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紀新能源網消息:近日,為了充分發掘建筑屋頂資源,由EF美國能源基金會支持,國際銅業協會、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學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聯合承擔的建筑屋頂資源利用技術適應性研究項目開題報告會于2014年3月25日在國際銅業協會北京代表處辦公室召開。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綠色建筑工程所、泛華低碳研究院、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等專家出席本次會議。

據研究,民用建筑中空調和照明約占33%的能耗;辦公和商用建筑中空調和照明的能耗更大,約占60-75%;能耗的大小和建筑的圍護結構的合理性是有很大關系的。屋頂處于建筑物頂端的圍護結構,是建筑物接受太陽光最多的地方。開發和利用屋頂空間,使屋頂不僅僅具有結構功能,而且通過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的建筑構造設計方法,使更多的太陽能轉變為熱能和電能,供室內取暖、照明等;同時在夏季盡量減少直接作用于屋頂表面的太陽輻射熱量,降低室內溫度,通過提高反射率、儲存雨水、自然通風、屋頂綠化等多種措施,達到舒適的室內空間環境,保證屋頂的節能效果。因此,屋頂的開發利用在建筑節能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可利用屋頂到底有多少?”“屋頂到底有多俏?”“不同氣候資源的區域屋頂適用于哪類技術?”“屋頂是否只承載了和太陽互動的功能?”國際銅業協會建筑能源管理(太陽能)項目經理、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秘書長黃俊鵬首先介紹了該項目的背景、研究團隊、研究思路以及本研究四項研究目標。黃秘書長表示,該研究項目將針對屋頂最常用的四種節能技術(植被屋面、冷屋頂、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光熱),進行橫向比較,針對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建筑功能,以全生命周期節能環保效益的視角建立統一的評價準則,并向政府和開發商推薦合理的建議;研究成果中的中國建筑屋頂資源利用技術選用導則,將在對光伏屋頂、光熱屋頂、植被屋頂、冷屋頂技術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制定針對各個分區技術選用指南,明確表明技術應用的優勢和潛在風險,而后針對目前政府對綠色建筑領域、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各項補貼政策,以及各地的實施細則,提出合理利用建筑屋頂資源的政策建議。
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副院長李崢嶸教授就項目當前已經開展的基礎研究情況做了交流。她分析了我國建筑能耗情況、屋頂資源概況、各種建筑物分類、項目研究區域性選擇等有關情況,并指出了建筑節能“主動優先,被動優化”的總體思路。
會上,各位專家從建筑設計、太陽能光熱、光伏、節能增效、經濟性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議和意見。黃俊鵬秘書長在總結發言中表示,該項目將針對專家提到的技術融合、技術創新、區域適應性等方面進行調整修改,以便更貼近實際應用,為我國建筑節能降耗提供更好的參考。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研究,在主動式建筑節能設計中,本著”“增效、降耗、造能”的原則,光伏發電技術與建筑屋頂的完美結合,不僅能為建筑提供綠色能源補充,還可能在改變建筑圍護結構的同時,起到為建筑降低能耗的作用。另外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正在主持的“中國光伏發展路線圖(2020/2030/2050)”研究推算,2020年我國建筑總面積將達到700億平方米,其中可利用的南墻和屋面面積為300億平方米,按照可利用面積的20%用于安裝光伏系統計算,則屆時可安裝光伏的建筑面積約為60億平方米。根據每20平方米安裝1kW光伏系統進行計算,2020年建筑光伏最大裝機容量可高達3億kW,由于80%的屋面面積位于我國中東部地區,因此建筑光伏的主要建設區域在中東部省份。按照中東部地區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時數為1300小時,2020年建筑光伏年發電量約為3億kW*1300h=3900億kWh,約相當于5個三峽電站的全年發電量(按照三峽電站2013年全年發電量828.27億度電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