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月3日向保監會提交了一份光伏行業新險種的備案文件。不出意外的話,它將成為國內第一份涉及光伏電站運營期損失的險種。
“國內光伏行業僅有針對組件產品的質量保險,但對于實際發電量并沒有保險產品,我們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安邦財險副總經理徐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調查發現,市場正在通過發電量保險和產業基金等路徑,為分布式光伏項目尋找撬動銀行貸款的可能性。除安邦財險外,國家電網[微博]旗下英大泰和財產保險公司,以及外資保險公司怡和立信保險公司等多家保險公司近期都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此外,由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下稱國合中心)及和靈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和靈資本),共同發起成立的國靈光伏基金日前也已運作,首期投資項目即將簽署協議。
與國內銀行普遍抱有的謹慎態度相比,一些民營資本和外資對分布式光伏項目躍躍欲試。靠吃政策飯的分布式光伏,已越來越多地獲得市場青睞。
發電量保險破題
中國光伏業內已運行的險種有光伏組件質量保險和工程質量責任險,而電站運營險,也即發電量保險,一直在討論中,尚未付諸應用。
徐騫告訴記者,分布式光伏保險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發電量保險通常走高費率、高保額的路徑。這一發電量保險包括利潤中斷險和光照指數險等若干項,一方面為光伏電站電力輸出和營業收入不足風險承保,另一方面也為極端天氣帶來的日照減少風險承保。
向分布式光伏項目發放的銀行貸款,一般為涉及電站運營期15-20年的長期貸款。銀行最為關心的是項目能否“安全且有保障”還款,發電量保險即為項目運營的安全性提供籌碼。
“這種路徑非常有利于銀行等長期投資人的利益,但直接搬到中國來卻水土不服,”徐騫說,“中國融資成本相對較高,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國外。”
一位資深光伏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由于銀行表外業務的不斷加大,以及銀行對投資項目的慎重,當前無論是政策性銀行還是商業銀行,在向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貸款時都要在基準利率6.55%的基礎上上浮。一般而言,政策性銀行上浮4%?6%,商業性銀行需上浮7%?8%。
徐騫坦言,安邦財險申報的發電量保險費率遠遠低于國外,這對國內保險公司來說備感壓力,低保額可能會使風險過多地轉嫁到保險公司身上。
另外,低保額雖然增加了對光伏企業投保的吸引力,但是保額過低,可能使保險公司為了自身利益將賠付標準降低,進而降低該險種對銀行的吸引力。
產業基金“過橋”
有了前期啟動資金,銀行才愿意投放貸款,光伏電站通常按此路徑進行建設。以一個100M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為例,總投入資金約8億元。自有資金占30%,沒有這筆2.4億元的啟動資金,就無法拿到銀行5.6億元的貸款,對中小光伏電站而言,這是筆不小的數目。
國靈光伏應用產業投資基金(下稱國靈光伏基金)正是瞄準了這塊巨大的需求,希望為光伏企業通過提供啟動資金,撬動業內上百億元的銀行貸款。
成立于4月17日的國靈光伏基金,是國內第一支光伏產業基金。該產業基金吸納了光伏制造和新能源投資領域的八家企業進入,首期融資5億元,主要目標是為解決分布式光伏項目在獲得銀行貸款前啟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該基金最大的特點是依賴政府和市場兩條腿走路,由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及和靈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
該基金總裁卞華舵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獨家采訪時,并不否認國靈光伏基金帶有一定的“過橋資本”性質。但他表示,該基金在提供前期啟動資金的同時,還會利用自有政府和市場資源同時提供項目路條、銀行貸款、政府補貼、項目出售等全方位的服務,而這種服務往往是很多分布式光伏項目急需的。
由于分布式光伏仍然是依賴政府補貼的項目,國靈光伏基金在尋找項目時,首先跟當地政府接觸,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時在國靈光伏基金母基金的基礎上,期望建立一些地方性的子基金,并由當地政府部門拿出一定的錢,作為引導資金放入基金中,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
卞華舵透露,其首期投資項目為山東濰坊市的一個大型工業園區的分布式項目,并且已經與當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即將簽署協議。
銀行觀望
現今距離國家能源局聯合國[微博]家開發銀行出臺《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的意見》已過去了9個月,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國家能源局已批復的18個國家級分布式光伏示范區中,僅有一家獲得國開行放款。
其他銀行雖然都在不斷接觸分布式光伏項目,卻沒有一家真正放款。
在4月17日召開的“2014光伏電站投資與金融峰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很多銀行都將分布式光伏作為嚴格審查甚至禁止的項目。
為此,4月24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聯合人民銀行、銀監會有關司局召開光伏發電銀企溝通會。會上,很多金融機構質疑光伏設備質量和項目發電量,對提供貸款也擔憂頗多。
外資卻對此頗有興趣。摩根斯坦利曾在4月組織一個國際金融機構團拜訪國家能源局,表示非常看好中國分布式光伏前景。
2014年以來,類似的國靈光伏基金的各路產業基金也都在積極試水。中清能綠洲(北京)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與兵裝南方九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欲成立自己企業的產業基金,投資到企業自身擁有的分布式項目中;保利協鑫集團則正在主導一個租賃公司來推進分布式項目進行融資租賃;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也在籌劃成立自己的光伏產業基金等。
卞華舵表示,光伏行業的拐點已露端倪,只不過很多人還在由于分布式光伏的商業模式尚未成熟而在觀望。但等到所有模式清晰后,賺錢機會也就沒有了。
“國內光伏行業僅有針對組件產品的質量保險,但對于實際發電量并沒有保險產品,我們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安邦財險副總經理徐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調查發現,市場正在通過發電量保險和產業基金等路徑,為分布式光伏項目尋找撬動銀行貸款的可能性。除安邦財險外,國家電網[微博]旗下英大泰和財產保險公司,以及外資保險公司怡和立信保險公司等多家保險公司近期都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此外,由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下稱國合中心)及和靈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和靈資本),共同發起成立的國靈光伏基金日前也已運作,首期投資項目即將簽署協議。
與國內銀行普遍抱有的謹慎態度相比,一些民營資本和外資對分布式光伏項目躍躍欲試。靠吃政策飯的分布式光伏,已越來越多地獲得市場青睞。
發電量保險破題
中國光伏業內已運行的險種有光伏組件質量保險和工程質量責任險,而電站運營險,也即發電量保險,一直在討論中,尚未付諸應用。
徐騫告訴記者,分布式光伏保險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發電量保險通常走高費率、高保額的路徑。這一發電量保險包括利潤中斷險和光照指數險等若干項,一方面為光伏電站電力輸出和營業收入不足風險承保,另一方面也為極端天氣帶來的日照減少風險承保。
向分布式光伏項目發放的銀行貸款,一般為涉及電站運營期15-20年的長期貸款。銀行最為關心的是項目能否“安全且有保障”還款,發電量保險即為項目運營的安全性提供籌碼。
“這種路徑非常有利于銀行等長期投資人的利益,但直接搬到中國來卻水土不服,”徐騫說,“中國融資成本相對較高,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國外。”
一位資深光伏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由于銀行表外業務的不斷加大,以及銀行對投資項目的慎重,當前無論是政策性銀行還是商業銀行,在向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貸款時都要在基準利率6.55%的基礎上上浮。一般而言,政策性銀行上浮4%?6%,商業性銀行需上浮7%?8%。
徐騫坦言,安邦財險申報的發電量保險費率遠遠低于國外,這對國內保險公司來說備感壓力,低保額可能會使風險過多地轉嫁到保險公司身上。
另外,低保額雖然增加了對光伏企業投保的吸引力,但是保額過低,可能使保險公司為了自身利益將賠付標準降低,進而降低該險種對銀行的吸引力。
產業基金“過橋”
有了前期啟動資金,銀行才愿意投放貸款,光伏電站通常按此路徑進行建設。以一個100M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為例,總投入資金約8億元。自有資金占30%,沒有這筆2.4億元的啟動資金,就無法拿到銀行5.6億元的貸款,對中小光伏電站而言,這是筆不小的數目。
國靈光伏應用產業投資基金(下稱國靈光伏基金)正是瞄準了這塊巨大的需求,希望為光伏企業通過提供啟動資金,撬動業內上百億元的銀行貸款。
成立于4月17日的國靈光伏基金,是國內第一支光伏產業基金。該產業基金吸納了光伏制造和新能源投資領域的八家企業進入,首期融資5億元,主要目標是為解決分布式光伏項目在獲得銀行貸款前啟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該基金最大的特點是依賴政府和市場兩條腿走路,由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及和靈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
該基金總裁卞華舵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獨家采訪時,并不否認國靈光伏基金帶有一定的“過橋資本”性質。但他表示,該基金在提供前期啟動資金的同時,還會利用自有政府和市場資源同時提供項目路條、銀行貸款、政府補貼、項目出售等全方位的服務,而這種服務往往是很多分布式光伏項目急需的。
由于分布式光伏仍然是依賴政府補貼的項目,國靈光伏基金在尋找項目時,首先跟當地政府接觸,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時在國靈光伏基金母基金的基礎上,期望建立一些地方性的子基金,并由當地政府部門拿出一定的錢,作為引導資金放入基金中,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
卞華舵透露,其首期投資項目為山東濰坊市的一個大型工業園區的分布式項目,并且已經與當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即將簽署協議。
銀行觀望
現今距離國家能源局聯合國[微博]家開發銀行出臺《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的意見》已過去了9個月,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國家能源局已批復的18個國家級分布式光伏示范區中,僅有一家獲得國開行放款。
其他銀行雖然都在不斷接觸分布式光伏項目,卻沒有一家真正放款。
在4月17日召開的“2014光伏電站投資與金融峰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很多銀行都將分布式光伏作為嚴格審查甚至禁止的項目。
為此,4月24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聯合人民銀行、銀監會有關司局召開光伏發電銀企溝通會。會上,很多金融機構質疑光伏設備質量和項目發電量,對提供貸款也擔憂頗多。
外資卻對此頗有興趣。摩根斯坦利曾在4月組織一個國際金融機構團拜訪國家能源局,表示非常看好中國分布式光伏前景。
2014年以來,類似的國靈光伏基金的各路產業基金也都在積極試水。中清能綠洲(北京)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與兵裝南方九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欲成立自己企業的產業基金,投資到企業自身擁有的分布式項目中;保利協鑫集團則正在主導一個租賃公司來推進分布式項目進行融資租賃;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也在籌劃成立自己的光伏產業基金等。
卞華舵表示,光伏行業的拐點已露端倪,只不過很多人還在由于分布式光伏的商業模式尚未成熟而在觀望。但等到所有模式清晰后,賺錢機會也就沒有了。