高于全球價格,迫使家庭和企業節約能源。 雖然亞洲燃料補貼的政治命令性質依然備受爭議,但是政府補貼保護了消費者免受一般導致使用量增長的市場實際消費量影響。大量的運輸燃料補貼扭曲了市場的事實,以至于它可能鼓勵消費者使用更多的、不必要的供給。取消燃料補貼應由政府官員一同分析和討論。
替代燃料和可再生能源開發
亞太地區的替代和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不可忽視。到2015年,9個亞太國家風力發電容量將增長近6,000兆瓦,而該地區8個國家已計劃新建近40座核反應堆,潛在容量近41,000兆瓦。
為帶來眾多可再生能源發展項目,僅立法還遠遠不夠。鑒于各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即將完工,引進、融資和核算新的風力、太陽能和核能資產相關復雜問題,可能要求開發商和生產商關注以下方面:項目財務建模包括內部收益率(IRR); 在生產商國內市場以外建設新設施的相關稅務挑戰;構架首次公開發售(IPO)。
其它地區協作主要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與國際機構和其它第三方團體在以下方面存在其它地區協作機會:能源信息收集和報告系統;所報告和所公布信息的透明度; 改善市場監控; 培訓能源專家和統計人員;吸收本地和國外管理人才;地區生產商。
能源安全協作前景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估計,2005年至2030年,中國和亞洲其它國家可能占石油使用增長僅46%。同期亞洲天然氣需求將可能從2,450億立方米上升兩倍多至6,220億立方米。亞洲屬于能源凈消費國和能源供應依賴少數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的事實,使實現能源安全堪稱政府官員和能源企業領導的首要問題。
未來,政府和企業仍將面臨大量挑戰。 最基本的問題是:政府應爭取能源安全還是尋求能源獨立?管理能源安全問題的方法似乎有很多;另一方面,能源獨立可能更為復雜,而且很有可能無法實現。 政府能否鼓勵可再生能源如水力、風力、太陽能和生物燃料的持續發展和推廣?顯然,政府在創立愿景和鼓勵企業實現該愿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